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强迫症患者综合心理治疗的体会

2013-03-31 02:12张新风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神经症强迫症心理治疗

彭 俊,张新风 (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科,湖北 荆州434000)

王筱贵 (荆州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湖北 荆州434000)

强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带有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强迫知觉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1]。表现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共存,在对立与矛盾的对抗过程中伴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下降等高级认知活动受损症状,同时出现紧张、焦虑、痛苦不堪[2]等情感受损症状。强迫症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治疗难度较大。近30年来,对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3],极大地改善了强迫症的症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现结合1例强迫症个案,介绍综合心理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经过。

1 病 例

患者女,16岁,大一新生。2005年11月首诊,因控制不住想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而前来就诊。该生自幼聪慧,五岁即入学读书,学习轻松,成绩优秀,人又乖巧听话,深得同学及老师、家长的宠爱。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高中实验班,高一时仍名列前茅。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深入,进入高二学年后,该生逐渐出现控制不住的想问题,看见什么想什么,往往联想很远,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克制。因此该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学习效率下降。但该生特别想学习,并且认为好学生上课就不能分神,也不应该分神。为此每天上课就是努力地克制自己不乱想,可越是想控制自己却越想得厉害,最终无法坚持学习,只能间断去学校听课。

该生到当地省人民医院求治,被诊断为强迫症,门诊予氯丙咪嗪及心理辅导。但疗效欠稳定,症状时轻时重,每于学期末考试时症状明显,该生为此痛苦不堪。高三1年基本在家自修学业。2005年9月考入长江大学,第1个月的军训生活尚能适应,10月底进入课堂学习后不久,再次出现无法克制地想问题。看见周围的同学每天都在认真学习,该生心中更加难受,无法忍受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求退学,由老师推荐前来心理咨询。

2 治疗经过

接诊后首先详细了解该生的生长经历及背景资料,发现该生虽外表活泼开朗,实际上敏感好胜。该生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凡事追求完美,总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永远是最好的。该生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接受失败。每遇考试症状加重,其实是担心自己考试失败无脸见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根据该生的临床表现结合其人格基础,我们考虑强迫症的诊断成立。

个案自2005年至2007年,治疗60余次。其中前3个月接受集中治疗30余次,在近2年的时间接受巩固治疗60余次 (每半月或1个月治疗1次)。共有4个阶段。

第1阶段 (1~3次):围绕病情诊断建立医患治疗关系,制定治疗目标 (矫治强迫行为,恢复社会功能、正常生活和学习)。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该生产生强迫症的原因与自身追求完美的人格基础,长期来自学习、高考的压力及认知的偏差有关。针对该生的具体问题,制定了周密的治疗计划。

第2阶段 (4~15次):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启发式谈话,引导其做自我探索,使她认识到自我认知的不足。消除其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好学生上课时不能分神,人不能想不必要、没用的问题。综合运用了行为功能分析、暴露治疗、系统脱敏等行为治疗的方法,采用放松技术训练、记日记的方法引导患者不与强迫观念对抗,期间借用英语复读机作为工具,对患者进行暴露脱敏治疗。另外还采用了认知改变的方法,澄清强迫与焦虑的关系,强迫是果而非因,使其逐步调整自己的情绪,降低对强迫观念的焦虑度。

第3阶段 (16~30次):采用“森田治疗”中“适应不安与精神交互作用及精神拮抗作用”的理论引导她接纳其强迫症状存在的合理性,改变原来那种力图克制想问题而不能的处理方式,树立正确的态度接受焦虑不安的情感。结合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促进其认识到目前的强迫症症状都是自我在本我 (不想学习)和超我 (好学生应该刻苦学习,学习不好就是失败)的双重压迫下,失去了正常的工作,从而导致心理失衡所致。充分帮助其宣泄压抑的情绪,大胆地表达本我,重视自己内在情感需求,力求本我与超我和平相处。

第4阶段 (31~60余次):在巩固治疗期主要对来访者在恢复期间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开展的心理矫正及康复指导。此阶段重点是要让患者巩固治疗的成果,学会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症状,淡化病态的观念,适应周围环境,回到同龄人的生活之中。

经过以上整合的心理治疗该生症状明显改善,最终停止服药,强迫症症状消失,于2008年圆满完成学校的理论学习,进入社会实习,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正常工作生活至今。

3 讨 论

众所周知,强迫性神经症又称作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虽然患者自身力图克制,却无法摆脱,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随强烈的心理焦虑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根据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精神疾病中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的调查资料统计,大学生中以强迫症最为普遍。为什么大学生中强迫症的发病率较高?其实我们在接诊中发现,大学生的强迫症状很多在高中甚至是初中时即已出现,可为什么在大学期间才暴露出来?是否与学生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提高?或是与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有关?通过本例个案,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对大学生强迫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法,取得一定疗效,从而为大学生强迫症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的参考。

[1]沈渔邨 .精神病学 [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5-468.

[2]Doron G,Kyrios M.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A review of possible specific internal representations within a broader cognitive theory [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5,25:415-432.

[3]张众良,张仲明,李红 .强迫症病理的认知-行为研究述评 [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2):306-313.

猜你喜欢
神经症强迫症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酸枣根汤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许祖建运用疏肝安神方治疗心脏神经症经验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蒙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两种人
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的神经症的治疗研究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