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日光温室黄瓜高效节水栽培技术

2013-02-19 15:12陈其兵孙有鑫王成兰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全生育期灌水南瓜

胡 敏,陈其兵,孙有鑫,王成兰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位于河西走廊东部,流域总面积4.16万km2,总人口约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75万人,耕地面积约37.33万hm2,灌溉农田面积约30万hm2。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到200mm。近年来,武威市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探索出了一套适合石羊河流域的日光温室黄瓜高效节水生产技术,黄瓜年产量180~200 t/hm2,产值44万~54万元/hm2,年均节水1 700~1 800m3/hm2。

1 合理安排茬口

适合石羊河流域日光温室黄瓜种植茬口为秋冬茬、越冬一大茬、冬春茬。秋冬茬7月上旬至中旬播种,7月中旬至下旬嫁接,8月上旬至中旬定植,9月上旬至中旬始收,翌年元月上旬至中旬结束。越冬一大茬在8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嫁接、下旬定植,10月下旬始收,5月中下旬结束。冬春茬于12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翌年元月上旬至中旬定植,2月中旬至下旬始收,6月中下旬结束。

2 选择优良品种

黄瓜接穗宜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要求的品种,如津优2号、津优3号、津优5号、津优20号、博耐13号等。砧木选用品种云南黑籽南瓜。

3 育苗

3.1 苗床准备

秋冬茬育苗采用配有防虫遮阳设备的塑料大棚,其它茬口在日光温室中搭建小拱棚进行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苗床宜建在温室中部。黄瓜、黑籽南瓜播种苗床以东西向为佳,苗床数依育苗数量而定,定植1 hm2嫁接苗分别需黄瓜苗床75m2、黑籽南瓜苗床150m2。嫁接苗苗床以南北向为宜,苗床宽1.2m,长5.0m。将未种过蔬菜的肥沃耕作土和优质腐熟农家肥过筛后按比例7∶3混匀铺在苗床上,厚度10 cm,再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g/m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 g/m2混合,与15~30 kg细土拌匀制成药土,将药土的2/3拌入苗床土中,1/3拌入覆盖种子的营养土中;或用福尔马林30~50mL/m2对水3L喷洒苗床,然后用塑料薄膜密闭苗床5 d,揭膜后15 d播种。

3.2 浸种催芽

播前把黄瓜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15min,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35℃,浸泡3~4 h。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 h,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 h。经过消毒的种子在28~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注意每天温水清洗种子。黑籽南瓜宜选用第2年种子,催芽方法同黄瓜。当催芽种子80%以上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3.3 播种及出苗后管理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采收时间等选择适宜播种期。先给苗床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将黄瓜种子撒播在苗床上,上覆拌有药土的营养土1.5 cm,然后盖上地膜,扣上小拱棚。采用靠接法嫁接时,黑籽南瓜比黄瓜晚播种3~5 d;采用插接法嫁接时,黑籽南瓜比黄瓜提前播种3~5 d,播种方法同黄瓜,覆土厚度2 cm左右。黄瓜用种量2.25 kg/hm2,黑籽南瓜用种量22.5~30.0 kg/hm2。秋冬茬育苗以遮阳降温为主,越冬茬、冬春茬以保温为主。播种至齐苗,白天28~30℃,夜间18~20℃;出苗后揭膜,白天25℃左右,夜间15~16℃。

3.4 嫁接及嫁接苗管理

黑籽南瓜子叶展平时用靠接法或插接法常规嫁接,嫁接后立即移栽到小拱棚内,进行保温保湿,10 d后可试断根,若无萎蔫则全部断根。

3.4.1 温度管理 嫁接后前3 d,白天25~30℃,夜间17~20℃;嫁接3~5 d后,白天20~25℃,夜间14~18℃;嫁接6~7 d后,逐渐加大放风量,直至揭去小拱棚,转入正常管理。

3.4.2 光照管理 嫁接前3 d遮荫,3 d后逐渐见光,6~7 d后中午强光高温时遮光。冬春育苗注意保持棚膜干净,以提高透光率;秋季育苗适当遮光降温。

3.4.3 其它 秋季育苗逐渐揭去棚膜或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炼苗。嫁接苗壮苗指标为株高15~20 cm,茎粗0.8 cm以上,3叶1心,苗龄35 d,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子叶完好,无病虫害。

4 定植前准备

4.1 整地施肥

根据不同的种植茬口,定植前15~30 d整平温室地面。结合整地,秋冬茬、冬春茬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60~75 t/hm2、N 120~150 kg/hm2、 P2O5225~300 kg/hm2、 K2O 120~150 kg/hm2;越冬一大茬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120~150 t/hm2、N 150~225 kg/hm2、P2O5420~450 kg/hm2、K2O 150~225 kg/hm2。农家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30 cm;化肥2/3撒施,1/3沟施。

4.2 棚室与土壤消毒

定植前7~10 d,温室用30~45 kg/hm2硫磺粉加80%敌敌畏乳油3 750mL与锯沫混匀后点燃熏蒸24 h,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 kg/hm2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 kg/hm2与450~600 kg干土拌匀后撒入土壤进行消毒。

5 定植

定植时期以苗龄35 d左右、3~4片真叶时为宜。采用南北向宽窄行定植,宽行70 cm,窄行50 cm。定植前浇水稳苗,待水渗后按25 cm间距摆苗,最后培土起垄(垄高20 cm~25 cm)覆地膜即可。

6 定植后的管理

6.1 温度管理

定植至缓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缓苗后,温度白天控制在25℃左右,超过30℃时放风,排湿降温,降至20℃时闭棚,前半夜保持15℃以上,后半夜10~13℃。早晨揭帘前温度保持在8~10℃;结果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前半夜15~20℃,后半夜13~15℃。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4℃时需整夜通风。

6.2 水肥管理

6.2.1 灌水 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4~5 d浇缓苗水。结果期灌水可采用膜下暗灌和膜下滴灌2种方式进行。灌水量膜下暗灌每次以225~270 m3/hm2为宜,膜下滴灌每次以120~150m3/hm2为宜。膜下暗灌时秋冬茬全生育期灌水12~14次,结果前期10 d左右浇水1次,结果中、后期10~15 d浇水1次;冬春茬全生育期灌水14~16次,结果前期10~15 d灌水1次,中、后期7~10 d灌水1次;越冬一大茬全生育期灌水24~26次,结果前期10 d左右灌水1次,结果中期10~15 d灌水1次,结果后期7~10 d灌水1次。膜下滴灌时秋冬茬全生育期灌水17~19次,结果前期10 d左右灌水1次,结果中、后期7~10 d灌水1次;冬春茬全生育期灌水18~21次,结果前期10左右灌水1次,中、后期7~10 d灌水1次;越冬一大茬全生育期灌水28~32次,结果前期7~10 d左右灌水1次,结果中期10 d左右灌水1次,结果后期7~10 d灌水1次。

6.2.2 施肥 开花结果后结合灌水开始追肥,秋冬茬结合膜下暗灌追肥10~12次,每次追施N 22.5~30.0kg/hm2、K2O 30.0~45.0kg/hm2,结合膜下滴灌追肥15~17次,每次追施N 22.5~30.0 kg/hm2、K2O 30.0~37.5 kg/hm2;冬春茬结合膜下暗灌追肥12~14次,每次追施N 30.0~37.5 kg/hm2、K2O 37.5~52.5 kg/hm2,结合膜下滴灌追肥16~19次,每次追施N 22.5~30.0 kg/hm2、K2O 30.0~37.5 kg/hm2。越冬一大茬结合膜下暗灌全生育期灌水24~26次,每次追施N 22.5~30.0 kg/hm2、K2O 30.0~45.0 kg/hm2,结合膜下滴灌全生育期灌水28~32次,每次追施N 22.5~30.0 kg/hm2、K2O 30.0~37.5kg/hm2。

6.3 光照管理

早晨揭帘后,及时擦去膜上的灰尘及杂物,雨雪天气过后要及时揭帘,增加散射光。在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增加温室北部光照强度。

6.4 湿度管理

空气相对湿度缓苗期保持在80%~90%,开花坐果期保持在60%~70%,结果期保持在55%~65%。湿度调控通过地面覆盖、膜下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来实现。

6.5 植株调整

黄瓜长至7~8片叶后开始甩蔓,须用塑料绳将其垂直吊蔓,龙头接近架顶时进行落蔓,落蔓掌握北高南低。应及时摘除砧木上的不定芽和接穗老叶、黄叶、病叶、卷须等,以利于通风、透光、防病、节省养分。同时应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果、清除病残组织,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虫侵染源。

7 病虫害防治

黄瓜霜霉病用5%百菌清粉剂15 kg/hm2喷粉,间隔7 d喷1次;或将45%百菌清烟剂1 650~2 700 g/hm2分放5~6处,于傍晚点燃闭棚过夜,间隔7 d熏1次,连续处理3~4次;发病较重时,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69%安可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3~5 d喷1次,连喷2~3次。黄瓜灰霉病采用45%百菌清烟剂、10%腐霉利烟剂1 650~2 700 g/hm2,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每隔7 d熏1次,连熏3~4次;或6.5%万霉灵粉剂15 kg/hm2喷粉,每隔7 d喷1次,连喷3~4次;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施佳乐可溶性粉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 d喷1次,连喷3~4次。黄瓜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7~14 d喷1次,共喷3~4次。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5%阿克泰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叶螨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喷雾防治。温室白粉虱用10%噻嗪酮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阿克泰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8 适时采收

根瓜要及时采收,盛果期每3~4 d采收1次,单瓜重掌握在300 g左右。采收一般在早晨进行,以保证瓜条含水量大,品质鲜嫩。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猜你喜欢
全生育期灌水南瓜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南瓜灯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灌水秘笈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