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回顾与分析

2013-04-07 23:06莹,黄
森林工程 2013年2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交叉口交通事故

汪 莹,黄 新

(1.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37;2.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南京211188)

交叉口作为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咽喉,它的功能是连接相交道路,完成不同流向的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会。但由于交叉口的交通组成和特性非常复杂,加上我国交通流所特有的混合现象[1],因此,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交通对象在通过交叉口时彼此干扰严重,造成交叉口秩序混乱,通行效率下降,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据有关数据统计,美国交叉口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36%左右;德国交叉口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60%~80%左右;日本交叉口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42.2%左右;我国交叉口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30%左右[2]。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而交通事故则是这个系统出现动态失衡的直观体现,由此可见,作为交通网络节点的交叉口对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对交叉口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建立相关安全评价模式,对深入研究交叉口相关交通安全措施,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的涵义

交通安全评价是指对某一地区、路线、路段的交通安全程度的评价,它是对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的客观描述,不过实际在评价过程中由于出发角度、侧重点的不同,所以交通安全评价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宏观或微观评价,纵向或横向评价,事前、事中、事后、跟踪评价等。而所谓的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指的是通过对交叉口及其附近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的各要素 (人、车、路及环境等)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分析,从而确定交叉口的安全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对交叉口进行相关安全改善的过程。

2 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回顾

2.1 基于交通事故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按照我国2010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定义,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3]。交通事故是交叉口不安全的最明显结果和表现形式,因此基于交通事故的评价方法是国内外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常见的评价模型有事故绝对数法、事故率法、事故率质量控制法、模型法、安全系数法等。

这类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 (例如:事故次数、死伤人数、经济损失等)简单、直观明确,在交通事故能被真实完整记录和交叉口基本状况未出现明显改变时,其精度较高、逻辑上合理,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由于交通事故的统计需要时间较长,一般至少要3~5 a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加上实际在统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遗漏,错误的现象,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带有偶然突发性,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都导致这种评价方法的评价周期长,评价结果可靠性较差。因此这类方法现在一般用于宽泛的安全评价,而不适合于具体区域地点的安全评价。

2.2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交通冲突是在可观测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道路使用者在同一时间、空间上相互接近,如果其中一方采取非正常交通行为,如转换方向、改变车速、突然停车、交通违章等,除非另一方也相应采取避险行为,否则,会存在碰撞的危险的现象[4]。交通冲突的实质是交通行为不安全的表现形式,其发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尤其是严重冲突与交通事故有着强烈的相关性,因此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评价方法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非事故统计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测量手段与判别标准,对交通冲突发生的整个过程及其后果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定量测量和判别,从而应用于交通安全评价中,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用冲突率来评价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常用的评价模型有美国W.D.Glouz模型、冲突率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等。

这类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样本容量大、评价快速,和交通事故相比,交通冲突数据可以短期观测到,对于单个交叉口,一般需要交通冲突调查时间仅为2~20 d,这样可以缩短评价周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交通安全评价的各项指标,可应用与各类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而且由于交通冲突可以按照冲突类型和严重程度等进行区分,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用于定量研究评价交通安全现状;但是由于完成该方法的评价需要收集大量交通冲突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采集的成本高,而且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在现有的观测判断的手段下(包括人工观测法和录像观测法),不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实际评价精度受人为因素干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该方法虽然理论上比较完善,但由于缺少对交叉口工程条件的分析,只考虑了交叉口冲突着一个指标,因此结果带有一定的偏面性,不能对影响安全的具体的问题进行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很好的为交通安全改善服务。

2.3 基于诊断技术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交通安全诊断技术源于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其主要从交叉口现有的状况出发,站在工程的角度,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显著性、严重程度及各种隐患形式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判断的一种预防性方法。安全诊断不同于单纯的安全性能评价,其目的是在于发现和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基于交通安全诊断技术的评价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非事故统计的安全评价方法。

这类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成本低、快速、应用范围广,它不需要采集和记录大量或长期的数据,只需要对交叉口的现状条件 (例如几何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等)分析各类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即可根据分析结果评价交叉口的安全性能,并针对各类交通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改善解决,而且在诊断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进行综合评价,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判结果;但是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诊断调查表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交叉口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分类,制订评判标准,还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其中在进行评判标准制订时对于显著性、严重性及影响范围等这些内容主要依靠主观来确定,相关标准的描述区分度不高,实际在应用中受打分者主观干扰严重。此外在进行排序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指标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受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2.4 基于安全服务水平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服务水平借鉴于《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服务水平”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交通设施能提供的交通安全服务程度。因此基于安全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实质是站在交叉口使用者的角度,从交叉口的现状条件出发衡量能得到的交通安全服务质量情况,从而对交叉口作出准确全面的客观评价,是一种不需依赖交通事故和交通冲突数据的事前安全评价方法。

这类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省时省力、可接受程度高、可比性好,只需要收集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数据,这些影响因素数据相对于交通事故、交通冲突数据而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够较容易、方便地获得,适合于各类地区进行交叉口安全评价,还可以为交叉口的安全设计、安全改造提供参考标准,此外同在安全服务水平评价方法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叉口安全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5];但是作为安全服务水平自身是没法提供任何改善与提高措施的,因此在使用此方法对交叉口进行完安全评价后,要想对交叉口进行交通安全改善,还需进行交叉口安全问题诊断,而在进行安全问题调查时,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干扰,至于经济、合理的改善措施的提出还需要一定的数据库支持。

3 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如前文所述,随着交通环境的不断恶化,交通事故率的居高不下,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而交叉口作为交通的节点,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质疑。上述各种有关交叉口的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各自适用的场合,而且所站角度不尽相同,其中基于交通事故统计和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从交叉口交通安全的表现结果出发来进行评价的,属于结果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已建成的交叉口,只要可以保证所需资料的准确性和充分性,其评论结果直观性较好;而基于诊断技术和安全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则主要是从导致交叉口不安全的因素出发来进行评价的,属于原因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已建成的交叉口,还可以用于交叉口的设计及改造,但其核心需要解决的是影响因素的合理选取及权重赋值经引起了各个国家和学者的注意,但总体来说后两类方法将是今后有关交叉口安全评价的发展方向,并可推广至路段上。

[1]汪 莹,王巧丽.混合交通现象的研究和分析[J].交通世界,2007(7):74-75.

[2]刘小明,段海林.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J].人类工效学,1997,3(1):49 -53.

[3]法规出版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刘小明.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技术标准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7,14(3):30 -34.

[5]潘福全.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D].南京:东南大学,2007.

[6]陆 健,张国强,项乔君,等.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孙明玲,孙小端,贺玉龙.公路三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量化分级及应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10(2):61 -64.

[8]陈瑶瑶,马健霄.城市交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J].森林工程,2012,28(1):59 -62.

[9]张殿业.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0] Diewald W.Incorporating highway safety into level of service[J].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ivision,1974,100(2):417-429.

[11] Kaub A R.Injury-based corridor safety levels of service[A].Proceeding of TRB 2000 Annual Meeting[C].CD-ROM(00-1711).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Washington,D.C.,2000.

[12] Kononov J and Allery B.Level of service of safety-A conceptual blueprint and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A].Proceeding of TRB 2003 Annual Meeting[C].CD-ROM(03-0112).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Washington,D.C.,2003.

[13]钟连德,孙小端,贺玉龙,陈永胜.高速公路安全服务水平量化分级浅析[J].公路,2008,10(10):138 -141.

[14]孙宝芸,陆键,戈权民,等.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3(4):50 -52.

[15]孙 旭.城市道路无信号平交口交通安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交叉口交通事故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信号交叉口延误参数获取综述
Vipersat升级版
——HeightsTM用高效率和智能化提升服务水平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珠海金鼎转盘交叉口改造设计
一种Y型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选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