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加动力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2例

2013-02-19 19:37马罕怿
江苏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小针刀疗程腰椎

马罕怿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6)

近年来,本院采用小针刀加动力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 18~48岁,平均年龄 29岁;病程14d~6月;病变部位单侧18例,双侧14例。

1.2 临床表现 腰部疼痛,重者沿大腿向下放射,但并不因腹压增高而增加疼痛,第三腰椎横突尖端有明显压痛,X片摄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部分病例可见左右横突不对称。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治疗 患者俯卧,局部常规消毒,取3号针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刺入(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刀刃直达横突尖部后,用横行剥离法松解横突尖部与周围组织间之粘连,感觉肌肉和骨尖之间有松动感后出针,压迫止血,创口帖保护伤口。如腰三横突处疼痛无明显缓解,可于1周后再行1次治疗。

2.2 动力灸治疗 小针刀治疗后48h,用南京同仁堂制药厂的清艾条,点燃5~10支备用;用桃仁、红花、地龙、丝瓜络、葛根片、片姜黄等中药浸泡红棉布,将浸泡好的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第三腰椎横突体表位置及其他疼痛部位施行推、点、抖、震、揉、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行2个疗程。

2.3 腰围固定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以腰围固定腰部。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活动功能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明显好转;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劳累后仍有疼痛不适感;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3.2 治疗结果 以上病例均采用小针刀治疗1~2次和动力灸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后统计疗效,其中治愈18例,显效 7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

4 讨论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临床大多采用针灸、推拿、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方法治疗可使症状缓解,但难以完全缓解疼痛且易反复发作。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突的顶点,为5个腰椎的中心,活动度较大,其两侧横突亦粗长,腰椎在传导重力时以第三腰椎为其活动中心,成为腰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的活动支点。因此,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及其周围的肌肉、腰背筋膜、横突间韧带所承受的牵拉力和杠杆作用力最大[1],所以在异常作用力如扭伤或长期体位不良等反复作用下该处更易损伤,使附着于腰三横突尖端的软组织局部发生渗出、水肿、粘连、变性、疤痕挛缩、组织增厚等病理改变,进而压迫和刺激脊神经后外侧支,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往多采用针灸、推拿、药物等治疗,但较难以达到治愈效果,且容易复发。2011年以来,我院采用小针刀加动力灸治疗本病,使疗效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小针刀治疗可充分剥离、松解横突尖端与腹横筋膜的粘连、瘢痕,消除神经血管束的卡压,取得减小张力、分离粘连的效应[2]。小针刀治疗后48h,加用动力灸于患病部位治疗,把艾灸、手法治疗、药物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综合作用更易透达深部,加速血液循环和局部的新陈代谢,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痉挛、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3]。这样,我们先用小针刀于局部减压、分离粘连,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后用动力灸解除肌肉的炎症、粘连、痉挛等病理改变,避免了由于肌肉过度牵拉又引起腰三横突处的损伤,完全解决疼痛-痉挛-损伤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小针刀与动力灸相结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具有标本兼治、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 邵福元,邵华磊,薛爱荣.颈肩腰腿痛应用解剖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9

[2] 于秋深,陆世昌.小针刀加封闭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探讨.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90

[3] 杨海文,赵忠扬.动力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6例.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6):34

猜你喜欢
小针刀疗程腰椎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