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6例PCNL采用准盲穿法的回顾分析*

2013-04-07 07:59何自浪何志新温天奋彭晓东黄宗谋李培育石家敏
关键词:盲法石率X光

何自浪 何志新 温天奋 彭晓东 黄宗谋 李培育 石家敏

(怀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 怀集 526400)

随着经皮肾泌尿系结石微创手术的深入开展,大部分的肾结石、L4以上输尿管结石均可采用该术式进行处理。PCNL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的明显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同行及患者所接受,已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目标肾盏穿刺成功与否,决定了PCNL手术的成败。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肾穿刺方法有术中B超及X光定位下穿刺。然而长期性的X光辐射对医护人员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术中X光、B超定位消耗了宝贵的手术时间,术中B超、X光定位系统较高的设备投入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本院泌尿外科2003年开展PCNL之初,采用术中X光定位。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为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长期接受X光辐射,于2005年我院改作术前普通多普勒彩色B超定位并作标记,术中根据术前的B超定位标记进行盲法穿刺。2005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拟施行PCNL1456例,其中1432例通过准盲法穿刺进入目标盏,按PCNL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出现大出血45例、胸膜损伤1例、结肠损伤1例。5例穿刺失败,术中改行开放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456例,男845例,女611例,年龄12~75岁,平均45岁。1166例因患侧腰痛不适就诊,258例常规B超体检发现,32例因他科疾病住院检查发现。 其中152例为双侧肾结石;118例为一侧肾结石,对侧输尿管结石。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468例,其中尿毒症期52例。术前尿分析、中段尿细菌培养诊断并发泌尿系感染519例。1226例伴有不同程度患侧肾积液,积液量最多14cm;230例患侧肾无积液。

1.2方 法

术前1天或术前半天作好术前B超定位,定位于B超科进行。定位时采用腰部垫高体位,尽可能与术中手术相一致,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彩色超声仪,对患肾作解剖轮廓体表投影标记,于患侧腋后线后约2cm、第十二肋下或第十一肋间超声下确定目标盏及相对无血管区,避开胸膜、腹内脏器,目测体表定位点至目标盏的进针角度、方向,测定体表至目标盏的具体深度,测定目标盏的积液量,于定位点作体表标记。术中先采用截石位,于患侧输尿管置入F5输尿管导管,再改腰部垫高头低足低俯卧位。穿刺时由助手经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制造患肾人工积水。穿刺则以术前的B超定位点作为穿刺点,按照术前定位时的角度、方向进针,进针至接近术前测定的进针深度时缓慢推进并时刻拔出针芯观察,直至穿刺针有积液引出。穿刺成功后按常规PCNL步骤进行扩张通道进入目标盏手术。

2 结 果

1432例通过准盲法穿刺进入目标盏,19例需术中行B超监视下穿刺成功,按PCNL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出现大出血45例(3.1%),胸膜损伤1例(0.1%),;结肠损伤1例(0.1%);5例穿刺失败(0.3%),术中改行开放手术。按照准盲法穿刺,由于术中大出血需终止手术的11例(0.8%);按照准盲法穿刺完成PCNL,术后复查残留结石需行二期手术的152例(10.4%);术后残留结石需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266例(18.3%);PCNL采用准盲法穿刺完成手术,结合二期手术、术后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清石率71.3%;术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需作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的5例(0.3%); 术后大出血并发DIC及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0.1%);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症3例(0.2%),细菌培养均为大肠埃希菌,3例均抢救成功。

3 讨 论

PCNL始于20世纪40年代。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X光、B超、CT等辅助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腔内设备的不断改进,PCNL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时至今日,PCNL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相对安全、清石效果满意的巨大优势,在我国较多的三甲医院,尤其是教学型医院成为了取代了所有传统肾、输尿管上段(L4以上)切开取石的经典术式。

PCNL手术穿刺定位作为决定手术成功失败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较为普遍采用的是术中进行B超、X光定位,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也采用术中CT定位。术中B超、X光、CT定位的优点在于能保证准确地进入目标盏,在B超、CT的定位下,能更好地避免胸膜、腹内脏器、大血管的损伤;缺点在于耗费了宝贵的手术麻醉时间,需增加较大的设备投入。1955年Goodwin的盲穿PCN技术问世,Chien等于2002年报道一组26例患者连续行“盲穿法”建立皮肾通道手术病例。盲穿法的优点在于能直接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不需要特殊设备,节省了手术麻醉时间;缺点是只适用于有较多肾积液的患者,对于无积液及积液量少的病例增加了胸膜、腹内脏器、大血管损伤的风险,并且要求术者对肾脏的解剖位置立体印象有较高的要求。

我院自2005年6月以来,结合山区条件形势,综合术中B超、X光、CT定位与盲穿法的优点,进行了准盲穿法的研究并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自2005年6月以来,我院共拟施行准盲穿法PCNL1456例,其中1432例准确穿刺进入目标盏,成功率达98%。对于手术并发症,我院准盲穿法PCNL的术中、术后大出血率3.1%,胸膜损伤率0.1%,结肠损伤率0.1%,穿刺失败率0.3%,结合二期手术、术后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清石率71.3%;术后大出血需作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率0.3%, 术后死亡率 0.1%。根据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中心1992年6月至2010年9月开展10452例MPCNL的报道,术中、术后大出血率2.81%,胸膜损伤率0.09%,结肠损伤率0.02%,结合术后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清石率93.0%;术后大出血需作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率0.51%, 术后死亡率 0.02%。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准盲穿法PCNL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清石率尚为理想。其中胸膜损伤的一例为误穿第十肋间,出现气胸及术后造瘘管血块堵塞致胸腔积液,经肾造瘘管冲洗保证引流通畅、行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后治愈。其中结肠损伤的一例为体质偏瘦的老年女性患者,穿刺的部位误偏腹侧,经分期逐段拔出肾造瘘管,1个月后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准盲穿法PCNL的术前B超定位很重要,穿刺点尽量选择第十二肋下、第十一肋间,尽量避免高位肋间穿刺,穿刺时选择在病人呼气时进针,以避免误伤胸膜;穿刺点选择尽量于腋后线之后,特别是瘦弱的老年患者,避免损伤肠管。术中穿刺时严格按照术前B超定位的相对无血管区、进针的方向、深度进行穿刺,可避免很大程度上的术中、术后大出血。

综上所述,只要进行准确的术前B超定位并术中严格按照定位进行穿刺,准盲穿法PCNL具有无需特殊设备作术中定位、减少术中耗时、清石率高、并发症低的优点,对于我国广大基层医院而言,不失为又一种可靠的选择。

[1] 黄健,李逊.微创泌尿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1.

[2] 曾国华,麦赞林,袁坚,等.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单中心10452例19年经验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33(10):767-770.

[3] 胡卫国,李建兴,杨波,等.改良Guy' s肾结石分级法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清石率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33(10):771-773.

[4] 许云飞,刘敏,张海民,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方法改进[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33(7):525-528.

[5] 张雪培,任选义,魏金星,等.一期标准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33(9):714.

[6] 谭家驹.微创外科手术与麻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10-314.

猜你喜欢
盲法石率X光
盲法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盲法的实现在论文中如何阐述
仿生武器大揭秘
截石位上半身抬高角度影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
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给动物拍张X光片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人眼X光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临床分析
还在喂奶,能照X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