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探析

2013-02-20 03:48方洵晔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大丰224100
吉林医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睫状体前房眼轴

方洵晔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大丰 224100)

恶性青光眼又叫做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属于眼科手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年,在我国相关眼科手术上此病并不多见,不过对于其具体的发病机理却尚未完全明了,加之认识上也存在不足,这就造成了遇到此病时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本文针对我院58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初步得出了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58例(共7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患,年龄32~87岁,平均62.3岁;男21例(32眼),女37例(46眼)。

1.2 方法:58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进行了相关视野、眼压、眼轴及前房深度等方面的检查,并确定诊断。手术皆由同一主治医生完成,术后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散瞳及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检测,对出现了恶性青光眼及未发生者都详细记录好,尤其是患者年龄、性别、青光眼类型、术前测量的眼轴和前房深度及术前眼压情况等,进而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

1.3 诊断标准:恶性青光眼诊断标准[2]:①前房变浅或者消失,同时眼压也会升高;②采用缩瞳剂处理后眼压没有下降(或反而升高),且前房进一步变浅,部分患者采用睫状体麻痹剂有效;③利用B超或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后发现病患玻璃体腔内形成了水囊。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相关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了相关手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A组:4例5眼)和未发生恶性青光眼(B组:54例73眼)的病患进行相关资料的比较。结果显示:B组年龄(65.1±6.2)岁高于A组(58.2±6.8)岁(P<0.01);术前 B组眼压(23.2±3.8)mm Hg(1 mm Hg=0.1333 kPa)高于A组眼压(33.2±6.4)mm Hg(P<0.01);术后B组眼轴长度与前房深度皆大于A组[(22.4±1.2)mm比(21.6±0.4)mm与(2.1±0.3)mm比(1.8±0.2)mm]。

3 讨论

自从恶性青光眼被提出来之后,距今已超过了一百年的历史,但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的机理依然还没完全攻破。但可以肯定的是恶性青光眼属于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通过对有或没有异常眼部解剖结构的了解与分析后,笔者知道了多个致病因子及发病机理参与到了该病的病理循环中。现代观点普遍认为,不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房水往前排出受到了阻碍,从而被迫逆向往玻璃体中流去,最终使得前房变浅及眼压升高,这种情况便被视作恶性青光眼[3]。有些研究者觉得异常眼部解剖结构是发病的基础,窄眼角、浅前房、角膜直径小及短眼轴等组成了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特殊解剖结构。我院相关研究发现,闭角型青光眼多发于40~70岁的患者中,而其中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在这个年龄段里又要偏低一些。据此,笔者觉得可能是年轻病患睫状体内的结缔组织的变性程度比年老患者要轻,而在手术中引起了其炎性反应与较重的水肿,从而易发睫状体-晶状体阻滞现象,最终便使得年轻患者较易发生恶性青光眼。此外,术后相关观察发现还得知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以女性居多,而且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患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几率也要大些。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相关研究者认为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除了瞳孔的阻滞外,还可能存在其他非瞳孔阻滞因素的影响,如晶状体阻滞、睫状体前移及多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等。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短眼轴、术前高眼压、年龄偏小及慢性型属于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甚至直接影响病患的预后,因此在术前就应对病患做好充分且全面的评估,如进行眼轴、晶体厚度及前房深度等的常规生物测量检查。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尤其注重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从而尽量减少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1] 吕旭菁,陈 琴,范 莲,等.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J]. 江苏医药,2011,37(21):368.

[2] 陈豫川,刘娅利,李 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处理与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378.

[3] 陈 虹,张舒心,齐 越.青光眼患者手术中房水逆流的处理及其相关因素[J]. 眼科,2008,17(1):16.

猜你喜欢
睫状体前房眼轴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客观评价眼轴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治疗观察
白内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轴测出率比较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钝挫伤致眼睫状体脱离/分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
药物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全周脱离1例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