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芬治疗面瘫56例

2013-04-08 06:01李兴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额纹鼓腮鼻唇

李兴琼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 402160)

曾朝芬治疗面瘫56例

李兴琼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 402160)

曾朝芬主任中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年,擅长针、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现将其运用温和灸、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5~70岁,病程1天~3个月。符合面瘫的诊断标准。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2 治疗方法

温和灸:选穴颊车、地仓、翳风、四白、阳白、颧髎、承浆、合谷、足三里,距皮肤3~4cm处施以温和灸,急性期每次15 ~ 20min,恢复期及后遗症期25~30min,均以局部知热、潮红为度。注意避免灼伤皮肤。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梅花针:局部叩刺整个患侧面部,均以浅刺为主,每次10 ~ 15min;不破皮,均以皮肤隐隐泛红为度。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显效: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峡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症状消失。有效: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显效48例,占85.71%;有效7例,占12.50%;无效1例,占1.79%;总有效率98.21%。

5 典型病例

陈某,男,5岁, 2011年5月21日初诊。因感受风寒后左侧口眼歪斜1天。查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时有流泪,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右侧,鼓腮吹哨漏气。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面瘫(急性期)。辨证为风寒袭络证。治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用温和灸、梅花针治疗,温和灸取穴为颊车、地仓、翳风、四白、阳白、颧髎、承浆,距皮肤3~4cm处施灸,每次15min,以局部知热、潮红为度;梅花针浅刺左侧面部,每次10min,以皮肤隐隐泛红为度,不破皮。每日各1次。治疗1个疗程后面部症状较前显著好转,风寒已除,经络复通,脉象转为平缓。继予温和灸、梅花针隔日1次,温经通络巩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面部症状消失。

6 讨 论

面瘫多由气血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脉络空虚,以致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上犯头面、少阳、阳明脉络,气血运行滞涩,经筋肌肉失于濡养,弛纵不收而发。温和灸可使施灸部位产生温、热、灼、痛、痒等感觉及局部出现潮红、汗出等现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梅花针叩刺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针刺方法。温和灸、梅花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对治疗中枢性面瘫也有一定的疗效。曾朝芬主任医师认为发现有面瘫症状时,应该尽快治疗,方能见效快,恢复佳。

R276.512

B

1004-2814(2013)04-285-02

2012-12-04

猜你喜欢
额纹鼓腮鼻唇
深夜的病房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老人常鼓腮有助消化
白色的海
白色的海
老人消化不好多鼓腮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额纹除皱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额部皮肤油脂分泌的影响
闭唇鼓腮防脸塌陷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