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烟农种植烤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2013-03-21 01:29苏新宏王洪庆张新景张冬平
中国烟草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烟农回归系数烟叶

苏新宏,王洪庆,张新景,张冬平

1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农业路63号 450002;2 河南省烟草公司,郑州市政七街7号 450008;

3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4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郑州市花园路21号 450008

烟农作为烟草产业链中最基层的合作伙伴,是烟叶生产的主体,也是烟草产业发展的基石,稳定烟农的种烟积极性是实现烟叶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从研究文献来看,分析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多集中在宏观层面[1],在微观层面针对烟农的调查多集中在成本收益、烟农收入影响因素方面[2-3],烟农对烟叶生产的感受和体验还缺乏统计学上的数据支持。问卷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问卷调查了解被调查者的意愿是经济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在研究农民种植作物意愿上已有应用。已有研究者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民种植粮食[4-5]、油料作物[6]、果树[7-8]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还有研究者通过建立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9-10]。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烟叶发展战略思路,并出台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指导意见[11],此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在全国烟叶产区逐步展开。在此背景下,烟农种烟意愿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苏新宏等曾利用问卷调查对豫中烟区烟农的意愿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12],但没有找出影响烟农种烟意愿的主要因素。鉴于此,2009年我们对河南省烤烟主产区进行了烟农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试图找出影响烟农种烟意愿的主要因素,旨在为烤烟生产稳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1 烟农种烟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农户种烟行为是农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根据自身条件以及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进行的生产性投资选择活动[4]。烟农作为一个理性决策人,其是否选择种烟,以及种植多少面积的烟叶,主要受收入和成本两类因素的影响。收入因素包括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种养收入。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有两个途径:外出务工或留在本地。如果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获得更多收益他们会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多选择二三产业;留在当地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或非农工作,本地的非农工作主要指在当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一旦确定留在当地务农,必然将其耕地与劳动力资源合理地在种养业、各种农作物间进行分配。成本因素包括从事种养业的机会成本和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机会成本对烟农而言,重要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要素生产烟叶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可获得的收益。生产要素投入成本主要取决于烤烟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土地、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资源价格和数量的多少。此外,农民的种养习惯也会对烤烟种植偏好产生影响(图1)。

图1 烤烟种植面积影响因素示意图

烟农种烟收益取决于售烟收入和生产投入之差,收入取决于烤烟产量和收购价格,产量主要受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而收购价格由国家统一制订。在实际生产中,下年的收购价格较本年调整幅度在烟叶移栽前已经确定,因而,当年的烟叶收购预期在烟叶种植前烟农已经知晓。烟叶生产投入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烟农用多少耕地种植烟叶主要取决于收购价格预期;资本投入包括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和当年的生产投入补贴(包括烟叶生产专用物资补贴和专业化服务补贴);烤烟生产周期长、环节多,与粮食作物相比,通常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技术在烟叶生产发挥着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但对烟叶生产的一个阶段而言,可以认为技术条件变化不大。本文假设在收购价格、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烟农种烟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生产投入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烟叶作为专卖品,其生产、交售受到严格的管制,生产交售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烟农的收入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可以认为烟农的个人特征、家庭状况、生产投入以及烟草公司对烟农的服务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种烟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2 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2.1 变量及其定义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对影响烟农种烟意愿的因素分为四大类,即个人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生产投入特征因素、种烟环境特征因素,各类影响因素又设置了若干变量,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个人特征因素中,我们认为性别变量对其种烟积极性的影响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农村妇女也是农村家庭中主要的劳动力,而且妇女在家庭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问卷调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填写均代表的是整个家庭的意见和决策;年龄变量回归系数预期为正,也就是说年龄大的烟农更愿意留在农村从事烟叶种植;受教育程度变量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由于种烟对技术要求较高,因而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种烟积极性也越高。

家庭特征因素中,所处地貌变量回归系数符号预期为正,即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烟农种烟意愿要比平原地区更强,因为平原地区种粮食的产量和效益会更高;家庭种烟劳动力数变量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也就是说家庭中劳动力人数越多种烟意愿越强,因为烤烟生产比种植粮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种烟时间变量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即烟农种烟的时间越长,其对种烟的依赖性也越强,种烟积极性就越高;种烟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变量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也就是说种烟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高,种植其它农作物的机会成本就越大,其种烟的积极性就越高。

生产投入特征因素中,资金投入难变量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负,即缺乏投入资金的家庭种烟的积极性就会下降;烟田基础设施变量的回归系数预期为正,即烟田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是否进行轮作变量的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因为进行轮作可以减轻烟叶病虫害的发生,因而进行轮作的家庭其种烟的积极性高;有密集烤房数量变量的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也就是说烟草公司补贴建设的密集烤房数量较多的地区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也会越高,因为密集烤房可以降低烟农的烘烤成本。

种烟环境变量因素中,对烟草公司技术服务满意度变量和烟叶收购站的服务变量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这是显而易见的;烟叶种植保险变量的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也为正,也就是说愿意参加烟叶种植保险的家庭,其种烟的积极性就越高;烟农专业合作社变量的回归系数预期符号为正,即愿意参加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家庭其种烟的积极性就越高,因为参加烟农专业合作社可以降低种烟收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2 计量模型

为了检验种烟农户种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变量分类,将烟农的种烟意愿影响因素设定为以下函数形式:

P值表示愿意种烟(Y=1)的概率,1-P表示不愿意种烟(Y= 0)的概率,i表示影响种烟意愿的变量个数,b0表示回归截距,b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k表示影响这一概率的因素个数。

3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调查区域涵盖了河南省烤烟生产主要地区,涉及10个产烟地市,包括卢氏县、洛宁县、济源市、襄城县、郏县、临颍县、汝州市、内乡县、社旗县、邓州市、确山县、泌阳县、平桥区和鹿邑县,共14个种烟县(市),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04份,有效问卷率为86.3%。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3.1 烟农个人基本特征

在604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填写占97.68%,女性仅占2.32%,其中种烟积极性较高的农户所占比例为42.72%,种烟积极性不高的农户所占比例为57.28%,接受调查的烟农年龄大部分在30-50岁之间,所占比例为70.53%,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65.56%。

3.2 烟农家庭基本特征

烟农家庭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占51.99%,处于平原地区占48.01%,家庭收入以种烟为主要来源(种烟收入占全部家庭收入的比例≥50%)的家庭为490户,所占比例为81.13%,种烟时间超过5年的家庭共528户,所占比例为87.42%,家庭平均种烟劳动力人数为2.63个。

3.3 烟农种烟投入基本特征

在种烟过程中存在资金难问题的家庭共280户,占调查家庭的46.36%,烟田基础设施完善所占比例为59.6%,在生产过程中每年轮作的家庭仅占31.42%,这可能与河南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有关,家庭平均拥有密集烤房数量1.31座。

3.4 种烟环境基本特征

对烟草公司技术服务满意的家庭共410户,占67.88%,对烟叶收购站的服务感到满意的家庭为398户,占65.89%,愿意给种烟买保险的家庭为554户,占91.72%,愿意参加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家庭所占比例为85.43%。

4 计量结果及分析

4.1 计量结果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所统计的数据做Logistic回归,并采用“向后筛选”的数据处理方法,即将所有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模拟计量,得到模型一,然后将Wald值最小的解释变量剔除,再进行回归,直到所有的解释变量均达到显著水平为止,得到模型二,结果见表3。从模型二来结果来看,模型的判别精度较高,预测准确率达到了77.5%,极大似然值为316.069,Nagelkerke R2的值为0.368,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回归结果可信度较高[13-14]。

表2 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3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4.2 回归结果分析

4.2.1 个人基本特征因素

性别变量(X1)的回归系数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在调查对象中男性占绝对的高比例,实际上调查数据代表的是烟农整个家庭的种植意愿,因此性别变量并不重要;烟农年龄变量(X2)的回归系数为0.363,且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也就是说烟农年龄对种烟意愿有正的影响,烟农年龄越大种烟的意愿越强,同时也说明烟农年龄大从事其他职业难度较大。受教育程度变量(X3)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一方面说明种烟积极性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性不强,受教育程度不高可以通过技术的溢出效应积累经验种好烟叶,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从而降低其种烟意愿和积极性。

4.2.2 家庭特征因素

所处地貌(X4)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257,且通过了10%的显著水平检验,也就是说处于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烟农种烟意愿更强,主要是这些地区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非农就业机会少,农民倾向于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家庭种烟劳动力人数(X5)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428,且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即家庭中种烟的劳动力越多,其家庭的种烟意愿越强,同时也说明了其家庭对种烟的依赖性较强。种烟时间(X6)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415,且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也就是说烟农种烟的时间越久种烟意愿越强,主要是种烟对技术要求较高,经验非常重要。种烟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X7)变量的回归系数为2.071,且通过了1%的显著水平检验,这个结论显而易见,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种烟收入其种烟意愿和积极性就越高。

4.2.3 生产投入特征因素

资金投入难问题(X8)、烟田基础设施(X9)、有密集烤房数量(X11)的回归系数均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不缺乏生产投入资金并不能增强烟农种烟意愿和积极性,这里存在投入的机会成本问题,烟农可以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其它用途。烟田基础设施和密集烤房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年来主要由烟草行业投资兴建,这与预期的影响方向有偏差,综合分析分为这两项因素在目前烤烟种植中只能起到保健因素,而起不到激励效果。是否进行轮作(X10)变量的回归系数为1.012,且通过了1%的显著水平检验,进行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和提高烤烟生产的产量、质量,同时也说明河南省烤烟生产轮作困难,这主要与目前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有关。

4.2.4 种烟环境特征因素

烟草公司技术服务满意度(X12)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716,且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烤烟种植与粮食作物种植相比,生产环节多、对技术要求高,因此烟草公司的技术服务越到位,烟农种烟的意愿和积极性也会越高。烟叶种植保险(X13)变量的回归系数为2.537,且通过了1%的显著水平检验,烤烟生产以叶片为收获目的,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愿意参加烟叶种植保险的烟农种烟意愿和积极性就较高。烟叶收购站的服务(X15)变量的回归系数为1.142,且通过了1%的显著水平检验,烟叶用途单一,而且是专卖品,烟农生产的烟叶只能卖给烟草公司,因此烟叶收购站的服务质量将会对烟农种烟意愿和积极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回归结果看,烟叶收购站的服务越好烟农种烟意愿和积极性就越高。烟农专业合作社(X14)等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种烟专业合作社由于刚刚起步,广大烟农对其认知度还较低,因此也不构成对烟农种烟意愿和积极性的影响。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通过对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烟农种植烤烟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烟农年龄、所处地貌、家庭种烟劳动力数、种烟时间、种烟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是否进行轮作、对烟草公司技术服务满意度、参加烟叶种植保险、烟叶收购站的服务等因素都会对烟农种烟的意愿和积极性产生正的影响,烟农性别、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难问题、烟田基础设施、有密集烤房数量、参加烟农专业合作社等因素不对烟农种烟意愿和积极性产生影响。

5.2 启示

为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烟农队伍引导、整合和培训,促进传统烟农向现代烟农转变;二是加快烤烟种植向优势产区转移,尤其是向丘陵或山区转移;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经营;四是进一步提升烟草部门对烟农技术服务和交售烟叶服务水平;五是完善烟叶生产风险分摊机制,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另外,烟田基础设施和密集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但仍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否则会增加烟农的风险和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烟农种烟的意愿和积极性;加快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要求,尽管目前烟农的认知度不高,但仍需要不断加大力度稳步推进。

[][]

[1] 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

[2] 蒋和胜,毛正中,胡德伟.烟叶生产成本及收益的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2004,(6):46-48.

[3] 凡福善.云南烟农收入影响因素调查[J].西南金融,2008,(10):44-46.

[4] 周清明.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5):25-30.

[5] 李维.农户水稻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资兴320户农户问卷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7-13.

[6] 朱慧,张新焕,焦广辉,等.三工河流域油料作物的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和240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3):372-381.

[7] 代云云,王凯.梨农种植无公害鸭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北省泊头市梨农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51.

[8] 宋金田,祁春节.农户柑橘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我国柑橘主产区152个农户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7-21.

[9] 陈雨生,乔娟,赵荣.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7):20-30.

[10] 刘芳,李欣,王浩.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6):54-65.

[11] 苏新宏,韦凤杰,胡海波.河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2):62-67.

[12] 苏新宏,郭三党,蔡宪杰,等.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烟农的意愿和行为特征——基于豫中烟区1920户烟农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1):76-80,84.

[13] Adesina,A.A.,Mbila,D.,Nkamleu,G.B.et al.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adoption of alley farming by farmers in the forest zone of southwest Cameroon.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0,(80):255-265.

[14]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0-205.

猜你喜欢
烟农回归系数烟叶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松桂镇烟农结构变化与对策分析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9年全国烟农增收现场会聚焦“自主品牌、共建渠道和产业融合”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因素回归分析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