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副伤寒防治

2013-04-08 02:56张文宇陈青松姚得墅倪干英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鹅舍卡那霉素病鹅

张文宇,陈青松,姚得墅,倪干英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 淮安 223200)

某养殖户饲养的5500只10日龄扬州白鹅突然出现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严重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 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行动迟缓,缩颈、闭目,呆立不动,眼睑肿胀,羽毛松乱,双翅下垂或伏卧于地。病鹅严重腹泻,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少数鹅排带紫色血块的水样便,其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病鹅饮欲增强,消瘦,临死前颈弯向一侧或头后仰。

2 病理变化

病死雏鹅气管内充满黏液,其气囊混浊,并附有黄白色的纤维素物质。肝肿大,有条状出血或针尖状的坏死,肝呈灰黄色或黄色,肝边缘钝圆。脾明显肿大,呈暗红色。胆囊肿胀,胆汁充盈。肾脏暗红或苍白。肺充血,略肿大,其边缘肝样硬变。肠黏膜充血、出血,盲肠明显肿大,盲肠内有干酪样物质并形成栓塞。

3 实验室检验

3.1 镜检 取病死鹅心血、肝、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见大量两端钝圆、不运动、无荚膜、无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分离培养 取病死鹅心血、肝、肺等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结果培养基上生长出边缘整齐、湿润、圆形、微隆起、光滑、无色、半透明的小菌落。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见无荚膜、无鞭毛、无芽孢、两端略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3 生化试验 上述培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伯胺糖,产气产酸,不发酵乳糖、蔗糖、水杨苷,能还原硝酸盐,并在三糖铁琼脂培养基上产生硫化氢,尿酸素酶试验和靛基质试验均为阴性。

3.4 血清学检测 用沙门氏属诊断血清与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进行玻板凝集试验,试验进行2min内出现凝集现象,据此判断为副伤寒阳性感染。

3.5 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氨苄西林钠、卡那霉素高敏,对链霉素、强力霉素中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低敏。

4 防治

4.1 隔离病鹅 立即对发病鹅进行隔离饲养,病死鹅按无害化处理要求进行焚烧、深埋,同时对饲养环境和受污染的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一天消毒一次,病情控制后,一周消毒一次。

4.2 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鹅使用氨苄西林钠注射液,按20mg/kg体重肌注3次/d,连用3d,再用卡那霉素,按120mg/L的剂量饮水,连饮3d。未发病的鹅用卡那霉素,按30mg/的剂量饮水,连饮3 d,以预防发病。

4.3 搞好卫生 定时清除鹅舍内的粪便、垫料,定期对养殖用具(如水槽、料槽等)进行清洗、消毒,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消毒环境,同时做好种蛋、孵化器、孵化室的消毒工作。

4.4 及早预防 供给雏鹅新鲜营养全面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密度适宜及通风良好;雏鹅和成鹅分开饲养以防传染疾病;饲养员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鹅舍,不同鹅舍的饲养员不得串舍;鹅场禁养犬、猫等动物,做好杀虫、灭鼠工作,防止野生动物和野生鸟类进入鹅舍。

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后鹅群精神好转,食欲恢复,死亡减少,治疗1周后,病鹅恢复健康。

5 小结

5.1 鹅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对雏鹅危害较大的多发病,其以4~14日龄的鹅最易感染,成年鹅感染后带菌而不发病,常成为传染源。

此病主要通过种蛋垂直传染给下一代,若种鹅感染沙门氏杆菌,则其所孵出的小鹅极易患病。本病还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许多昆虫、禽类都可传播本病,饲养员也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环境过热、营养不良、管理不当时,雏鹅易感染发病。

本病对雏鹅的危害较大,在某些地区发病呈上升趋势,故应引起重视。

5.2 预防该病除做好种蛋和孵化场的消毒外,还应严格把好进苗关,苗鹅购进后应及早用药物预防,并强化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同时应给予雏鹅充足的、营养均衡的饲料。

5.3 沙门氏杆菌的种类很多,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故鹅只一旦发生副伤寒,最好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应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猜你喜欢
鹅舍卡那霉素病鹅
几种鹅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浅析雏鹅痛风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
多油辣木PKM-1卡那霉素耐受性研究
种鹅感染鹅羽虱的流行特点及治疗方法
引狼入室
养鹅如何防暑降温
基于DNA模板合成的银簇建立“点亮型”荧光法检测卡那霉素
氯化钙溶液喷淋对鹅舍湿度的影响
卡那霉素对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