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学生的10部优秀地理科普读物

2013-03-19 11:41吴炳义
地理教学 2013年24期
关键词:利尔科学

吴炳义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 102600)

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营造学生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地理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提供一些适合中学生的科普读物,读物内容应涵盖生活中的地理、趣味地理、地理史和科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下面推荐10部适合中学生的优秀地理科普读物。

一、《可怕的科学●惊奇地理系列》

(英)阿妮塔●加纳利等著,圆儿等译,接力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如果你阅读一本书时一直在傻笑,或者乐得直翻跟头,或者太入迷以致忘记了吃饭,那么这本书最有可能的就是《可怕的科学》。

《可怕的科学》是英国经典少儿科普系列读物。《可怕的科学》三次获得世界科普图书最高奖——安万特奖,在全球已经狂销了千万册!从命名到内容,从故事到理念,在彩图版《可怕的科学》里,一个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以新奇的角度诠释科学真相,以幽默爆笑的口吻描述万物百科。它带给读者的除了精确的常识、知识外,还有一声惊叹:原来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可怕的科学●惊奇地理》它比游戏过瘾,比笑话幽默,比网络辽阔。

《可怕的科学●惊奇地理》包括《惊险极地》、《古怪天气》、《异域野兽》、《邪恶火山》和《危险地球》5册。书中探险者的探险事件神奇生动,充满奇思妙想,它使读者在身临其境的阅读中,了解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生存的基本法则,体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二、《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美)希利尔著,王敏译,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作者以旅行家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让他们放眼去看地平线后面的大千世界。孩子们应如何学习地理,希利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地图和地名是最重要的,但是晕头转向的标题、注释和家庭作业对搞清地图毫无帮助,于是他将地图画成了迷宫、动物园、老奶奶,等等。在希利尔笔下,世界各地的风物人情仿佛触手可及。在希利尔笔下,地理书已不再是和气候、贸易、工业、制造业、各种各样的特产联系在一起的枯燥的说明书,而是一种探索。

作者希利尔坚信旅行是学习地理的最佳方式,因此,《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变成了和孩子们环游世界的旅行——从北美洲到南美洲,从欧洲到亚洲,最后是非洲、大洋洲。有趣的地图,长长的环球之旅,好玩儿的世界见闻,构成了这本独特的地理读物。

希利尔是美国杰出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当希利尔校长于1899年到卡尔沃特学校走马上任时,他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毛头小伙儿。然而,他有着一种天生的异能,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知道如何讲孩子才能听明白,以及孩子成长的规律是什么。他认为学生应当接受历史、艺术、地理和科学的系统教育,意在培育熟稔周遭世界各个方面的全面型学生。希利尔痛感传统教科书的枯燥无味,立志为孩子编写一套读起来兴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这便是《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世界史》和《希利尔讲艺术史》。

由于他本人的远见卓识,《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世界史》和《希利尔讲艺术史》直到今天仍是卡尔沃特学校的教材。他的远见超越了卡尔沃特学校的围墙,给予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孩子们接受卡尔沃特教育的机会。

三、《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

刘兴诗著,希望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这套书一共三本,一拿到手,读者肯定被这套书中精美的图片所吸引。书中按地域对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区域特性、风土物产、人们的生活状况、旅游景点、特大工程等一一做了介绍。书中每一页都有多幅彩色的图片,真是不出家门就领略了祖国各地的风景。书中每一篇的题目都很吸引人,比如:十三亿双黑眼睛、美丽的绿外套、风吹来的大高原、围抱火炉吃西瓜、魔鬼城等题目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想一探究竟。每一篇文章的开头也很有意思,或提出问题、或先说句俗语、或打个哑谜,把读者一步步引入正文,正文文字优美,介绍详细,篇幅又不太长,就像在讲述一个个小故事。书中有很多地方是读者熟悉的,如:海河畔的大都会天津、水上迷宫白洋淀、北魏古都大同、秀丽的丽江古城。有些是读者特别向往的,如:热带阳光下的宝岛台湾、西子湖畔杭州、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的丝绸之路、阳光普照的西藏、童话世界九寨沟。

这套书文字也很活泼。比如说到珠三角,题目是经济腾飞的“珠三角”,开头是这样的:珠江口有一个“珠三角”,这是中国华南的粮仓,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新基地。珠江三角洲和别的河流三角洲有些不一样:它不是一条河流“独家经营”的,而是珠江的三个上源,西江、东江和北江共同堆积形成的复合三角洲,所以它有好几个分汊的顶点,而不是只有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它不是一片大平原,上面还有许多小山,这是珠江的泥沙充填了海湾后,留下的一座座岛屿,总共有290多个,简直可以说是抛在陆地上的一个群岛。

本书用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将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该书学术价值高、社会反响好,曾被《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并曾创出版三个月便销售告罄的佳绩,重印后供不应求的局面时常出现。读者普遍反应该书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装帧制作精美,可读性强,尤其对小读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具有良好的作用。

四、《读图识中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图编辑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这是一本面向儿童、普及国情教育的综合性地图参考读物。它以形象的晕渲地图、精美的图片插画和简洁的文字说明,直观地展示我国壮丽的山河湖海、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趣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资源物产。

全书内容详略得当,设计美观新颖,非常适合儿童和青少年阅读。

五、《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

吴正、林之光等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

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学生朋友,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六、《房龙地理●精编青少年版》

(美)房龙著,贺超、田家乐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大自然是我们的养母,她施惠于我们,而且从不吝啬。牧场上温顺的羊群,开着绿花的亚麻,还有那勤劳的中国小桑蚕——它们都向我们提供了遮体果腹的原料和美好的家园,每个男人、女人以及儿童在未来的岁月里只要稍作投入就可分享其成……作为回报,大自然要求我们学习她自身的规律,服从她的意旨。这些规律是公正的,却是无情的。在此不存在上诉法院。在一块只能放养50头牛的草场上放养了100头牛,就会导致灾难;在只能居住10万人的地方集中了100万人,就会造成拥挤、贫困和无为的痛苦。事实上,我们犯了许许多多的错误,并还在其他方面伤害我们宽宏大量的养母。”这是《房龙地理》第一章“同住地球村的我们”里向读者描述的他心目中的人地关系。

这本书在1932年出版时,曾一度风靡全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读物,为什么这本书历经岁月仍能经久不衰呢?一方面是由于房龙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以其幽默诙谐的笔触和稚拙生动的画面赢得了广大读者轻松的阅读心情。另一方面是鲜活的人类故事为房龙的地理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些“关于人的地理故事”让人淡忘了地理事物本身的单调枯燥,而把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影响上来。最重要的是,房龙站在历史的高度来阐释人与地球的关系,不乏有见地的见解,尤其是“我们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旅伴,我们要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福祉承担责任”这一独特的视角,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永恒的思想价值。

郁达夫评价房龙:“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样一种魔力。”

《房龙地理●精编青少年版》选取了房龙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房龙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编,既保留了房龙作品中历史知识丰富、语言诙谐有趣的特点,同时针对青少年的阅读特点,配有大量知识点的注释和图片,以简短的篇幅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开阔视野,并从中学习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写作。最重要的是,该书能够培养孩子们理性、科学和宽容的意识。

七、《跟地理学家一起探秘》

(韩)李圣揆著,金香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本书主要以科学探秘活动为主线,通过五天的营地生活(第一天,伽利略的营地;第二天,魏格纳的营地;第三天,里克特的营地;第四天,何华特的营地;第五天,托里拆利的营地),由科学家带着孩子们通过营地体验领悟到科学的趣味性,并从中了解到科学家的发明学说、创作原理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学家讲科学的知识书。

本书是非常轻快的科普读物,彩图很有意思,思路也很新颖,不只小孩子喜欢,大人读读也很长知识。本书适合对地理感兴趣的青少年朋友们阅读,让他们从这些轻松有趣的故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八、《院士推荐外国新科普书系●国家地理探索》

(美)伯根等著,池明烨等译,天天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成就梦想;探索时间万物,普及科学知识。《院士推荐外国新科普书系●国家地理探索》集国际权威科学家之研究精髓、世界顶级摄影师之精彩照片,介绍最前沿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深入浅出地引导我们以科学的精神爱护地球,造福人类。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中小学生及相关非专业人士阅读。

九、《非凡的天文地理: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

陈天昌、蒋捷卿主编,晨光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非凡的天文地理: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是一套迎难而上,全面提供营养的系列图书,也是一种新尝试。首先,书系中精选散见于报刊杂志的科普文章精品,是新时代科普作家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就是说,它集众家之所长,为我们勾画出全新的宇宙、广袤的大地、神奇的武器、可爱的生物等;其次,《非凡的天文地理: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是专门针对孩子们选编的,因此具备通俗有趣、深入浅出的特点;第三,书系中选编的作品大多是最近几年的新作品,可以说,它是我们在科学的高速列车上翩翩起舞的领舞者;第四,《非凡的天文地理: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的排版新颖活泼,使我们在阅读时更多地受到美的熏陶。

科学是美的,这种美是可以用好的科普作品来展示的;同时,在一个科普高手的笔下,科学也是简单的,是可以为一般大众所了解的。希望青少年读者们能从《非凡的天文地理:在笔尖上发现海王星》中看到这两点。

十、《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

徐汉卿、廖小韵编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之所以推荐《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是因为该书讲述了六个重要又有趣的故事:人们怎样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大地是巨大的球体的故事;人们怎样用几何线条和文字绘制各种地图的故事;15—17世纪地理大发现大航海的故事;两极探险征服极地和极点的故事;发现大陆漂移创立漂移论的故事;新型纬线世界地图研制和应用的故事。这六大故事中又套着许多精彩的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小故事,大多引人入胜,娓娓动听。这些故事既涉及到自然科学中的自然地理学、天文学、测绘学、地图学等,也牵扯到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在讲述有关自然地理学等方面的故事时,作者均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令广大中学生和一般读者都能理解,不感繁难。该书是一本适应这种教育理念、富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优秀知识性地理学读物。

图文并茂、插图精美是本书的显著特色。在203幅精美彩色插图中,有展现各种学说的示意图,有各种历史名人的肖像画或照片,有各种古今地图、地球仪,各种天文地理仪器照片,有表现著名航海、探险、旅行、交流、战役和远征的路线图,还有著名地区景点的风光照片,为表现著名历史事件而创作的绘画,以及各种重要著作的书影等,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视野,就需要什么样的地图。愿广大青少年读者从本书中认识系列世界地图、了解系列世界地图、喜爱系列世界地图。

除上述图书外,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也是值得一读的优秀地理科普读物。

猜你喜欢
利尔科学
“我没错”和“我应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们可是朋友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