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的三场梦

2013-03-08 08:50孙秀德
决策与信息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道路

孙秀德

炎黄子孙的三场梦

孙秀德

国防大学原后勤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少将军衔。192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1947年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在部队从事过后勤工作,在总部机关从事过政治工作。

在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近四十年。2000年离休。

最近一个时期,在华夏大地热议一个话题。这就是中国梦。中国人的梦想是什么?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炎黄子孙多年的梦想和期盼,我们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所有中华儿女都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不论大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只要是爱国的都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振奋精神、贡献力量。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化”

现在有人说,我们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要抛弃共产主义理想?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根据历史发展做出的科学判断。他还根据发展成熟程度的不同,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低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进步、最理想的社会。这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共产党人的梦想。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又划分两个阶段。他说:“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16页,人民出版社)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会进一步推进共产主理想的实现。习近平说,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既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也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目标的抛弃,它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化”。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站起来”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受尽了奴役、屈辱和被蹂躏之苦,人民贫穷落后,饱尝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那时,中国人的梦想是什么?就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站起来了、从战火与硝烟中站起来了,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赢得了百年梦寐以求的民族自尊。有多少怀着“站起来”梦想的中华儿女,为实现这个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义无返顾。那些幸存者,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梦想继续不懈奋斗,现已到了耄耋之年。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他撰写的《苦难辉煌》一书中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到,中国“站起来”的梦想成真,来之不易。在实现中国人“站起来”的斗争中毛泽东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些有良知的人,在谈论毛泽东的功绩时会说,是毛泽东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解放军,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的名字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的功绩扎下了根,他的思想扎下了根,他的人格魅力扎下了根。美国学者R·特里尔在他撰写的《毛泽东传》中评价说:“毛泽东的主要功绩在于统一了中国”,“中国由毛泽东领导在世界站起来了,这在中国人的眼中尤为重要,恢复了中国人崇高自我形象”,“‘东亚病夫’的崛起足以使亚洲的其他国家对其新产生的能量感到紧张”,“毛泽东不仅是一种而至少是集五种角色于一身的人,他是点燃全国反抗烈火的农民运动组织者、军事统帅、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东方理论的哲学家、全球最庞大的行政机构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在他有生之年闻名于中国以外的世界,在中国3000年历史上绝无毛泽东这样的人物”,“身为伟大而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毛泽东的精神锐气也注入了世界意识。”([美]特里尔《毛泽东传》尾声,第494~499页)

第二个阶段“富起来”

中国人“站起来”梦想成真后,紧接着又一个梦想,那就是“富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社会治理、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从1953年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我国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化基础。其间,毛泽东适时引导中国从新民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也曾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在政治上、经济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经验教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起来。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财富增长速度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比,中国的发展令世界震撼。从1979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了18倍。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9500亿元,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位。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0300亿元,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位。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富了,人民也就会富起来。最近三年,人均收入逐年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增长14.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1810元,增长14.1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977元,增长17.9%。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6959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917元,增长10.7%。我国不仅解决了13亿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现正昂首阔步地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国家,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建设,雪山通途、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华夏大地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崛起。中国的崛起不是一般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崛起,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是靠侵略、掠夺别国的崛起,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勤劳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登上世界第二的位置。美国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2010年报告预测,中国最早会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对于中国超越美国最乐观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福格尔。他说,“到2040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将达到123万亿美元”,“我预测,30年后中国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将达到40%,这将使美国(14%)欧盟(5%)相形见绌。”(《中国未来30年》第126员,中国编译出版社)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巨大成就,邓小平功不可没。美国学者傅高义撰写的《邓小平时代》被评论者称之为研究邓小平的“里程碑式”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对邓小平领导中国建设与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有高度评价,邓小平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高超的斗争谋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果断决策、掌控大局的能力,令人敬佩。该书在邓小平的历史地位第23章“转型的中国”一文中,是这样评价的:“邓小平于1992年退出政治舞台时,完成了一项过去150年里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没有完成的使命: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可以说是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我对他说的“中国的转型”和“结构性转变”,还再进一步理解。如果从经济转型说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进而再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理解。但从“中国的根本转型”,就不知道它是指的什么了?

第三个阶段“强起来”

中国富起来后,中国人的梦想是什么?是要强起来。富不等于强。我们都知道,富是强的基础。只有富起来才能变强,如果只富不强还是要受人欺负的。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谁在科技创新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一定要把科学技术现代化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如,载人航天、银河计算机、北斗卫星、杂交水稻等。前不久媒体报导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的团队,发明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说明我国加大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已经产生诺贝尔级的成果。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会面临诸多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发出各种质疑中国的言论,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中国威胁论”,美国学者迈克尔·赫德森在《中国未来30年》一书中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成功不满,并企图加以破坏,这种力量正在加强”,“潜在的军事威胁即将产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在他撰写的《论中国》一书中说:“西方依然是一股危险力量,绝不会允许中国和谐地崛起。因此,中国理应巩固战果,坚持追求世界大国甚至超级大国地位。”他认为中国出版的两部著作,代表了这种趋势。一部是宋晓军主编的《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另一部是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撰写的《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我读过这两本著作,这两部著作,不仅国人重视,也引起西方人的关注。他们说出了许多中国人想说的话,中国就是要争“世界第一”,就是要当“老大”,要夺冠军。说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说出了中国人的梦想。我认为“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这是我们的理念。我们还是应该大力宣传。我同时也同意他们提出的,富国需强军,中美无“大战”,中国必须有“大军”,解放军要跟着中国的核心利益走的观点。我们只有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近十年我们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上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对我们的对手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美国就是依仗它军事实力强大,才公然重返亚洲,才有围堵中国的本钱。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今后几十年的奋斗目标。到建国一百年实现了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那时我们就真正圆了强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梦想成真。

总之,只有先站来才能有条件富起来,只有富起来,才是强起来的基础。对上述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用习近平参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览时讲话中引用的诗句来表述——“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中华民族坚强意志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被马克思称为“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代世界科技史的权威也公认“中国在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国一直是独占鳌头,长时间保持着“世界之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勇气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这是一个大目标,这是我们的志气。有志者,事竟成。我们都记得,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我们要搞原子弹,但是前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拿走资料,我们硬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搞出了原子弹。这就是志气。骨气是什么?是一种刚强不屈的气概,宁死也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刘明福在他撰写的《解放军为什么能赢》一书中,讲了新中国领导人“六不怕”的战略气魄:不怕封锁、不怕制裁、不怕孤立、不怕包围、不怕破裂、不怕战争。这就是骨气。勇气是什么?勇气是敢做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勇气。勇于创新,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牺牲,勇于战胜敌人,勇于战胜一切困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我读了国防大学徐焰教授撰写的《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一书。看到毛泽东在全国刚解放,百废待兴,论实力,我们远不如美国,但决定出兵朝鲜,这该是多大的勇气,这是战略家的勇气。彭德怀毅然率领中国军队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作战,这是何等的勇气。志愿军指战员敢于以劣势装备与绝对优势装备的敌人作战,他们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所畏惧的勇气多么值得赞扬,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个响彻中国大地的光荣称号。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就是靠勇气、靠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败了敌人。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60多年的和平环境。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勇气。这种志气、骨气、勇气,凸显出来的坚强意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谁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经历了九十二年的奋斗,不仅使中国站起来了,而且使中国富起来了。现在正向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是因为共产党有坚定的信仰,有明确的宗旨,有最大的智慧。现在世界上执政的共产党不多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也不多了。而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表大会修改党章时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写在自己的党章上。并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使马列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自然无坚不摧。毛泽东说:“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别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16页,人民出版社)我们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不仅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而且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建设的道路和中国发展的道路。在中国革命中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道路,使中国站起来了。在中国建设中找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使中国富起来。在进一步发展中我们总结了前进中的经验教训,探索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我们把它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说,“道路问题关系中共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道路就是中共的生命。”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成功,就是找对了道路。胡鞍钢在他撰写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一书中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历史角度看,毛泽东是‘中国道路’的奠基者。1951年,毛泽东讲过:完成全国革命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时间)(指1921年至1951年)。但是砌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形象地讲,前者是铲除旧中国的地基(指旧制度),后者是建立新中国的地基(指新制度)。可以认为,毛泽东是新中国新制度的创意者、创立者。这包括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等一整套制度”。“‘中国道路’命题,最早是1956年毛泽东在执政了7年之后,针对‘苏联迷信’提出来的,也可以称之为一次思想解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已经自觉地意识到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是很危险的。”他一直在探索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中,有多篇文章都是在总结走弯路的教训。如《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等等。这些论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理论贡献。

胡鞍钢说,邓小平是“中国道路”的开拓者,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以后,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概念。这条道路已经使我们取得了震撼世界的辉煌成就。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就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就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了中国人的梦。总之,找到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智慧。过去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在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第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后盾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世界第一流强国,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刘明福撰写的《解放军为什么能赢》一书中看到他分析了过去的“八旗军”、“北洋军”、“黄埔军”后指出解放军开创中国军事斗争的“常胜时代”。因此,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能担负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解放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它曾打败了美国援助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和21个国家的军队交过手。是在400多个重大战役中锤炼出来的一支常胜军。人民解放军靠什么取得如此辉煌战果的?主要靠它的软实力: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刘明福提出“党对军队的领导是第一战斗力的概念“,我认为这个提法很到位。二是先进军事思想的注入。特别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许多军事理论家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都有精彩的概括和极高的评价。刘明福说,毛泽东在军事上的伟大,超越了世界军事史上三个伟大人物,即“兵圣”孙武、“战神”拿破仑,以及《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三是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这些软实力有些是外国军队所没有的。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千万要牢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教导。时刻提高警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了保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除继续发扬我们固有的软实力的优势外,还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也是解放军的软实力。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硬实力的建设使我们军队有自己的“杀手锏”。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人民军队做后盾便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大目标。实现梦想的道路已经找到。让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是我的认识,我的愿望,我的梦想。

(2013年5月20日于北京)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