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33例超声诊断分析

2013-03-31 02:12戴俊臣川北医学院校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乳晕浆细胞乳腺炎

戴俊臣 (川北医学院校医院,四川 南充637000)

余敬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四川 南充637007)

浆细胞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表现为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此病可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继发细菌感染后长久不愈。现回顾性分析了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3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临床诊断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我院确诊的3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女性患者,年龄为16~58岁,平均(33.21±2.21)岁。

超声检查使用HP-1000、GE LOGIQ-5型彩超仪,探头频率分别为7.5、10MHz,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手置于头后,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由一侧乳房开始,采取横切、纵切或放射状扫查方法相结合,完整扫查整个乳腺,避免遗漏乳腺边缘及乳头深部。如乳腺病变靠外侧,可轮换加用左、右侧卧位探查乳腺外侧。双侧腋窝发现肿大淋巴结时可进一步观察锁骨上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

2 结 果

2.1 病变部位、大小、形态

33例患者中,共有34个病灶,左乳患者16例 (16个病灶),右乳患者17例 (18个病灶)。病变以肿块型表现多见,病变多位于乳晕以下及周围,且其形态多不规则,数目不等。另15例患者发现病变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触之质稍硬且明显有疼痛的感觉。

2.2 二维超声表现

实性团块型:超声表现为不规则形态的肿块,边界欠清晰,病变无明显包膜,且病变内部多为斑片状低回声。此型共有18例患者,肿块大小2.1~3.2cm,14例患者病变位于乳晕后区,4例患者病变分别位于左、右侧。

囊肿型:超声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病变边界不清晰,病变壁较厚,内可见点状回声,点条状血流信号在病变周围可见。此型共有6例患者。

单纯导管扩张型:超声表现为导管扩张,管腔内可见极低回声甚至无回声,且病变部位以右侧多见。此型共有3例患者。

囊实混合型:超声表现为乳腺内混合回声团,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可见呈团状或絮状的高回声,病变与周边乳腺组织分界不清晰。病理切片可见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可见浆细胞浸润。此型共有4例患者,其中3例位于右侧乳腺,1例位于左侧乳腺。

2.3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20例患者病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13例患者病灶内血流信号减少,测病灶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 (10.2±0.34)cm/s,阻力指数为 (0.72±0.13),搏动指数为 (1.14±0.11)。

3 讨 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又称导管扩张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内分泌物聚集致乳管扩张、分泌物外渗而引起的以浆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的乳腺炎性病变[1]。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①乳头内陷畸形或发育不良,乳头的发育畸形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②哺乳期有乳汁潴留或哺乳困难。③炎症、外伤及乳晕区手术等累及乳管。④乳房退行性变致乳管肌上皮细胞退化而收缩无力。⑤吸烟。⑥与自身免疫性有关。超声检查成为诊断乳腺疾病最常见、最简便的辅助方法之一[2]。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各异[3],有的表现为实性团块型,有的为囊肿型,有的为单纯导管扩张型,还有的表现为囊实混合型。在临床上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3.1 乳腺癌

乳腺癌超声表现:边界不清,表明凹凸不平,无包膜;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前后径大于左右径,常曾蟹足形,星芒状;回声比大,病灶内部回声极低,周边组织强回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少数可表现为椭圆或类圆,内部回声不低,较均质,后回声增强,出现侧方声影;在超声图像中发现直径<1mm的微钙化具有很高的阳性预告值;CDFI示病灶较为丰富的血流,可见穿入性血管为其特征[4]。两者超声表现相似,可结合其临床表现、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3.2 乳腺脓肿

乳腺脓肿多发生于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哺乳期初产妇。超声表现:表面隆起,红肿,探头压痛;边界不清晰,乳腺回声减低,周围组织光点增粗,炎性侵润;若脓肿形成,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加压震动见液体有波动感,若破溃至体表,可见低管道样回声;CDFI示乳腺低回声周边及内部较为丰富的血流,血流速度增快,阻力减低[4]。超声可敏感地确定脓肿是否形成,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加以明确[5]。

3.3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表现:边界清楚,可见包膜;一般为椭圆形,较大可为类圆形,纵横比<1;内部回声与周边乳腺组织比较低,细密而均匀;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声影明显;直径超过3cm后可见少量粗大的钙化;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CDFI示较小时基本血流,偶见细小血流,较大时见中等偏少的血流,血流异形性小[4]。大多为无痛性肿物,中度硬,无压痛,活动度大,可行手术摘除及病理活检明确。

总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常位于乳晕后或乳晕周围,超声显示其内部回声不均匀,有边界不清、无包膜、无恶性特征的肿块。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超声表现,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对病灶进行穿刺及病理活检,可提高其临床诊断。

[1]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99-400.

[2]潘晓明,红华,王芳,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7,14(1):63-64.

[3]李泉水 .浅表器官超声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7.

[4]钱蕴秋,周晓东,张军 .实用超声诊断手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41-149.

[5]王树松,刘艳,丁邦厚,等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8):741-742.

猜你喜欢
乳晕浆细胞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浆细胞唇炎1例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