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分析

2013-03-23 19:31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伤椎椎管椎弓

丁 凯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213003)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上非常严重的外伤之一。临床中,内固定手术多应用于骨科、脊柱滑脱复位和三维矫形等方面。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选取我科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均采用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跟踪疗效,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2岁,平均(33±14)岁。车祸致伤15例(50%),坠落伤10例(33%),压砸伤5例(17%)。15例(50%)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压迫症状,按照Frankel神经功能分类法区分:A级8例,B级10例,C级8例,D级4例。手术时间8h~6d,平均(3.68±1.13)d。

1.2 术前准备 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软组织的受损程度、有无神经的压迫及损伤,采用X线片摄胸或腰椎,以及CT扫描,进一步掌握骨折情况,对骨折进行分型,制定手术方案,选用合适的AF螺钉及螺杆长度。

1.3 手术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患者俯卧于手术托架上,对胸、髂嵴等部位垫上软垫,腹部部位悬空。在C型臂的定位下,围绕伤椎为中心做后正中的切口,充分暴露出伤椎及其上下椎体的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横突起始部位。采用Weintein位法进行准确定位[1],找到伤椎的上下椎体的两侧上下关节突附近的位置,确定好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采用椎弓根探子进行稍做旋转,保持好矢状角与椎板的平行,缓慢地沿着椎弓根进入到椎体的3/4处,用探针对椎弓根的四壁骨进行探测,辅以C型臂X线机的透视,确定进钉位置的准确和深度的适中,接着拧入4根椎弓根钉,安装好纵杆,拧紧螺帽。利用角度的钉作用使椎体的前、后纵韧带得到伸展,伤椎的高度部分得以恢复。依据术前影响检测结果,对存在椎管狭窄、碎骨块移位等情况的患者,以及神经受损的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减压。注意,需要留置负压引流管,进行止血,常规冲洗后,缝合切口。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χ2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当P<0.05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0例均随访6~18个月,椎体恢复原高度或接近原高度。神经功能恢复:A级8例截瘫平面无明显下降;B级10例中8例恢复到C级,2例恢复到D级;C级8例中6例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D级4例均恢复到E级。均无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椎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内固定物取出后,均能回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3 讨论

胸腰椎椎体是外伤性骨折的多发部位,治疗的重点是矫正脱位畸形,恢复脊柱椎管的正常力线,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内固定系统具有三维可调、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等优点[2]。内固定术的注意事项,对爆裂性胸椎、腰椎骨折并椎管狭窄及骨折块向后移位压迫脊髓的病例,术前应充分根据X线及CT扫描结果对神经损伤情况进行评估,需要减压的必须进行椎管减压。注意事项:注意椎弓根螺钉进钉位置的准确度和撑开要适度,避免钉子过度承受脊柱纵向的压力,出现断钉等问题。综上,本研究充分说明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效果,对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1]曹云忠,赵理铭,陆爱清.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04(6).

[2]郭存.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46例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6).

猜你喜欢
伤椎椎管椎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经皮伤椎强化联合经皮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效果观察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