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风流的历史记忆

2013-04-07 08:00胡晓明
唯实 2013年5期
关键词:王祥大族王敦

胡晓明

“王谢”风流的历史记忆

胡晓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广为传诵的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之一——《乌衣巷》。眼尖的朋友可能会立刻指出诗中的字写错了:“王榭”应该是“王谢”。其实,把“王谢”当“王榭”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在一个叫刘斧的宋人笔记《青琐高议》(别集)中,有一篇题名为《王榭·风涛飘入乌衣国》的小说,讲述了唐朝时一个叫王榭的人在乌衣国的传奇经历。小说的结尾为了证明这个故事并非子虚乌有,特意在结尾引述了刘禹锡《乌衣巷》一诗以作证,其中的“王谢”便是写作“王榭”。笔者估计这是古代小说家故意为之,以广异说而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把“王谢”理解为人名而写成“王榭”的情况,《咬文嚼字》即曾特别刊文来纠正这个错误。由此看来,说到《乌衣巷》一诗,人们大约都能朗朗上口,而对诗中的“王谢”,则不一定都很清楚。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有些人对“王谢”以及“王谢”所代表的历史缺乏了解的缘故吧!

一、“王谢”家族之兴

东晋是一个门阀世族政权,这一时期,皇权衰弱,国家政权为高门大族所控制。在这些大族中,最著名的有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他们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先后掌控着东晋政权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庾氏、桓氏在东晋权力斗争中先后衰落下去,而王氏、谢氏两大家族直到南朝时仍然享有着崇高的政治地位,王、谢时常并称,成为整个东晋南朝时期一流高门大族的代表。《南史·侯景传》便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侯景)又请娶于王、谢,(梁武)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景忿曰:‘会将吴儿女以配奴。’”东魏叛将侯景向梁武帝提出请求,他想娶王家或谢家的女儿。而在当时的门第观念中,出身卑贱的侯景想结姻王、谢,这不止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样简单,更被视为有悖于伦常的举动,梁武帝当然不可能满足他的要求。

作为高门大族,东晋南朝的王姓世族有两支,一支是来自山东琅琊的王氏,一支是来自山西太原的王氏。太原王氏虽然也属于大族,但地位远不能与琅琊王氏相比,“王谢”所指的王氏乃是前者。

琅琊王氏的祖先据说是西汉名臣王吉,汉魏之际,王氏后人王祥、王览兄弟为避汉末战乱,举家迁到庐江郡。王祥是有名的孝子,古代所谓的“二十四孝”,王祥便名列其中。王祥生母早逝,继母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而王祥不但对继母毫无怨言,相反对她极其孝顺,在继母想吃鲜鱼的情况下,寒冬里卧冰求鱼献给她。王览是王祥继母所生,虽然是异母兄弟,但二人却十分友爱。一次,继母想毒死王祥,王览察觉母亲的不良用心后竟抢着要替兄长喝下毒酒,继母怕毒死亲生儿子,只好作罢。俗话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像王祥这样的大孝子更应该是个大忠臣,然而在魏晋禅代的时候,他不仅不是曹魏的忠臣,相反却是西晋的开国功臣,官至太保。这一“优良”传统后来被他的子孙们很好地继承下来,东晋南朝时期,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总能站好队,而这竟然成为王氏家族长期兴旺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氏的兴起颇有神奇色彩。据说早在王祥的时候,一位叫吕虔的官员赠送给他一把刀,说佩带上这把刀,可位至三公。王祥临死的时候又将此刀传给弟弟王览,告诉他说:“你的后代一定兴盛,你有资格佩带这把刀。”后来果如所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所谓江左,就是江南。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建康建立东晋政权,王览的子孙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应地,王氏家族也在东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兴旺发达起来。

王氏的兴起,关键人物首推王导,其次是王敦,二人为从兄弟,祖父便是王览。王导字茂宏,素与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睿友善。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睿被朝廷任命为安东将军,出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王导随他南渡,任安东将军司马。王导出身名门望族,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南渡后,他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消弭南北世族间的隔阂,最终促使南北士族联合起来,在西晋愍帝被害后,共同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了东晋政权。而作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虽然说有西晋皇族的血统,但是已显得比较疏远了,且其个人才能和声望也十分有限。他能够登上帝位,政治上主要靠王导的支持,故元帝把王导比作自己的萧何,对他极为倚重。大兴元年(318年),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贺时,居然再三邀请王导同坐御床接受朝贺,王导当然未敢接受,然由此可以想见元帝对王导的感激和信任之情了。终王导一生,先后主持过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这在东晋朝臣中,无人能出其右。

如果说东晋开国,政治上元帝倚重的是王导,那么在军事上则靠王敦的支持。王敦字处仲,是西晋武帝的女婿,为人刚狠不羁,西晋时便是名声很大的名士。司马睿在出任安东将军时,召王敦为安东军谘祭酒。继之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不久又进位为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节,掌握了江东军事实权。王敦先是平灭了不愿意拥护司马睿的异己势力江州刺史华轶,后又遣将镇压了杜弢、杜曾之叛,从而稳定了长江中上游的局势,为东晋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记载说,王敦“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又说:“(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不过,有野心的王敦后来发动叛乱,几乎给王氏家族带来灭顶之灾,所幸由于王导等人忠心翼戴晋室,最终得以幸免。总之,在东晋建国之初,以王导、王敦兄弟为首的王氏家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王氏家族兴旺于东晋南朝的基础。

如果说琅琊王氏家族因东晋开国之功而兴,那么与王氏并称的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则是由力挽东晋大厦于将倾而盛。

与王氏不同,陈郡谢氏在西晋时尚算不上世家大族,谢氏兴起的关键人物谢安的祖父谢衡在西晋时是个儒者,仕至国子祭酒,仅是个五品的官。不过,谢衡之子谢鲲(字幼舆)与父亲不同,他好玄学,善鼓琴,性格放达不羁,是两晋之交的名士。史书记载他的名士之行颇为有趣。邻家高氏女儿十分美丽,谢鲲在挑逗她时,不想被高女用梭子砸断了两颗牙齿。时人为此笑他说:“任达不已,幼舆折齿。”谢鲲听到后,不仅不以为意,反而傲然长啸说:“犹不废我啸歌。”在以玄风相尚的两晋时代,谢鲲这样的特立之行为他赢得了很高声誉,由此跻身于王澄、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等一流名士之列。东晋明帝十分爱重谢鲲,一次问谢鲲说:“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谢鲲回答说:“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原先以儒素见长的谢氏家族,因为谢鲲而树立了名士家风,家族声誉也由此得到提升。两晋之交,原籍河南陈郡阳夏的谢氏为避中原战乱,举族南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南迁之后的谢氏发展迅速,成为新兴的高门大族。虽然谢鲲只活了40岁,英年早逝,但是他的子侄们都很出色。谢鲲的儿子谢尚、侄子谢奕、谢万都先后出任过豫州刺史,成一方之重。虽然如此,对于少数旧的士族来说,谢氏仍不过是后起之家,不甚瞧得起。《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谢安弟弟谢万一次尿急,当着兄长面索要便器。名士阮裕恰好在坐,讥讽他说:“新出门户,笃而无礼。”还是谢万,一次造访王导之子王恬,坐不多久,王恬便走入内室。谢万以为王恬一定是去作准备,要好好招待自己,甚是高兴。其实王恬是洗头去了,过了很久披着一头湿发走出来,没有理睬谢万,径直走到庭院中坐着晒头发,神气傲慢,毫无宾主之礼。这令谢万懊恼不已,只好怅然返回。

谢氏真正成为能与王氏并列的一流高门大族,是在谢安东山再起之后。谢安,字安石,为谢鲲从子。谢安年轻时便有盛名,为时人所爱慕。然他无意出仕,任职月余便辞官回家,隐居在会稽东山,终日与王羲之等人寄情于山水。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应命,以致当时有人发出“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的感叹。但是,坚持不出仕的谢安在他40多岁的时候竟然想出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谢安的兄长谢尚、谢奕相继去世,弟弟谢万又因在北伐中兵败,被废为庶人。朝中无人,谢氏有门户中衰的危机。为了维护家族地位,谢安也就不能高卧东山了,恰好桓温要征他为司马,谢安没再推辞,匆匆走出东山,赶赴新任。

谢安一旦出山,真可谓志气凌云。他先是挫败了权臣桓温篡位的图谋,随后在前秦号称百万大军压境、朝野震恐的情况下,从容镇静,运筹帷幄,指挥他的子侄谢琰、谢玄等人,在淝水一战中,将前秦军队打得大败。这场战争使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政权瞬间分崩瓦解,而为原本危机重重的东晋政权又赢得了几十年苟延残喘的时间。战后,谢安因功进位太保,子侄皆官列显位,谢氏家族的声望和权势在此时达到了鼎盛。

二、“王谢”家族不衰的原因

东晋是个门阀世族政权,以王导、王敦兄弟为首的琅琊王氏,以庾亮、庾冰兄弟为首的颖川庾氏,以桓温为首的谯国桓氏,以谢安为首的陈郡谢氏,这四大家族联合其他士族,先后掌控着东晋的实权。在这样的政治下,门阀之间除了联合外,也不乏相互倾轧和争斗,其结果便是各个家族的势力此消彼涨。而在以上四大家族中,庾氏、桓氏皆在权力斗争中很快没落下去,唯有王氏、谢氏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直到南朝中后期,仍能维持其家族地位于不坠。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以上四大门阀中,如果论功业,庾氏应是最弱的。庾亮的妹妹是东晋明帝的皇后,庾氏弟兄差不多是依靠着外戚的身份而获得执政的地位。然在庾亮执掌朝政过程中,一方面未能协调好与其他士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因决策屡屡失误,激化了悍将苏峻与朝廷的矛盾,导致苏峻发动叛乱,给东晋政权造成几乎是致命的打击。这自然引起其他士族强烈不满,故在庾亮、庾冰兄弟等人相继死去后,家族子弟多遭杀戮。当初,名士郭璞善于占卜,他曾给庾冰占了一卦,说庾氏子孙将有大祸,消解的办法是“唯用三阳可以有后”。后来郭璞的话果然得到应验,只有少数避往暨阳的子弟幸存下来。

桓氏对于晋室来说,也曾立下不少功劳。如桓彝在苏峻之乱中为晋室死节,他的儿子桓温先是消灭了成汉,将蜀地纳入了东晋版图。后又多次主持北伐,取得不少战绩,唯在太和四年北伐中,被鲜卑慕容垂在枋头打得大败。自此之后再也无意北伐,而专意于取司马氏而代之。为此,他曾说道:“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后来,由于谢安等人的阻挠,桓温的图谋未能实现便死去。不过,桓温的儿子桓玄一度实现了他的愿望,元兴元年(402年)率军攻进建康,次年废晋安帝而自立。但是好景不长,前后仅半年时间,即被刘裕(即刘宋武帝)攻灭,整个家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相较于庾氏、桓氏,王、谢二族更是建立了不世之勋。虽然如此,但是这两大家族也遇到不少挫折,尤其是王氏遇到的挫折更大。原来,在东晋建国后,由于王氏家族成员遍布权力的核心,这引起了晋元帝的警惕,于是开始疏远王导、王敦等人,并任用刁协、刘隗等人加以牵制。这令王敦极为不满,加之他本人亦有野心,于是在永昌元年(322年)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率军攻进了都城建康。这场动乱几乎给王氏带来了灭顶之灾,幸亏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其他一些重要成员坚定地站在晋室一边,并在最终平定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氏才平安地度过了这场巨大的家族危机。

谢氏在淝水战后,家族的势力达到顶峰。但是谢安十分知道进退,战后主动交出了手中的权力,家族也就避免了因为功高震主而可能带来的政治危机。但是,谢氏在晋末孙恩之乱中受到很大冲击,不仅一些重要人物如谢琰并其二子被杀,有的更是“合门遇祸,资产无遗”。不过,这场祸乱并未伤及谢氏的根本。

如果说功业是王、谢家族兴起的基础,那么人才乃是保持家族不衰的关键。在东晋南朝中,从王、谢两大家族中走出来的人才,恐怕还没有其他哪个家族能与之比肩。从人才的数量来看,王、谢两大家族所出人才之众,可以从正史的记载中充分反映出来。如在系统记载南朝历史的《南史》中,除皇族外,以王、谢家族的人物传记最多。从人才的质量来看,王、谢家族子孙们除在政治上继续显示出他们出色的才干外,在文化上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政治方面且不说,单从文化方面,这里就可以排出一长串人名来: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王筠、王融、王籍、谢混、谢灵运、谢庄、谢朓,等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无需多言,其他诸人文学风流皆可谓擅一时之冠。如谢灵运、王籍、谢朓以五言诗名世,尤其是谢灵运,史称“灵运才名,江左独振”,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南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感叹王氏之盛说:“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王氏如此,谢氏亦何尝不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王、谢门第之崇高,在政治动荡的南朝社会,自然难免招致灾祸,于是很多王、谢家族的优秀人才便在各种莫名其妙的政治旋涡中被杀害。这对于王、谢家族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损失。但是,被杀之人生前巨大的影响力,即便死后亦能荫及自己的家族。如“风华为江左第一”的谢混,在晋、宋之交被宋武帝刘裕杀害。后来刘裕称帝时,谢晦对他说道:“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即谢混)奉玺绂。”刘裕也感到后悔,说道:“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这样的言论,不仅抬高了谢混身后之名,而且对谢氏家族来说,也是社会声望的提升。加之前贤虽然被杀,但是后来之俊彦辈出。因此,南朝政治上的多次风雨都没有摧毁王、谢家族旺盛的生命之树。

但是,事情不会总是这样,以王、谢家族生命之旺盛与顽强,亦不能脱离历史兴衰的定律。梁朝普通六年(525年),谢灵运的曾孙谢几卿随西昌侯萧藻率军北伐,行将出发时,尚书仆射徐勉说:“淮、淝之役,前谢已著奇功,未知今谢何如?”谢几卿应声答道:“已见今徐胜于前徐,后谢何必愧于前谢。”话虽然说得很机巧,但不过是逞口头上的一时快意而已。结果是这次北伐很快失败,谢几卿被罢官。通过这件事,我们多少可以看到在南朝中后期,像王、谢这样的高门大族已出现难以为继的窘境。而在王、谢等大族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推手正是前文提到的侯景。在由侯景之乱所敲响的南朝世家大族的丧钟声中,王、谢家族,以及由他们所代表的历史,有如斜阳一般,逐渐滑进了历史的天幕中。只是他们曾经的风流与辉煌,恰似一抹横亘在天际的霞辉,至今让人流连不已。

责任编辑:彭安玉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王祥大族王敦
会稽鸡,不能啼
河北大族与东魏建立新论
王祥卧冰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放低姿态的智慧
放低姿态的智慧
大族激光的集群对决
关于导数解法
王祥至孝事后母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