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楼宇经济”,探索白领参与党建新途径

2013-03-15 03:03采访刘雨濛
社会治理理论 2013年4期
关键词:静安区白领楼宇

采访/本刊记者 刘雨濛

结合“楼宇经济”,探索白领参与党建新途径

采访/本刊记者 刘雨濛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静安区立足自身的经济形态与民生需求,大力支持创建“白领驿家”服务载体。他们通过社会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提高社会领域“有序、可控”的组织化程度,为区域“楼宇经济”发展增添了健康活力,创新了社会组织参加社会领域党建的新途径。为此,我们采访了静安区“白领驿家”的创始人及其负责人。

记者:请问“白领驿家”的创意背景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社会利益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社会服务管理对象出现深刻变化,从事现代服务业的白领群体快速增长。目前,随着静安区“楼宇经济”的蓬勃发展,静安的楼宇白领已近20万人,百幢重点楼宇的税收贡献率达到75%以上,“楼宇经济”已成为静安区主要经济形态。因此,立足静安区经济形态和民生需求,从优化发展软环境、服务白领民生、增强社会领域党建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整合资源,走近白领,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和帮助,留住人才,助推企业成长,已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理念、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在静安区,带有原来浓厚“党建痕迹”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白领群体的需要。为此,静安区立足区域产业特点和民生需求,2009年12月10日成立了“白领驿家”。这个民办非企业机构(NGO)通过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方式,聚焦需求提供服务,来凝聚松散性、流动性较强的白领群体,进一步提高社会领域“有序、可控”的组织化程度,打造了一个服务凝聚20万白领的综合平台。

记者: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白领驿家”最具自身特色的地方是什么?

答:我们在构建“白领驿家”载体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潜移默化、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拓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努力增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一、构建“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与“金字塔”式党建工作架构。“白领驿家”党支部根据静安区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跳出党建抓党建”的工作要求,开辟了一条无行政权力下加强城市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我们紧扣白领“需求、爱好、趣缘”,提出“关注需求→完善服务→组织凝聚→政治引航”的工作思路,创新组织设置,构建了“金字塔式”社会领域党建架构。从创办至今,我们成立了各式各样的白领社团,在白领社团中建立活动支部,针对白领的生活和身心要求,设计出了“心灵驿站、白领学堂、白领公益、白领文化、白领医家、运动休闲、生活时尚、玩转地球”等8个活动板块。在8个板块上建立了党总支,在驿家总部建立党委,逐步探索形成了“若干个活动党支部、8个板块党总支、白领驿家党委”金字塔式的党建工作新架构。目前,已建立1个白领驿家党总支、在18个白领社团内成立7个党支部。

在我们的专职党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通过跟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努力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积极整合区域服务资源,包括健身、购物、娱乐等500多家商户,为“白领驿家”会员提供“优惠折扣”、“绿色通道”等专享待遇。自2009年年底成立以来,“白领驿家”的服务内容逐渐丰富,资源保障不断增强,会员累计达到4万余名,共举办300余项服务和活动,为20多万人次的白领提供各类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领的生活品质,优化了区域商务软环境,初步形成了“生活、活动、公益”的社会服务体系。

二、拓展党建方式,探索“潜移默化”柔性党建工作模式。我们坚持“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工作理念,以白领社团为依托,以时尚活动为平台,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潜移默化”的柔性党建方式服务凝聚白领群体,切实加强对白领群体的政治引领,不断增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我们通过组织开展白领群体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以服务品牌集聚“人气”,以公益品牌动员“人力”,逐步形成了白领交友品牌“缘来驿家人”、减压品牌“驿家心SPA”和公益品牌“公益也时尚”,引导白领群体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企业组织员工生活搭建了新平台。

三、注重有效引领,形成“青年领袖”人才选拔培育机制。“白领驿家”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带社建,切实加强以需求、爱好和趣缘为纽带产生的“草根”社会组织及其党的建设。在培育上,注重社团负责人物色,把社团活动党支部书记挑选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确保白领社团的政治引领性;在活动上,体现时尚的元素,切实吸引凝聚白领群体;在机制上,建立白领社团负责人沟通交流机制,提供各种服务平台,为培育“青年领袖”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制度。

四、发挥协同作用,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品质。“白领驿家”把与白领群体相关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和委办局定向委托的方式,变成了白领驿家的重点工作项目。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党支部坚持树立服务理念,突出服务对象,使白领和企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1.提供温暖又贴心的上门服务。“驿法空间”承接司法局项目,利用政府资源为区域内企业和白领提供免费的法务咨询和帮助;午休时间免费送讲座进楼宇,将法条与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白领、企业高管讲述劳动保障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常识,楼宇普法的同时满足了企业和白领的相关需求,推进企业诚信、依法经营,形成静安区“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为静安区“法制筑和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加强自身体验,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承接科委公共安全项目,与城市超市合作举办绿色食品农场行活动,让白领在饱览田园野趣的同时,了解绿色食品的种植、生产、分装等相关操作流程,学会辨别有机食物,增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静安区相关工作的认可。同时,举办白领逃生演练活动,近300名楼宇白领学会了使用灭火器以及高楼逃生的技巧,受到了白领和企业的欢迎。

3.激发白领文化繁荣发展。承接白领文化艺术节项目,策划开展静安区白领幸福生活话剧巡演、我的故事我的歌K歌大赛、白领微电影大赛等活动,让白领们将楼宇生活中的点滴心情和感受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充分激发白领的创作激情,促进白领文化的发展繁荣,并以此为纽带,增强对静安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记者:“白领驿家”是如何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

答:随着静安区开展“支部建在楼上”、楼宇党群工作者划片包块等做法的不断成熟和多年实践,区委开始思考进一步深化楼宇党建工作,把目光投向数量更大的非党员白领,以实现对这一重要群体的价值引领。“如果关起门来搞党建,仅仅把党员作为党建工作对象,显然已经不适应静安区楼宇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静安区区委书记龚德庆在向中组部负责同志汇报时表示:正是在静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创新社会柔性管理模式,通过服务机制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切实提高服务白领群体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有效引领白领群体,不仅成为“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提升静安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一是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维,开辟了一条在无行政权力下加强城市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长期以来,我们在“两新”组织党建方面,还是停留在“就党建抓党建”的内容上,忽视了抓党建是为了服务白领、服务群众这一目的。“白领驿家”自成立以来,直接以整合资源、服务白领群众为目的,紧扣白领的需求、爱好和趣缘,大大提升了白领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在服务对象上,由以往强调服务“两新”组织向服务“两新”白领转变,通过服务“两新”组织的最基本元素——白领员工,来间接地服务“两新”组织,从而推动“两新”组织的发展。

二是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开展城市群众工作的新路子。“白领驿家”以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倾听、关注白领的民生需求,针对需求不断完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在党的工作对象上,由党员、党组织向全体的白领拓展,扩大党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力。在党的工作方式上,由命令式、任务式向吸引式、凝聚式转变,体现了以白领为本工作理念。两年多来的运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服务群众、接近群众,才能团结群众;只有服务白领,与白领交朋友,才能真正实现对白领群体的团结和引领。

三是遵循现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新渠道。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利益多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导致人们希望通过公益性、服务性较强的社会组织来实现个人需求。因此,能否有效地推动这类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是决定党建工作能否有效地组织社会、动员社会的关键。“白领驿家”运用白领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使白领们参与自治、共治的积极性和活力不断提高,归属感和主人翁的地位进一步凸现。

“白领驿家”的发展为区域“楼宇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不断提升了党在社会建设中的引领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记者:“白领驿家”在发展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答:首先,“白领驿家”的服务对象是白领。白领群体具有年龄较轻、文化较高、思维活跃等特点,如何将他们纳入到社会主义党建工作中来,一直是我们起初各项活动开展时的难点和重点。他们既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又是提高党建工作有效性的难点人群。据不少基层党务工作者反映,在以往的一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传统模式较缺乏柔性,较多地考虑党组织的管理需要,而对于白领群体的需求考虑较少,从而容易使党建工作难走进甚至难走近白领群体,难以实现思想层面的沟通,直接影响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立足静安区区域产业特点和民生需求,开辟了一条在无行政权力下加强城市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以“白领驿家”服务载体为抓手,通过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方式,聚焦需求提供服务,来凝聚松散性、流动性较强的白领群体,进一步提高社会领域“有序、可控”的组织化程度,为区域“楼宇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不断提升党在社会建设中的引领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其次,“白领驿家”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如何在工作开展中平衡好自身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之前与之后工作中的难点所在。我们遵循现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新渠道。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利益多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导致人们希望通过公益性、服务性较强的社会组织来实现个人需求。因此,能否有效地推动这类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是决定党建工作能否有效地组织社会、动员社会化的关键。“白领驿家”运用白领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使白领们参与自治、共治的积极性和活力不断提高,归属感和主人翁的地位进一步凸现。党支部发挥党组织优势,形成政府不越位、市场不缺位、社会组织有作为的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记者:“白领驿家”今后的发展想达到什么预期?

答: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党建为引领、管理在城区、服务在街道、自治在社区”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要求,立足静安楼宇经济发达、白领较多的特点,继续探索完善“白领驿家”社会化、项目化的服务运作方式,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强化组织体系,深化研究和把握在新形势下针对新社会群体的群众工作方法和规律,精心谋划好“十二五”期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大命题,努力推动静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我们力争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将自身做大做强,成为专业性的非企业性机构。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充当好白领们与政府之间信息的平台。由于“两新”组织作为区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断得到壮大和发展,党的基层工作由区属向区域不断发展,“两新”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即白领群体,已日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服务对象。这些变化,既为新形势下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与群众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新形势和群众工作新特点,围绕区域发展的定位,针对白领群体的特点,贴近白领的爱好、趣缘与需求,要创新服务凝聚白领群体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做好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群众工作新方式,仍然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猜你喜欢
静安区白领楼宇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上海市静安区启慧学校:少先队教研常态化
上海市节能协会与静安区发改委联合举办节能宣讲进社区活动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列静安区2016年度经济贡献二百强企业第57名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白领“蜕变”农二代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