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树状”课堂的构建

2013-02-20 06:45申甫
课外语文·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树状小学语文

申甫

【摘要】树木需要有根茎、树干、树冠,要想树木的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就需要人们加强树木的辛勤培植与浇灌,让树木可以充分地吸收营养物质,长出丰硕的果实。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棵树,不断地给树施肥浇水,使它顺利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了小学语文树状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树状课堂;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像园丁辛勤培育树苗一样,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实施树状教学,打造一个树状的课堂。把语言表达当成树根,把思维培训当成树冠,把教学文眼当成树干。下面先讲一讲树状课堂的树根,即语言表达。

一、把语言表达当树根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单单需要语文老师教授好学生去理解课本文章的思想内容,还需要让学生明白课本文章的思想内容如何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让学生们明白课本文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一种方法是推敲词句。例如,在一篇描述鸟儿飞向森林的课文里,会出现浩浩荡荡、一批一批、整群整群这些能够连在一块使用的词语,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这些叠词的推敲,使学生们感受到那种鸟儿回归森林的恢宏气势。通过这种词句的推敲,让学生们学到词语,也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变化。另一种方法是推敲句式,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记叙文含有丰富的对话,散文句式优美,诗歌用词传神。让学生们进行这些诗歌、散文、记叙文对话的推敲、学习,不单单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语感,也让学生们受到了美的熏陶。最后一种方法是想象画面,使课本阅读内容可以在学生脑海里留下印象、留下语言、留下情感。把语言当成小学语文树状课堂的根茎,让学生们的价值观、态度、情感得到充分地培养。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时刻找寻精妙的语言表达方法。就像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需要老师认真采摘,把语言表达当成训练点,让学生们进行推敲琢磨,深刻地领会作者的精巧词句。

二、把思维训练当成树冠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把学生的思维训练当成核心。流畅的表达需要有个良好的思想锤炼。不进行思维训练,只能有口无心地去读,浮光掠影地去看,鹦鹉学舌地去说,词不达意地去写。为此,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关注语文阅读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们进行课文诵读的同时,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改变原来的那种被动、刻板的教学方式,多进行语言训练,点燃学生们思维的花火,让学生们都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在学生们需要急切想说出自己话时,借助于语言表达展示的,正是学生们内心活跃的、开阔的精神世界,就像那大树上的一颗颗果实。借助于课本问题的提问,让学生们产生继续探索课文内容的欲望。让学生们进行精心仔细地阅读,带着疑问翱翔在书本知识的海洋里,然后一一解开自己的疑惑。这个过程,还有对学生逆向思维方面的训练,让学生们在逆向思维里努力探索,不断思考,然后更加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小学语文老师在树状课堂上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思维训练,会使学生产生没有遇到的美丽风景,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也会获得很多东西。就如树的树冠,通过思维训练让树冠变得更加葱郁。

三、把教学文眼当成树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像一门艺术,这同别的艺术一样,由很多元素构成。学生对课本内容反复诵读、拿捏后,就会找到一个好的文本切入位置,提高学生们进入语文知识殿堂的信心。把教学文眼当成小学语文树状教学的树干,就需要从课本文章的关键词句、情感密码入手,发掘那些具有发展性的、新奇性的、刺激性的问题,让学生们产生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们对此的注意力,吸引学生们进行情智学习。教学文眼不同于文章的文眼,文章文眼讲求的是文章自身逻辑,没有把学生学习需求放在首位。而教学文眼把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文章的理解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去整体探究、感悟;二是可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取支撑教学板块的力量;三是引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共同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们进行交流的凝聚力。小学语文树状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文眼,它就像树木的树干,支撑起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让一切细节都能够围绕树干进行,聚集起一切的关注点。

四、构建树状课堂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树状课堂教学中,要明白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小学语文老师处在指导的位置上。把教学中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小学语文树状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小学语文老师在讲课时,需要处处设置疑点,在课本文章的关键部分、易错部分、模糊部分设置。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文章里的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深入问题,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能力,让小学语文树状课堂可以随时摩擦出知识碰撞的火花。二是小学语文老师还需要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性同课本知识的关系。要让学生们明白:尽信书则无书,鼓励学生们不能过度依赖课本上已有的知识,要敢于提出怀疑,提出疑问。小学语文老师在树状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学生对课本知识体系的认识不足,这样最终的树状课堂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在课堂空间管理方面,小学语文树状课堂的教学过程要根据课程需要对空间适量地调控,让教师能够关注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总结

小学语文在构建树状课堂时,需要把教学文眼当成树干,把语言表达当成树根,把思维训练当成树冠。通过老师的细心培育、精细呵护,让小学语文树状教学课堂就像树木一样,焕发出自己的无限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马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9).

[2]李蓬生,曹毅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3]赵淑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Z1).

[4]张晓英.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树状小学语文
钢结构树状支撑柱施工设计
树状月季的嫁接技术及后期管理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树状月季培育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