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液氮冷冻治疗鼻腔血管瘤疗效分析

2013-03-31 02:12张安林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北荆州4340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冰晶液氮内窥镜

甘 娜,张安林 (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北 荆州434001)

鼻腔血管瘤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鼻腔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一般以患者长期鼻出血为首发症状,可生长于鼻腔各部,以鼻中隔前段多见,肉眼观见瘤体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有激光、低温等离子、微波、手术切除等。液氮冷冻治疗为众多方法中最经济、简单、有效的方法。笔者总结了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鼻腔血管瘤患者,均采取了鼻内镜下液氮冷冻治疗鼻腔血管瘤的方法,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其中18~50岁居多,发病的时间从3个月至3年不等。

1.2 治疗方法

在鼻内镜下先以1%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然后以1%丁卡因棉片充分表麻鼻黏膜,麻醉满意后,辨别肿瘤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将鼻用细长冷冻探头插入瘤体,开启液氮相变冷冻器,致冷7~8s,解冻20~30s,反复冻融3次,至瘤体凝固,明显缩小,基底粘膜发白,创面填塞止血纱布。1周后复查,清除完残余止血纱布,见基底创面局部纤维膜生长,10d后瘤体脱落,基底粘膜光滑。

2 结 果

20例患者中,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年,未见有复发患者。治愈率100%。

3 讨 论

鼻腔血管瘤在鼻腔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约占40%左右[1],由于肿瘤生长缓慢、位置较隐蔽,早期不易被发现。随着近年来鼻内窥镜的临床发展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鼻腔血管瘤提供了帮助。冷冻可导致细胞内冰晶形成,并可因缓慢复温而致冰晶形成,引起细胞内结构破坏或细胞间冰晶损伤,主要见于快速降温过程;冷冻致细胞外冰晶形成、细胞脱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最终导致细胞皱缩、破裂,主要见于低温缓慢降温过程;酸碱度改变以及细胞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变性;急速降温时的“温度休克”,细胞内各成分缩胀比率不均衡导致细胞破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相应的继发改变[2]。

鼻内镜下液氮冷冻治疗鼻腔血管瘤有以下优点:①鼻内窥镜监视下充分了解和判断血管瘤范围、基底部位和周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较深位置的肿瘤可获得清晰视野[3]。②冷冻治疗的同时能够使组织血液凝固,不易出血。无需术后加压填塞,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痛苦。③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局麻下即可操作,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应用。

[1]田勇泉,孙爱华 .耳鼻咽喉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98.

[2]黄选兆,汪吉宝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12.

[3]梁建平,李冬云 .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治疗鼻腔血管瘤 [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10(10):456-457.

猜你喜欢
冰晶液氮内窥镜
翼面结冰过程中的冰晶运动相变与黏附特性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液氮罐的使用
小泥人冰晶画 蕴藏大商机
冰晶奇域
液氮冷冻加中药面膜治疗面部雀斑46例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