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芽苗菜生产现状与分析

2013-04-01 12:30杨凤军臧忠婧王彦宏杨德威
长江蔬菜 2013年12期
关键词:芽苗菜蔬菜生产

杨凤军,臧忠婧,王彦宏,杨德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大庆,163319)

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的可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芽苗菜不同于豆芽菜,豆芽菜是在不见光的条件下培养,不产生叶绿素;芽苗菜是豆苗等在发芽后继续见光培养,通过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市场上开发的芽苗菜种类越来越多,主要的种类有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等30多种[1]。近年来,芽苗菜种植在国内快速发展,一些企业专门进行芽苗菜的开发和技术培训,但不同地域芽苗菜的种植开发有很大差异,有的地方市场上很难看到芽苗菜销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种植技术水平不高、不同地区的蔬菜饮食习惯不同、市场流通渠道不完善。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寒冷的省区,蔬菜种植生育期短,冬季蔬菜供应主要靠外运,因此发展芽苗菜种植对解决黑龙家生蔬菜供应,丰富菜篮子有重要意义。

1 我国芽苗菜生产现状

我国芽苗菜生产历史悠久,《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中便已有芽苗菜生产的记载。近年来,我国芽苗菜产业迅速在各省区发展,据调查统计,当前我国芽苗菜生产的模式大多以简易作坊、大棚及日光温室为主,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仅部分企业公司和个人使用栽培架进行立体式的工厂化生产。

芽苗菜的生产在国内虽然发展甚久,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技术不规范的问题[2]。芽苗菜生产的行业标准没有形成,产品质量一致性很难保证。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乱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消费者认知度差,从而也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现有的芽苗菜生产模式还存在着劳动力投入大及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不利于该技术的产业化生产运用[3]。近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芽苗菜生产上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管理,能使芽苗菜生产车间实现智能化操作,芽苗菜生产已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与技术密集型发展,运用工厂化的车间与计算机的智能化控制,实现全程智能型、无人化的无菌作业,生产出的芽苗菜在质量、产量上都大大优于我国当前的水平,因此,借鉴国外的技术经验是优化我国芽苗菜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我国芽苗菜种植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芽苗菜的管理技术上还缺乏科学性与精确性,对不同芽苗菜的生理发育特点及环境监控缺乏系统研究。虽然栽培架立体代替了平面苗床,管道化的喷雾代替了喷雾器的手工作业,但还未实现芽苗菜生长全程环境优化控制,如不同发育阶段的最适湿度调控,最适温度及温差调节,最适的气体成分,最佳的光照强度、光质及光照时间,最科学、安全的杀菌方式,最节能的环控技术等都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2 黑龙江省芽苗菜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芽苗菜生产起步较晚,2007年哈尔滨市郊的一些温室种植户从北京引进芽苗菜种植技术,随后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也有了一定量的芽苗菜生产。市场上销售的芽苗菜有油葵苗、松柳苗、豌豆苗、香椿苗、蚕豆苗、荞麦苗、紫苏芽苗、三叶香芽苗、苜蓿芽苗、鱼尾相思苗、萝卜苗、葵花籽苗等。市场上虽然有一定量的供应,但整个芽苗菜种植产业都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规模、稳定的市场经济效益,生产上只是一家一户的农户模式,产销循环链也没有形成,芽苗菜的品质也不稳定。造成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市民饮食习惯、消费理念及认知程度存在偏差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人民饮食习惯存在差异,蔬菜的消费习惯也有差异,绿豆芽、黄豆芽已经成为东北人喜欢食用的蔬菜,但芽苗菜大家却不知道如何烹饪、如何食用,因而芽苗菜没有形成大众消费,只有一些酒店采购加工,因此大大影响了芽苗菜的市场消费量。芽苗菜生育期短,生育环境可控,因此没有病虫害发生,完全可以生产绿色蔬菜。但有些生产者和商贩为了提高产量、延长货架期,在芽苗菜生产、销售中添加激素和杀菌剂,蔬菜销售中缺乏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管和检测,加之有关媒体的曝光,使消费者对豆芽和芽苗菜等产品失去信心,大大降低了芽苗菜的市场消费需求。

2.2 家庭模式生产影响芽苗菜的质量和市场流通

我省主要采用日光温室进行芽苗菜生产,采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家庭制生产缺乏技术规范,很难保障芽苗菜的质量,也不能形成规模,形成不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就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流通,因此缺少有经济人和中间商集中采购,农户要自己跑市场销售。同时芽苗菜的保鲜期短,如果不及时销售就会纤维化,失去可食性。有的农户种了几年效益不稳定,又开始种植别的蔬菜了。

3 发展芽苗菜种植产业的对策

3.1 建立生产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可由科技部门牵头联合生产大户或企业,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4]。尽管芽苗菜生产过程时间短、操作容易,但是需要掌握关键技术环节,否则影响芽苗菜的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和口感品质,比如种子的催芽技术、光照温度的调控等,都需要多次生产实践总结。合作社模式是解决农村一家一户松散型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转变的有效方式。产业合作社注重农户技术培训,对整体的芽苗菜产量、品质有保障;也会按照市场的需求有序地进行生产供应,防止恶性竞争压价、参假;易于注册商标,形成绿色或无公害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一些企业的介入,更能整合和引进国内外芽苗菜生产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芽苗菜的档次和品质。黑龙江省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大庆市到2013年棚室规模达到30万栋,棚室面积的扩大必须保证种植结构的多元化,才能保障农民的种植效益。芽苗菜生产效益高,容易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3.2 加强市场培育

芽苗菜作为新型蔬菜,生产周期短、营养丰富、种类繁多。有的芽苗菜可以作为营养保健蔬菜[5],如麦苗可以平衡血糖、血压,萝卜苗可以调节肠胃功能、防止便秘,香椿苗具有抗癌的功效,豌豆苗可以美容养颜、促消化,有营养保健的芽苗菜很多,而且容易实现绿色或无公害生产。芽苗菜有这么多好处,如何让消费者认知呢?这就需要一个培养消费群体、获得市场认知的过程。“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产品营销新的理念。可以通过产品展销会、营养知识讲座、品尝体验、新的加工工艺开发、广告宣传等方式扩大、培育芽苗菜消费市场。重要的是根据芽苗菜提供针对黑龙江人饮食习惯的烹饪、食用方法。总之,市场有需求,生产者和经营者才有效益。

3.3 发展芽苗菜阳台园艺

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早期冬季蔬菜供应以萝卜、白菜、土豆为主旋律。近年来发展设施园艺和外运蔬菜供应,蔬菜的品种有所增多,但价格比较贵,有时候新鲜蔬菜价格比肉食品价格还要贵。阳台园艺已经成为国内外打造家居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6],在阳台种花、种草是一种景观。种菜不仅是景观,而且可以提供新鲜、绿色的蔬菜食用。芽苗菜可以在阳台种植,技术简单、管理方面。采收自己种植的芽苗菜,更有快乐的感觉,很适合东北地区应用。推广芽苗菜阳台种植必须提供配套的器具、品种和规范的管理技术,这需要一定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

芽苗菜种植产业是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途径,也是解决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冬季蔬菜供应不足,丰富蔬菜品种及调整居民蔬菜饮食结构的朝阳产业,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技术部门、农业推广部门、有胆识有责任的农业经营企业共同努力,使整个产业在产、供、销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做大、做强芽苗菜产业。

[1]赵西韩,关开阳.营养又畅销的十种芽苗菜[J].长江蔬菜,2013(7):17-18.

[2]李春琳,张甜.芽苗类蔬菜的发展动态及其展望[J].长江蔬菜,2002(12):27-29.

[3]赵西韩,关开阳.21世纪白金产业——发展无公害有机活体(芽苗)菜[J].中国果菜,2012(11):14-15.

[4]康玉凡,陶礼明,毛振宾.国际芽菜产业发展快速行业组织起推动作用[J].长江蔬菜,2012(20):115-117.

[5]刘桂兰.无公害芽苗菜的营养价值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09(2):21-22.

[6]吴限,王秀英,杨睿,等.绿色蔬菜:芽苗菜棚室优质生产技术[J].吉林蔬菜,2013(1):10-11.

猜你喜欢
芽苗菜蔬菜生产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全收获”的教育策略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芽苗菜达人
芽苗菜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