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护理

2013-04-08 20:48王香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低血糖葡萄糖新生儿

王香媛

王香媛:女,本科,主管护师

新生儿低血糖是最为常见的新生儿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其发病症状多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常易漏诊、误诊,若不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导致新生儿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是新生儿低血糖治疗的重要措施,现总结168例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护理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新生儿1657 例,均在出生72 h 内常规监测血糖,共检出低血糖患儿168 例,其中男91 例,女77 例。原发病因: 早产儿67 例,小于胎龄儿22 例,低体重儿21 例,围产期窒息13 例,新生儿感染9 例,糖尿病母亲娩出儿5 例,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 例,新生儿硬肿症4 例,喂养困难7 例,新生儿黄疸12 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168 例中,79 例无明显症状,反应差、嗜睡、肌张力低下29 例,吸吮乏力15 例,喂养困难、拒乳13例,体温低下7 例,阵发性发绀5 例,易激惹6 例,震颤7 例,反复呼吸暂停4 例,尖叫抽搐3 例。

1.3 新生儿低血糖的测量和诊断 (1) 血糖的检测。所有新生儿均在入院后2 h 内取股静脉血完成首次静脉血糖检测。此后,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微量血糖仪在3,6,12,24,48,72 h 取足跟末梢血完成血糖监测,血糖不稳定的患儿每1~2 h 检测1 次,直至血糖稳定48~72 h 后停止。(2) 诊断标准。采用第7 版《儿科学》标准[1],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生后日龄,将新生儿血糖<2.2 mmol/L 作为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将血糖在2.2~2.6 mmol/L 之间的患儿作为密切监测对象。

1.4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 (1)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对症、支持治疗。(2) 尽早开奶,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吸吮乏力、喂养困难、拒乳的患儿经口喂食或鼻饲10%葡萄糖液10 ml/kg。复查血糖值仍低者,先给予1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2 ml/kg,继以6~8 mg·kg-1·min-1的速度输入葡萄糖溶液,同时监测血糖,保持血糖水平稳定。(3) 顽固性低血糖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 mg·kg-1·d-1) 静脉滴注,达到目标血糖水平后逐渐减量,停止应用。

2 护 理

2.1 一般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多有原发病因,因此,入院后均按原发疾病并发低血糖进行常规护理。(1) 保持良好的新生儿病区环境,病房定时通风,注意防寒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5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每日行紫外线消毒1~2 次,每次30 min。(2) 所有患儿均建立静脉通道,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静脉输液或注药时要注意调节速度,尽量使用输液泵。注射过程中检查有无渗漏,防止局部皮下组织坏死和静脉炎发生。(3)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4~6 h 测量1 次,病情严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儿行心电监护、吸氧。如有惊厥抽搐应及时止惊,如发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吸痰、拍背、弹足底等措施以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和无创通气辅助呼吸。

2.2 低血糖症状观察 新生儿低血糖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隐匿,且多与原发病症状重叠。护士在监测观察原发疾病症状的同时,还要把握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密切注意患儿的精神神志状况、吸吮吃奶进食情况以及呼吸、哭声、肤色、肌张力和中枢神经受损的体征变化。以下三种情况有可能是低血糖表现:(1) 患儿出现精神差、反应迟钝低下、嗜睡、出汗、低体温、吸吮乏力、拒乳、哭声无力、呼吸暂停、易激惹、惊厥、肢体抽搐等临床症状。(2) 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末梢发凉、眼球震颤、对光反射迟钝、心跳加快或明显减慢、心音低顿减弱以及肌张力低下、生理性神经反射减弱或出现病理反射等体征。(3) 与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不相符合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2.3 合理喂养和营养支持 低血糖新生儿多为高危新生儿,须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提倡尽早喂养。一般来说,喂养在出生后0.5~1 h 内开始,24 h 内1 h 喂1 次。若情况允许,尽早开奶,给予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喂食10%的葡萄糖溶液(5~10 ml/kg) 或配方奶粉。若新生儿吸吮不良、吞咽无力或拒乳,则需鼻饲10%葡萄糖注射液,用量5~10 ml/kg,1 次/h,连续3~4 次[2]。如患儿不能耐受喂养,有胃内滞留和呕吐,低血糖纠正效果不佳,营养需求不能满足时应及时采用静脉补充葡萄糖,一般给予10%葡萄糖溶液(6~8 mg·kg-1·min-1) 静脉滴注,用输液泵匀速输注。同时补充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以保障患儿内环境和体内营养的正平衡。按比例配制成含有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静脉营养液给患儿输注,以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3]。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及能量的平衡,有利于血糖的纠正和原发疾病的恢复。

2.4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不仅可以评估血糖水平,还能指导调整低血糖治疗策略,避免新生儿低血糖持续存在和反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通常发生在出生2 h 后,出生6~12 h 血糖值达到最低[4]。因此,新生儿出生3 h 内应完成第1 次血糖检测,此后3,6,12,24,48,72 h 常规进行血糖检测。检测血糖一般用微量血糖仪,可以减少穿刺取血的创伤,且用血量较少,患儿痛苦少,使用方便,结果迅速准确。取血部位一般选择足跟部。血糖不稳定的患儿一般每1~2 h 检测1 次血糖,严重低血糖、静脉滴注或泵注葡萄糖起始时可每30 min~1 h检测1 次血糖,血糖升至2.6 mmol/L 改为2~4 h 检测1 次,直至血糖稳定48~72 后停止。血糖水平保持在3.9~7.0 mmol/L 范围,要避免血糖剧烈波动或出现高血糖,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2.5 预防感染 低血糖患儿多为高危新生儿,其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病区内要做好空气消毒和隔离保护,注意食物和喂养卫生,医疗用品要严格消毒灭菌,防止空气、用品、食品污染导致呼吸道、肠道感染。护士在操作前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患儿前后必须洗手;患儿用物专物专用;对于患儿使用的布类物品需经高压蒸汽消毒后再用;注意患儿皮肤护理、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避免发生感染而加重病情[5]。低血糖新生儿需要多次采血进行血糖监测,采取血标本操作时要注意无菌原则,严格消毒,采血后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检查无渗血后应行无菌包扎。日常护理中注意采血部位的保护,注意清洗和定时消毒,以防止采血部位感染。

2 结 果

168例患儿中死亡3 例,2 例为早产儿,1 例为围产期窒息所致缺血缺氧性脑病;103 例患儿在12~24 h 内血糖恢复正常;51 例患儿24~48 h 内血糖恢复正常;11 例血糖持续偏低,应用了氢化可的松,其中7 例血糖在72 h 内恢复正常,4例超过72 h,时间最长者为8 d。所有患儿出院后均随访6 个月,4 例患儿表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于同龄儿,可能与其原发病因相关,未发现与低血糖相关的后遗症及其他并发症。

3 讨 论

新生儿低血糖带来的最大危害是造成永久性脑损伤,遗留脑瘫、认知障碍、视觉障碍和枕叶癫痫等后遗症[6],其后果严重。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把握三点:一是高危新生儿和高危因素的识别与评估;二是不典型症状的观察与判断;三是加强血糖监测。这样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纠正,可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尽可能减少低血糖带来的损伤。早期喂养和哺乳是预防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开奶过晚、喂养不足、延迟喂养、喂养不当以及小日龄等是新生儿低血糖反复发作和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7]。因此,提倡新生儿出生后1 h 内就应该开始喂养。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是哺乳、喂食配方奶粉,也可以给予10%葡萄糖液,或采取混合喂养。正常体重的足月儿、临床症状较轻的患儿,鼓励母乳喂养,但病情较严重、哺乳及喂养困难的患儿,应尽早采用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与营养液。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当血糖值低于2.6 mmol/L 应开始增加喂食一定量的葡萄糖液,以免低血糖程度加重[8]。

本组168 例患儿,除死亡的3 例外,治愈出院的165 例患儿的血糖均得到及时纠正,出院后随访未发现与低血糖相关的脑损伤后遗症。提示早期发现低血糖的存在,积极干预,尽早纠正低血糖,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短期内恢复正常血糖水平,能避免发生严重的脑神经损伤,改善新生儿低血糖的远期预后。护理干预是新生儿低血糖治疗的关键措施,重点在于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评估,低血糖症状的观察与判断,积极的血糖监测,合理喂养和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及其他低血糖并发症,加强原发疾病的综合护理。

[1] 沈晓明主编. 儿科学[M]. 第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137.

[2] 张家骧主编.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6.

[3] 李春华,陈锦秀,胡腊先.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5) :37-39.

[4] 秦振庭主编. 围产期新生儿学[M]. 北京: 能源出版社,2002:162.

[5] 王桂芝.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19) :21-22.

[6] 宿 军,王 莉.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5) :446-451.

[7] 周 红,彭曙辉,王国民.新生儿低血糖18 例病因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5) :561-562.

[8] 丁明明,周丛乐.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1) :59-61.

猜你喜欢
低血糖葡萄糖新生儿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