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避剂杀虫剂在防蚊蚊帐中的应用

2013-04-08 05:44索红燕郭建生周立亚
山东纺织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防蚊除虫菊蚊帐

索红燕,郭建生,周立亚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蚊虫不仅叮咬人畜,吸食血液,而且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目前已知的蚊虫种类有2000多种,而且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蚊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大幅提高,蚊虫的增长正日益威胁人类的健康。

目前比较常用的防蚊虫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对环境中的蚊子进行驱避或杀灭,这种方法使用简便,但是效果不持久,需经常使用,并且蚊香或杀虫气雾剂所释放出的烟雾或药剂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又不适合经常使用。第二种方法就是对经常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具有比较持久的防蚊虫效果,典型代表是防蚊蚊帐的应用。防蚊蚊帐是持效长、价格合理的杀虫剂整理蚊帐,整理后的蚊帐对蚊虫具有很好的驱避和杀灭作用。因此,可以很好地保护人类免受蚊虫叮咬。

1 驱避剂

驱避剂主要功能是防止蚊虫叮咬,且不直接使蚊虫致死。通常可设计成直接施用于皮肤表面的剂型。一般优良的蚊虫驱避剂应具有下列特点:高效、长效、广谱的驱避作用;对人畜无毒或者毒性很低;施用时对皮肤无明显刺激,香气适宜,性质稳定,且携带方便[1]。

蚊虫驱避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驱避剂和合成驱避剂。

1.1 天然驱避剂

天然驱避剂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多为萜类的酯类、醇类和酮类等。具有许多优点,如低毒或无毒,对皮肤不会产生灼热感,气味清新,使用后不会有药物残留,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等,但其在驱蚊高效性和持久性方面普遍低于合成驱避剂[2]。

1.2 合成驱避剂

近年来合成驱避剂发展迅速,主要包括有机酯类、芳香醇类、不饱和醛酮类、胺类和酰胺类等,其中酰胺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研究较多[3]。随着研究的发展,以天然植物次生物质为原料简单合成的驱避剂,因兼具天然驱避剂的安全环保性和合成驱避剂的高效广谱性,成为合成驱避剂的研究方向[4-5]。

可用于织物处理的合成驱避剂主要有三种[2,6]:

(1)DEET(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中文名为“避蚊胺”,是1956年美国研制开发的,具有光谱的昆虫驱避作用,驱蚊效果好。但DEET也有一些缺点:不耐汗,不抗洗,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脑病和皮肤病等。因此,20世纪末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DEET,但由于现有的蚊虫驱避剂效果都不太理想,近几年又开始考虑重新使用。

(2)KBR3023(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无色透明液体,是德国拜耳公司于1998年研制成功的。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署都对其安全性能做了详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KBR3023 按说明使用是无害的,皮肤感觉是温和的,几乎不吸收,可以推荐给人们用来防蚊虫叮咬,两岁以上儿童都可以使用。

(3)IR353[3-(N-丁基-N-乙酰基)-氨基丙酸乙酯],中文名为伊默宁,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制成功,具有对皮肤和黏膜无毒副作用、无过敏性及无皮肤渗透性等优点,使用非常安全。

2 杀虫剂

在防蚊蚊帐上发挥杀虫作用的药剂是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天然的除虫菊酯是提炼自非洲一种小菊花的特殊物质,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蚊子的神经系统。当它以气体形式散发到空气中时,能有效地驱赶蚊虫,亦即只能“驱蚊”。而“拟除虫菊酯”化合物是能杀灭害虫的合成除虫菊酯,如气雾剂中使用的溴氰菊酯、氯菊酯、醚菊酯,蚊香中使用的右旋烯丙菊酯、四氟苯菊酯等[7-8]。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虫剂,由于其对人类的安全性和对昆虫的迅速毒杀作用以及较长的持效,被广泛用于浸泡蚊帐防治疟疾媒介[9]。

杀虫剂种类很多,但真正适合织物整理的却少之又少。WHOPES 经过评估认为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适合用于浸泡蚊帐。目前推荐使用的有6种,分别是:顺式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醚菊酯和氯菊酯[10]。

3 驱避剂杀虫剂在防蚊蚊帐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十分重视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以防治蚊媒疾病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利用拟除虫菊酯处理蚊帐,在防治蚊媒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Darriet,et al 1984(在布基纳法索)、Bradley AK et 1986(在冈比亚)、李祖资等1987、1989(在中国)、Curtis,et al 1985、Lines,et al 1987(在坦桑尼亚),Snow et al 1987(在冈比亚)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具有高毒效、长残效的作用特点,是防治蚊媒、降低发病率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11-13]。我国使用溴氰菊酯浸帐防疟的研究,1987年通过了技术鉴定,作出了肯定的结论[14]。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议用杀虫剂浸泡蚊帐,以防蚊子侵扰。然而,采用浸泡法处理的织物杀虫效果维持时间较短,水洗后药效大幅度下降,必需再一次浸泡。这样既麻烦又耗费药剂,效率低,易污染环境。为克服这一缺点,考虑用胶囊包裹复配型杀虫剂,再通过整理工艺使其吸附在织物纤维上,这样可以使杀虫剂缓慢释放,延长织物药效,也使其水洗牢度有较好的提高。

中国纺织大学的朱泉等人[15]在1991年以二氯苯醚菊醋为主要的杀虫成份,辅以各种助剂制成的乳化液整理蚊帐织物,发现经整理的蚊帐织物仍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灭蚊性,对人体无刺激和过敏作用,经5次皂洗和模拟老化,两年后,仍具有显著的效能。

王玉娟、葛凤燕等人[16]于2009年以聚氨酯为壁材,防蚊剂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防蚊微胶囊整理剂。研究了自制乳化剂、芯壁比、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防蚊整理剂的影响,找到了其优化合成条件。将该防蚊微胶囊整理剂应用到蚊帐上,蚊帐具有明显的驱杀蚊虫效果,且耐久性良好。

4 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的降低,防蚊蚊帐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例如,可以将防蚊蚊帐的制造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防虫网等。目前防蚊蚊帐的技术难点是如何使其具有长效性,这也是防蚊蚊帐发展的新趋势。

[1]吴刚,戈峰.蚊虫驱避剂的研究概况[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4,11(4):253—255.

[2]刘茜,陆梦.纺织品防蚊虫整理与测试标准[J].中国纤检,2010,(10):56—58.

[3]金奇.医学分子病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王宏,许瑞超.防蚊服用纺织面料的研制[J].针织工业,2011,(9):25.

[5]李群,柏亚罗.昆虫驱避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现代农药,2002,(5):24—27.

[6]王春梅,陆晓光.驱避剂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5,5(3):407—410.

[7]钟建军,朱智飞,陈国宁,等.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防蚊蚊帐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6,10(3):63—65.

[8]崔九思,王钦源,王汉平,等.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9]余品红,张华勋,黄光全,等.浸帐灭蚊杀虫剂的选择及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6):373—374.

[10]Pilar Fernadez,Joan O Grimalt and Roas M.Vilanora.Atmospheric Gas Particle Partitioning of PAHs in High Mountain Regions of Europe[J].Environ.Sci.Technol,2002,36(6):1162—1168.

[11]潘波,李祖资,吴旭光,等 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中华按蚁和三带喙库蚊的毒效试验[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3,(4):407—410.

[12]Curtis C.F.and Lines J.D.Impregnated fabrics against malaria mosquitoes[J].Parasitology Today,1985,5:147.

[13]J.D.Linse,Myamba J,Curtis CF.Experimental hut trials of permethrin-impregnated mosquito nets and eave curtains against malaria vectors in Tanzania[J].Medical and Veterinary Entomology,1987,(1):37—51.

[14]李祖资,李明馨,潘波,等.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防制大劣按蚊及疟疾的现场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4,1(4):32—39.

[15]朱泉,张洵栓,等.CHP 杀虫整理剂及其在蚊帐上的应用[J].纺织学报,1991,(12):313—315.

[16]王玉娟,葛凤燕,蔡再生,等.防蚊微胶囊的制备及驱杀蚊研究[J].印染助剂[J],2009,(26):24—27.

猜你喜欢
防蚊除虫菊蚊帐
不同基因型生态型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含量分析
天然植物源农药除虫菊酯的杀虫特性、作用机制及应用
动物防蚊有妙招
人类防蚊有妙招
动物防蚊有妙招
《蚊帐》
挂蚊帐
挂蚊帐
挂蚊帐
不同栽培方式对除虫菊产量及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