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策略

2013-02-01 02:30姚丽芬白东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执业资格就业指导医师

李 渊,姚丽芬,白东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在我国医疗制度改革过程中,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进一步加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导致医学院校的招生与就业均遭遇挑战,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思想和观念,加深高校对就业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出就业工作的对策,提高就业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是解决医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课题。笔者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学(针灸方向)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4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9份,有效率为93.3%。

一、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意识

(一)大多数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对中医的发展较有信心。

学生的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态度不仅对其在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其对就业的态度。在问及对本专业和中医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时,有62.5%的学生对专业表示有信心,表示对中医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的人数占64.3%。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专业或中医行业还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比较有信心。这些观点对他们日后的积极就业将有正面的影响。但我们也发现,大约占了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专业或行业表示“很担忧”或“没有信心”,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对就业区域和单位的期望较高,对薪金的要求比较实际。

在调查的学生中,有大半的学生(65.9%)选择到珠三角地区就职,其中51.8%的学生更是表示要留在广州、珠海与深圳就业,只有7%的学生有意愿到西部发展。这说明,在地域的选择上,学生还是倾向于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学生较少,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此外,有59.4%被调查的学生表示要到公立医疗单位工作,只有3.6%的学生愿意到民营医院和5.8%的学生有创业意向。可见在职业流向的选择上,大部分的学生坚持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并且希望有稳定的铁饭碗,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业拼博的精神。

在对薪金的要求上,有42.2%的学生接受月薪在2000元以下,有47.5%的学生要求在2000-3000期间,只有约一成的学生是要求达到3000元以上。根据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数据显示,2008年广州的本科中医学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月薪是2100元[1]。对比之下,作为硕士毕业生,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对薪金的期望比较贴近社会现实。

(三)就业信心有待提高,创新意识不强。

学生对于能否成功就业自信心不够,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缺点主要是缺乏“创新能力”。在调查中,只有56.9%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表示“有信心”,比对专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的信心略低,显得自信心不足。此外,学生在回答自己的优点时,选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学生最多,占41.6%,其次是“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有11.6%和10.4%。而在回答自己的弱点时,选择最多的是“创新能力”,占了26.7%。这些数据显示,高校目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存在不足。

(四)比较重视专业和素质提高,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各异。

很多学生认为成功就业的最主要条件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分别有27.6%和26.8%的学生持这两个观点,其次是专业成绩、个人特长和社会关系,分别占15%、7.5%和7.5%,个人形象和面试技巧得不到认可,只占2.8%和1.4%,还不如选择就业态度的人多(4.2%)。可见学生意识到专业和综合能力在就业中的重要性。此外,他们在回答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时,也没有明显的区别,其中主要是个人简历设计(占21.6%)、备考研究生和公务员方面(占20.2%)、面试技巧(占17.2%)和就业形势和政策(占15.3%),需求各异。

二、就业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管理,重视七年制学生毕业就业工作。

在高校,本科生的培养和管理一般由学校的学生处和教务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则由研究生处负责。七年制中医学专业是本硕连读的长学制专业,一般在前五年是按本科生的模式,后两年按研究生的要求进行培养和管理。但在实际管理中,七年制学生到了最后两年的管理不清晰,被学生处、教务处和研究生处“踢足球”,很多管理工作没有部门负责,毕业就业工作得不到重视。在高校,本专科生的就业工作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有专门的就业经费的支持。七年制不仅没有就业经费,而且管理上形成的真空,造成就业工作陷入了窘境。因此,高校必须理顺和明确七年制专业的各种管理关系,让各项工作都有归口的管理部门负责,并给予经费的支持,大力加强七年制学生毕业就业工作。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七年制学生的就业能力。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七年制专业的毕业生视同研究生对待,致使七年制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也忽略了对其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其实,与三年制的研究生相比,七年制学生就相当于本科生,没有丝毫的就业经验。因为,三年制的研究生绝大多数是经过了本科阶段毕业就业的磨练,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所以,我们对待七年制学生就要象对待本专科生那样进行就业指导。我们不仅要有资金的投入,也要充分地发挥就业指导部门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七年制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咨询和服务工作。学校应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作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定位自我,积极主动择业[2]。此外,学校还要系统全面地传授七年制学生相关的就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根据相关规定,具有医师执业资格证方可从事医疗工作,目前,七年制学生在毕业时就可以报考医师执业资格证,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比本专科生更有优势。因此,及早对七年制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及创新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显得很有必要和重要。学校可邀请创业成功的名人或校友开设讲座,讲授创业的历程和感受,还可以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传授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安排学生到私营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其亲身体验和感受。

(四)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学生就业时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学生核心能力的竞争,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竞争[3]。在目前激烈竞争的时代,学生的就业信心也是建立在他的素质能力上,只有高素质的毕业生,才会对自己的就业充满自信。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非常重要,比如人际沟通能力,这是造就与病患和同事的亲和力和信任感的重要条件,还有团队合作能力,是保障单位和谐,形成合力的重要基础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都会成为就业的重要素质要求。还有因岗位工作的需要而必备的科研、组织协调、语言表达、书写、文体、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可能成为成功就业的有效武器。而且人们对七年制学生的期望不亚于研究生,因此,学校对七年制的教育和培养就要提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加强对其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力。

(五)解决学生最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就业提供“通行证”。

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行业的“通行证”,很多医疗单位视是否能够取得执业资格证为就业的条件之一。因此,帮助学生顺利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积极改革七年制的教育教学方案,实施五加二制度,即前五年是本科教育,第五年结束时即可颁予学士学位,第六年结束时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毕业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这样即可解决七年制学生硕士毕业却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难题,就业就更加容易了。这既可以让学生就业的时候拥有更好的应聘条件,也可以扫除他们创业办门诊的资格障碍,拓宽就业的途径。

[1]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王伯庆主审.决战大学生就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45.

[2]莫 凡.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教育,2010,29(6):11-14.

[3]朱慧娟.医学七年制学生就业形势的SWOT分析[J].科教文汇,2008(28):41-42.

猜你喜欢
执业资格就业指导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全国6.2万余人报考2013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