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四物汤加减治疗胆心综合征临床体会

2013-04-07 12:09朱方颖张世亮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茵陈胆道胆囊

王 静,朱方颖,张世亮(指导)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西院区心内科,山东 济南250011)

胆心综合征(Chole-heart syndrome)是指由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的酷似冠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胆道疾病并发症,其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1]。

1 发病机理

胆道高压及神经反射,心脏感觉受胸2~8脊神经支配,胆囊受胸4~9脊神经支配,在感觉支配上定位弥散,在胸4~5脊神经有交叉现象,通过脊髓同节反射,胆囊疾病可反射地引起心搏加快、耗氧量增加。腹部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囊受炎症刺激后经过内脏神经传入至迷走神经背侧核、孤束核、疑核及脑干网状结构,再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血流减少,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表现[2]。

2 临床表现

胆心综合征极易与冠心病相混淆,两者鉴别点为:①发病诱因:心绞痛多在运动或劳累后发作,而胆绞痛多在进食油腻后发作。②疼痛部位:心绞痛多见于心前区,胆绞痛多见于右上腹,常伴发热、黄疸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③发病年龄和性别:心绞痛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而胆绞痛多见于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④心电图改变:胆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常呈一过性,症状缓解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而心绞痛症状缓解后仍有心电图的持续改变。

3 病案举例

张某,女,65岁。间歇性心前区不适,胸闷、剑突下疼痛3年,于当地医院诊为冠心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欣康等药后略有好转。现胸闷、剑突下疼痛,偶有心慌,常于劳累及进食油腻之品后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10min,休息后缓解,口干口苦,纳可,饱餐后偶有恶心,眠差,小便可,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查形体肥胖,右上腹略有压痛。心电图示ST段在Ⅱ、Ⅲ、avF导联水平下移0.1~0.3mV,V4~V6导联T波低平。腹部彩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壁厚0.4cm,内有大小不等强回声,最大0.4cm×0.5cm。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测大致正常。西医诊断为胆心综合征。中医诊断为胸痹,胆经湿热、痰火扰心。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静脉点滴,另用茵陈四物汤。药用茵陈30g,黄连12g,生地12g,当归20g,白芍15g,川芎20g,茯苓15g,炒白术30g,酒大黄9g,焦三仙各30g,煅牡蛎30g,厚朴15g,苍术15g。日1剂,水煎300mL,分早晚两次餐后0.5h温服。治疗2周后,胸痛、心悸未发作,大便通畅,口干口苦消失,无短气乏力、无恶心呕吐。复查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好转,T波无低平。出院后自带中药继续治疗,4周后大便略稀,日3次,将药量减半继续口服,2个月后复查腹部彩超示胆囊炎,胆囊壁欠光滑,未见结石。随访1年,偶有轻度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发作,休息后即可缓解。

4 体 会

本病属中医“胸痹”范畴。病机为情志不畅,胆气郁结,郁而化热,气滞血瘀,痰湿内生;或因嗜食油腻生冷,生湿化痰,困阻中焦,中焦停湿,肝胆火郁。治宜清泄湿热,活血化瘀,健脾行气。茵陈四物汤中大黄、茵陈疏肝利胆、清泄肝胆湿热,当归补血活血,茯苓、白术、苍术、焦三仙补益脾胃之气,川芎行气,白芍解痉止痛,大黄通利大便。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能加速胆汁排泄,改善胆汁郁结,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能增加胆汁中的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茵陈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防止氧自由基的生成,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降血脂,抗凝血等作用。黄连具有利胆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利胆排石、益气、止痛之功。

伴有胆道结石的胆心综合征,首选的办法是外科手术取出结石,但对于泥沙样结石、结石小无手术指征、伴有手术禁忌症、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手段。

[1]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8-323.

[2]秦玲,王立波,谷兰.胆心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4):197-198.

猜你喜欢
茵陈胆道胆囊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利胆退黄夸茵陈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