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46例疗效观察

2013-02-19 08:43谭建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期
关键词:真菌病真菌性氟康唑

姜 薇,谭建国

(1.重庆市肺科医院五官科 400000;2.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耳鼻咽喉科 400014)

外耳道真菌病属于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疗效各异。本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外耳道真菌病患者46例,采用氟康唑软膏外耳道涂布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84耳)。双耳发病38例,单耳发病8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20~84岁;病史2周至10年,其中糖尿病患者5例。

1.2 确诊外耳道真菌病方法 外耳道不适发痒,有些患者奇痒难忍;耳内疼痛、耳流脓。外耳道深部皮肤和鳞屑片上可见密集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物堆积,或呈菌落样。清除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取外耳道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菌丝及孢子确诊。

1.3 治疗方法 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干净外耳道分泌物后,用氟康唑软膏均匀涂抹在患耳外耳道内皮肤表面,不堆积在外耳道内。最好首次由接诊医生按上述方法清洗干净患耳外耳道后,亲自用棉拭子将药物涂布于外耳道内、深部及鼓膜表面,每周1次。平时由患者自行涂抹于外耳道口内约1cm左右,每天2次,不要损伤外耳道皮肤,疗程约2~3周。治疗期间注意保持患耳干燥,禁辛辣食物,戒除挖耳习惯。治疗后3~6月复诊,再次取外耳道物分泌涂片染色检查及真菌菌落培养。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耳痒、耳疼、耳内流脓现象消失,外耳道皮肤颜色、形态正常;外耳道分泌物涂片染色及真菌菌落培养显示阴性。好转:耳痒、耳疼、耳内流脓症状减轻,外耳道皮肤基本正常;外耳道分泌物涂片及真菌菌落培养阴性。无效:耳痒、耳疼、耳内流脓症状加重,外耳道皮肤较前更充血、糜烂、肿胀;外耳道分泌物涂片及真菌菌落培养阳性。

2.2 治疗结果 46例(84耳)患者复诊3~6个月,痊愈76耳,显效8耳,有效率100%,治愈率90.5%。

3 讨 论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指真菌进入外耳道引起的皮肤感染,有时可合并细菌感染[1-3]。一般好发于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和季节,重庆地区温度、湿度较高,属于高发区域。外耳道真菌病致病菌多为真菌,常见致病菌有:曲霉菌、青霉菌、白丝酵母菌为多[4]。它的感染方式为空气传播和自体接种两种。在外耳道潮湿(游泳、中耳流脓)、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气候温热可诱发本病[5]。真菌入侵外耳道上皮后,可出现耳内瘙痒、不适、闷胀等症状。当外耳道的脱落上皮和菌丝等组成的痂皮阻塞外耳道时,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重者可伴有细菌感染,可出现皮肤充血、肿胀、糜烂等。慢性感染者可表现为湿疹样变化和苔藓化。

氟康唑为氟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广谱、高效、安全的咪唑类药物,具有代谢稳定、水溶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特点。氟康唑对耳部念珠菌、隐球菌、表皮癣菌、曲霉菌球孢子菌感染均有效。其主要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胞p-450的活性,抑制真菌细胞膜必要成分麦角甾醇合成酶,使麦角甾醇合成受阻,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抑制其生长、繁殖。

外耳道真菌病一般局部用药即可,无需全身用药。作者临床采用氟康唑软膏涂布法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注意事项及护理:(1)不间断用药14d;(2)第一次由接诊医生涂布于外耳道、深部及鼓膜表面;(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减少复发;(4)戒除挖耳不良习惯可减少感染的发生;(5)保持室内日照通风,皮肤干净和床上用品清洁可减少发病。

[1] 宋方利.3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J].中国保健,2007,15(11):69-70.

[2] 范静平,陈争明.耳鼻咽喉真菌性疾病[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2):65-69.

[3] 王亚新,白静,聂冬梅.外耳道真菌感染的诊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62.

[4] 栗方,曹彬,杜小玲,等.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71-1773.

[5] 林红艳.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6-117.

猜你喜欢
真菌病真菌性氟康唑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