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市区地理》分册《江苏地理》书评

2013-03-19 11:41陆春芳
地理教学 2013年24期
关键词:乡土江苏江苏省

于 蓉 陆春芳

(1.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江苏 南京 210013; 2.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23)

《江苏地理》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省市区地理》分册之一。该书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赵媛教授及其团队所编写的一本供高校师生及中学教师使用的乡土地理教材。

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学阶段,学习乡土地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内容上看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此外,乡土地理的学习也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落实。乡土地理所涉及的区域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区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就可以从乡土地理的学习中开始。

目前,江苏省有供初中学生所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江苏地理》,这是由南京师范大学的沙润教授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的王必亚老师主编的乡土教材。但是,可供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参考的书籍非常有限。大家参考较多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单树模教授等编著的教材,但该书出版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来,江苏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省中学教师也迫切希望能有一本全面、系统、及时反映江苏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教材。因此,当获悉南师大赵媛教授编写了这样一本书,我们倍感欣喜,如获至宝。

一、编写体系

《江苏地理》在编写体系上打破了以往区域地理教材的传统编写体系,即“地理区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主要区域的介绍”,建构了“总论—分论—专论”的体系结构。

图1 《江苏地理》内容体系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地区发展的背景与基础,包括地理区位、地理特征以及地理区划三章。分论部分主要介绍江苏省内部的区域差异。根据省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发展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理区。该部分内容选择区域发展最为突出的特色和问题,从人地关系、地理特征、开发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例如,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外商投资不仅是苏南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促进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因此本书在论述苏南地区的区域发展时,着重围绕外资投资对苏南地区的影响以及传统“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转化等问题展开。

专论部分内容涉及江苏区域有特色的地理专题,包括长三角经济圈与沿江开发、“海上苏东”战略与沿海开发、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大专题。这些特色专题是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和意义,或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专题。对这些特色专题的学习有助于了解江苏省区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加深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的认识。

二、编写特点

1.内容全面,亮点突出

本书内容全面翔实,既有区域整体情况的介绍,包括地理区位、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等,又有分区的论述,包括苏南、苏北、苏中地区各自的区域发展概况、突出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笔者在阅读第一篇第二章地理特征时,感受尤其明显,本章所涉及的地理特征包括了自然特征、资源特征、生态与环境特征、经济特征以及人口与文化特征,内容相当全面。

本书的编写除了考虑到内容的全面性之外,还力求突出特色。这一点在分论和专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本书在编写分论时并没有局限于对区域地理概况的介绍,而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选取了这些区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论述了区域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同样,在专论的编写中,作者结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炼为特色专题呈现给读者,为本书增添了特色与亮点。

2.人地和谐思想渗透其中

人地和谐是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重点。在各种地理区域中,都存在人地关系,都需要人地和谐,乡土地理也不例外,它是在小尺度空间范围内研究人地关系。本书贯穿了人地和谐的思想,无论在总论、分论还是在专论中始终将人地和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一些乡土教材不同,本书在介绍区域地理特征时,不仅限于对地理特征本身的论述,还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在教材第二章介绍江苏地理地貌时,分析了以平原为主的地貌对江苏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此外,本书充分关注到江苏区域发展中的人地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地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3.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本书不仅关注到江苏区域发展在空间上的特征及差异,同时还注重体现江苏区域环境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尤其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变化态势都给予了充分的阐述。通过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对比,反映了建国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关于苏中地区的发展,本书阐述了苏中地区因长期以来,江苏以长江为界被分割为苏北和苏南两个部分,造成苏中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江南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苏中崛起的发展战略,体现出苏中地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及发展方向。

4.图文并茂,资料新颖

本书充分考虑了读者群的心理特点和地理学科的特性,内容中既有文字的表述,又有图像的呈现,体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图像的形式较为多样,既有地图,示意图,还有各类统计图表。本书的资料大多都为最新年份的数据,而且注重时间的序列,反映出更长尺度的发展变化。

三、使用建议

1.可作为乡土地理教学的指导材料

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同时也列出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要求。本书具有理论指导的作用,是指导教师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参考书籍,在平时的备课中加以使用,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乡土地理知识及相关教学内容。

2.可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案例教学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并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地理情境中,分析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目前所实施的案例教学中,案例大多是教师选自教科书并进行编排加工的。教师们也期望有更多的素材为案例教学提供地理案例和问题情境。本书内容全面,资料丰富,不仅可以为案例教学提供鲜活生动的乡土案例,同时书中对乡土地理的深入剖析也能对教师理解这些案例提供指导。

3.可为地理命题提供资料

本书所提供的资料丰富,且数据较新,时间序列较长。教师可以选取书中的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作为素材,命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体现时代特征的地理试题。

总之,以全新视角编写的《江苏地理》一定会给广大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思路,它也将成为地理教师备课、命题,提升专业素养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乡土江苏江苏省
数读江苏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江苏省交通图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乡土中国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江苏省交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