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2013-04-02 16:14马骧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0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人才质量

马骧飞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新郑451100)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马骧飞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 新郑451100)

为切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高校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适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本文深入剖析了目前高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为切入点,以建立教育系统工程、构建有效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合理的教学设计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探寻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教学改革;教育质量;创新人才

1 引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对高校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大部分高校经过近几年建设,特别是在高校评估工作的指导下,教学基础设施、科研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教育质量也在稳中前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国家已经将视角由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快慢问题转向了质量问题,内涵建设问题.随着教育活动的网络化、科技化及教学活动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当前的中国国情,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对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同时在探索中总结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深入剖析了目前高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为切入点,以建立教育系统工程、构建有效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合理的教学设计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探寻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2 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切入点

2.1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是根本,应保证其稳定增长.

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高等教育,逐年提高全日制本科教育办学规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对不同层次人才科学定位,并分层次指导

在理论研究上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方案,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培训学校,它们所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蓝领”,而高校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应用性强,要求理论知识也要扎实.根据高校性质的不同,要进行层次性指导和评定,对于高校的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高职高专院校等各类高等学校,构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在本层次上有所突破.

2.3 分析质量提升切入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以高等教育质量和社会需求为入手点,深入研究提升我国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需的政策环境、教育结构、质量评价、企业化经营和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的关键,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

对高校学科专业体系进行优化整合,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深入实施课程教改,理清教学改革思路,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引领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

3 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

3.1 构建教育生态体系,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氛围,使质量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育工作是极其繁琐、复杂的一项育人工程,高校吸收的学生来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甚至于不同的前期学校环境,学生的三观已基本成型并稳定,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在这项工作上的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及之前的教育环境,并将其记载反馈到其所在院系,尽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统一和谐的教育氛围,才会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3.2 构建完善、科学的教学、学习策略,高效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工作中,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如果教师和学生分别都能正确定位,必定使教育工作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因此,教师应制定出其所讲授课程的有效的教学措施,如对于艺术类学生,就不应该像对待文科生一样,死记硬背书中的知识点,而是选择突出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到优美的景点“写生”,举行文艺汇演,排练话剧等等都是针对艺术类考生的教学方法.教师这一角色重在“因材施教”,多层次、多方法教学,有利于推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的提升.而学生也要构建适合其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这需要教师的指导与辅助,学生在开学初拟定专业学习规划,由教师进行把关,指导其能够有效的学习.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及学习策略,是教师学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的,因此,高校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一切以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学习策略体系,才能更高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

3.3 以就业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创新应用人才培养

无论高校的性质是否相同,其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重在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基本的实践知识、规范的动作技能是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学生从业的基本功,是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的重要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应以企业用人为导向,以“实用、适用”为培养目标,培养出实践性强、适应力好的优秀人才.如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并且“学会做”、“做得好”、“创新做”,而且要求学生不仅只是会模仿学习,要培养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在技术应用性层面上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达到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氛围中,提早具备专业职业素养的目的.

4 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教育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阶段又是人生当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它承载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等教育在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够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

传统的教育有太多的弊端,我们应去糟粕,取精华,求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内涵式教育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寻找到一些清晰的思路,使得学校的教育目标明确化,以利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结果,这无疑会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质量的提升借助于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厚的理论支撑体系,高等教育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

〔1〕许静.深化师范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J].华章, 2011(20).

〔2〕吴忠良,曾雅茹.从教学论到课程论:主体性教育研究主导范式的转向[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3〕乔江艳,孙伟.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4).

〔4〕孙崇正,肖念,金保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2).

〔5〕钟勇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基本特征[J].教育学术月刊,2009(08).

G640

A

1673-260X(2013)10-0185-02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人才质量
人才云
“质量”知识巩固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质量投诉超六成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