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2022-03-08 11:04向永华张福光郑林林陈志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巫溪县烟区烟农

向永华 张福光 谭 波 郑林林 帅 红 陈志华 袁 洪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巫溪分公司,重庆巫溪 405800)

近10年来,随着全国烤烟种植计划资源调减以及对烟区、烟田、烟农优化措施的执行,巫溪烟区烤烟种植规模下降。巫溪县签订的合同由2011年的0.342万hm2下降至2020年的0.167万hm2,烟农规模由2009年的4 865户下降至2020年的660户,烟农流失问题严重,产业发展基础被进一步削弱[1]。烟农队伍是烤烟产业发展主体,保障烟农队伍稳定,发展和培育一支能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烟农队伍对实现烟区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3]。本文对巫溪县2018—2020年烟农队伍年龄结构、种植面积、收入状况等进行分析,探索烟农流失的主要因素,提出做好烟农队伍培育、稳定并壮大现有烟农队伍等对策,以期为烟农队伍稳定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数据及对象

以2018—2020年重庆市巫溪县烟农收购系统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调查对象为2018—2020年巫溪县的烟农,其中:2018—2020年均进行烤烟种植的为稳定型烟农;2019年、2020年流失的烟农为流失型烟农。

1.2 调查指标

分析不同年份下烟农队伍整体变化情况,以及稳定型烟农、流失型烟农在年龄结构、合同面积、烟叶交售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1.3 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农队伍整体变化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2019年、2020年巫溪县烟叶计划收购量分别为3 250、3 000、3 000 t,烟叶总体规模比较稳定,但户均规模逐年上升,2018年、2019 年、2020 年户均规模分别为 2.0、2.3、2.5 hm2。在各项指标上,上等烟比例、户均规模、单位面积产值、均价等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表1 2018—2020年巫溪县烟叶生产总体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以来,巫溪县烟农队伍总体规模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流失烟农户数高于新增烟农户数。在产业规模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呈现出户均规模逐年上升趋势,烟农队伍规模逐年缩减,产业基础发展风险逐年上升的趋势。

表2 2018—2020年巫溪县烟农队伍变化情况

2.2 稳定型烟农队伍与流失型烟农队伍的差异

2.2.1 年龄结构。从表3可以看出,2018年、2019年流失型烟农中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分别占当年流失农户总数的25.54%、27.04%,均高于稳定型烟农;50~60 岁的烟农也存在相同情况;40~50 岁、<40 岁的流失型烟农比例均比稳定型烟农低;流失型烟农主体年龄均为50~60岁,稳定型烟农主体年龄为40~60岁,表明老龄化问题与部分烟农的流失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表3 2018—2019年不同类型烟农年龄结构情况

2.2.2 种植规模。从表4可以看出,2018年流失型烟农种植规模主要集中在1.3~2.7 hm2和<1.3 hm2,分别占流失型烟农群体的53.60%和38.13%,稳定型烟农种植规模主要集中在2.7~5.3 hm2和1.3~2.7 hm2,分别占稳定型烟农群体的27.49%和40.69%;2019年流失型烟农种植规模也集中在1.3~2.7hm2和<1.3hm2,分别占流失型烟农群体的47.21%和40.77%,稳定型烟农种植规模在2.7~5.3 hm2的占比数量同比提升6.06个百分点,种植规模在1.3~2.7 hm2农户数量同比下降4.54个百分点。2018年稳定型烟农户均规模2.2 hm2,流失型烟农户均规模1.8 hm2;2019年稳定型烟农户均规模为2.4 hm2,流失型烟农户均规模为1.8 hm2。

表4 2018—2019年不同类型烟农种植规模情况

2.2.3 交售烟叶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2018年上等烟比例低于50%的流失型烟农比稳定型烟农超出21.17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高于65%的流失型烟农比稳定型烟农低12.40个百分点;2019年上等烟比例低于50%的流失型烟农比稳定型烟农高8.73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高于65%的流失型烟农比稳定型烟农低12.52个百分点,表明流失型烟农上等烟比例同比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表5 2018—2019年不同类型烟农上等烟比例情况

由表6可知,2018年流失型烟农未完成当年合同面积的比例为15.47%,高出稳定型烟农8.76个百分点;2019年流失型烟农未完成合同面积的比例为3.44%,高出稳定型烟农2.14百分点,且有2户烟农完成比例在50%以下。

表6 2018—2019年不同类型烟农烟叶合同完成情况

2.2.4 售烟收入情况。从表7可以看出,2018年和2019年流失型烟农在均价和单位面积收入方面均比全县平均值低,而稳定型烟农在均价和单位面积收入上均比全县平均值高。在户均收入方面,2018年流失型烟农比全县平均值低14.92%,比稳定型烟农低30.39%;2019流失型烟农比全县平均值低18.13%,比稳定型烟农低25.00%,表明流失型烟农与稳定型烟农在售烟收入上存在明显差距。

表7 2018—2019年不同类型烟农售烟收入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村产业发展由传统自给式作物种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烤烟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造成烤烟用工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尤以巫溪烟区这种因地理条件不适宜开展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烟区所受的影响更为强烈[4-5]。近年来,随着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质量要求逐年提高,农户成本投入更高,比较经济优势逐年下降,产业吸引力明显不足,导致烟农对发展烤烟产业信心不足,一旦经济效益低于预期目标,烟农持续发展烤烟产业的意愿便遭到削弱。综合考虑土地流转、自然灾害、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烟农队伍稳定性遭到进一步削弱,从而影响产业的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2]。

烟农队伍是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确保队伍的高度稳定性对实现烟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稳定烟农的核心在于通过各项措施确保烟农收益,满足烟农通过烤烟种植实现增收致富的意愿。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年轻烟农培育力度。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尤其是青壮年农民多外出务工,导致现有烟区烟农呈现青黄不接现状。部分老烟农尽管种烟意愿强烈,但受年龄、家庭、体力等因素影响,逐年退出烟农队伍。因此,通过政策激励和技术指导[2],大力吸引和培育有知识、善经营、能管理的年轻烟农充实现有烟农队伍,保证烟农队伍活力,不断夯实队伍基础。同时,政府应对50~60岁的烟农进行产业经营指导,开展现代化管理培训。相关企业积极引入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塑造农业产业管理理念,提升产业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充分保障烟农收益,巩固现有烟农种烟信心[1,6]。二是适度优化烟农种植规模。从数据分析来看,流失型烟农种植规模偏小,以1.3 hm2以下和1.3~2.7 hm2为主,较小的种植规模造成烟农种烟规模效益不强,户均收益不高,与烟农产业效益期望不匹配,同时,也造成烟农不能全身心地将烟叶产业作为家庭支柱产业,烟农信心不够坚定,产业发展不稳定。因此,应对部分规模过小的农户加大引导力度,协助开展土地流转,结合巫溪县山地地块分布和基础设施条件,推广2.7~5.3 hm2户均种植规模。三是进一步提升烤烟种植水平。通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围绕降本增效目标,从烤烟种植环节入手,深挖全产业链降本潜力。针对每户烟农种植习惯和技术落实情况,实行精准式技术指导,找准影响烟农烟叶质量的关键症结,提高烟叶产质量,提升烟农烟叶交售等级结构,实现烟农种烟效益提升[7-8]。

猜你喜欢
巫溪县烟区烟农
巫溪县开展技术培训推动独活种植基地标准化发展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打顶调控对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
宝鸡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上杭县烟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宝鸡烟区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始兴
浅析烟草企业如何提升服务烟农质量
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