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2013-02-02 00:05
中外医疗 2013年6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插管

杨 宁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7

在急诊抢救中,气管插管是一个重要的抢救手段,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这一并发症。 根据已有的资料可知, 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气管内插管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操作时间。 因此反复插管的患者出现呼吸及相关性肺炎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为了分析探讨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该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08 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108 例因急诊紧急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病例资料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共有男61 例,女47 例。 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8~63 岁,平均年龄为43.27 岁。 在插管方式上, 共有66 例患者进行了口插管,42 例患者采取鼻插管。 共有49 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该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59 例患者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改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长达48 h 之后对患者进行胸部的X线检查,若发现患者肺部出现浸润性阴影,且同时伴随有下列症状之一即可确诊患者为呼吸及相关性肺炎:体温>37.5℃,呼吸道内分泌脓物,肺部可以听见湿啰音,患者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水平;支气管分泌物可发现病原菌。 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及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心肺脑复苏、胃内容物的吸入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1.3 病原菌检查

对病原菌的检查可以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 医生应当洗净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在注射器内抽取高渗盐水10 mL。 通过气管内导管注入高渗盐水3 mL,然后用呼吸囊加压给氧2~3 次,将分泌物稀释后通过外部拍背等动作使其聚集在支气管、气管内。选取无菌吸引管通过导管吸出4 mL 以上的痰液。 对上述痰液进行培养,并根据菌株的不同特性对药物进行药敏性测试。

1.4 统计方法

采用χ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21 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1.38 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7.65 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为3.8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再插管次数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观察组患者有32 例有再次插管,所占比例为(32/49)65.31%。对照组患者共有21 例有再次插管,所占比例为(21/59)3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心脑肺复苏与呼吸及相关性肺炎关系

观察组患者中有21 例出现心脑肺复苏现象,所占比例为53.85%。 对照组患者共有17 例患者出现心脑肺复苏现象,所占比例为2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胃内容物的吸入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25 例患者出现胃内容物的吸入,所占比例为51.02%。 对照组患者共有12 例患者出现胃内容物的吸入,所占比例为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抗生素使用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11 位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所占比例为22.45%。 对照组患者中共有33 位患者术前使用过抗生素,所占比例为5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该研究发现,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心肺脑复苏、胃内容物的吸入等都是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而抗生素的术前采用则可以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P<0.05)。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心肺脑复苏、胃内容物的吸入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在术前选用抗生素进行适当预防。

首先应当加强呼吸道、呼吸及管道的管理,以防止因为器械原因造成病人出现交叉感染。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当加强胸部的物理治疗,保证患者每小时进行1 次翻身拍背。 呼吸及管道应当定期更换,冷凝水也应当进行及时清除,防治内部细菌的滋生。 在进行吸痰时,应当按照无菌操作的规范,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其次,对于采取机械通气的病人应当在其胃内设置胃管,以及时排出胃肠道的分泌物,防治胃内容物滋生细菌,造成应激性溃疡。 患者应当同时进行口腔卫生的护理,防治口腔滋生细菌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最后,应当在术前使用抗生素,这对于预防初期肺炎意义重大。 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会导致呼吸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手术前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

[1] 白兆青,朱小生,王立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5 例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医学,2010,31(8):902-904.

[2] 臧其宏.呼吸机相关肺炎25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10(28),143-144.

[3] 谭显武.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4):632-633.

[4] 叶小兰,叶雯.急诊插管后呼吸及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437-438.

[5] 蔡少华,张进川,俞森洋,等:呼吸及相关肺炎的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和治疗结果[J].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2004,3(4):281-284.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插管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