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2013-03-23 19:31丁菊红吴小敏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气管脑出血导管

丁菊红 吴小敏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226006)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基底节附近,其次是桥脑与小脑,往往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抢救不及时,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后果。该病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现代外科治疗手段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1]。”三分医疗,七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尤其是ICU期间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显重要。2011.01-2012.12南通三院ICU收治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总结报道。

1 临床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8-78岁,平均61岁。均经CT证实,出血量40-110ml,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者12例;小脑6例;桥脑3例;其中4例血肿破入脑室,10例伴脑疝形成。所有患者急诊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术毕带气管导管至CT复查血肿减少后送ICU病房进一步治疗,经过ICU的精心治疗和护理,15例病情好转后回普通病房,2例病情无好转或进一步恶化而自动出院,1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2 临床护理措施

2.1 血压、脉搏、呼吸的观察 术后多功能监护,有创血压监测,保持血压稳定于140-160/90-100mmHg。有效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不宜过度降低血压以免脑灌注不足,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脑功能恢复。随着术后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的逐渐恢复,可能出现不能耐受气管导管,根据情况酌情给予镇静剂维持,合理调控设置机械通气模式和各项呼吸参数,掌握好拔除气管导管时机。

2.2 意识和瞳孔的观察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是术后最早最多反映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GCS评分评估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瞳孔的观察对判断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术前散大的瞳孔术后缩小后又散大,说明病情加重的提示再次出血。若能及时观察并做好记录,为准确诊断、再次手术赢得时机提供依据从而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

2.3 呼吸道的管理短期内不能清醒者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痰多粘稠时可在吸痰前注入少量(一般2ml)气管滴液(NS2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200u+地米5mg)稀释痰液及增湿作用。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负压吸力适当,吸痰时间适当(不超过15秒)。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并继发出血,缺氧。

2.4 全身各种管道的护理(1)头部引流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拔管,部分患者时间更长,要注意防止引流管打结、扭转、拔脱。检查其是否通畅时,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这样可排出凝固的小血块。注意记录每日引流量、颜色。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可能。注意观察头部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后注意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2)气管导管:注意气管导管固定牢靠,特别是对于没有牙齿或部分牙齿缺失的患者,防止气管导管打折、扭曲、移位,深入到支气管或从气管滑脱。(3)各动静脉管路:保持各动、静脉管路的通畅,动脉有创血压监测在围手术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有一路外周静脉和一路中心静脉用来输血补液和用药。(4)尿管:尿量的观察在重危病人救治中的地位也是必不可少,通过观察尿量多少可以了解肾功能和重要脏器器官的灌注状况,为合理输血补液提供参考。(5)胃管:术后3天未清醒的患者行胃管鼻饲流质饮食。通过进食可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同时通过观察胃液的颜色了解消化道是否出血及初步评估出血量。另外,鼻饲可提供能量,提高机体抵抗力。

2.5 其他护理 (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4次,预防口腔炎。(2)褥疮护理: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形成(3)鼻饲的护理:每日行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50m l冲洗鼻饲管,保持其通畅;(4)高热的护理:对高热患者除了用解热药物外,应用物理降温(如冰袋、温水擦浴等),疗效较好。(5)防躁防摔护理: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整洁,避免或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加用护栏和约束带,注意约束带松紧适宜。

2.6 心理护理病人神志转清后,意识到自已瘫痪,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掌握心理护理的技巧,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细致、因人而异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抢救和治疗。

3 结论

高血压脑病出血病死率较高,尤其是重型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如果大量出血90ml,采用手术方法才能改善预后[1]。术后并发症比较多,术后护理工作是极其艰巨复杂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观察与处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救护措施,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致残率。

[1]姚 欣,卢小红.Peter Duus.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402-403.

猜你喜欢
气管脑出血导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