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疗卫生单位医学计量实践思考

2013-04-08 20:37谷爱梅潘小军汪雄炳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计量

谷爱梅,潘小军,汪雄炳

医学计量是指对医疗卫生领域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器械、量具等医疗设备进行的测量,是保证人体生命体征(化学、物理)参数测量、用药剂量等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医学计量所涵盖的是医学学科测量领域的整体,不仅是对医院的计量保证,也包括对医学科研、教学部门的计量保证。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以来,医学计量已成为强制检定的主要内容。1990年军队开始开展医学计量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医学计量管理与保障体系[1],为确保卫生装备的可靠和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1 加强医学计量建设的意义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电子技术工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进入到医疗卫生机构,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医院诊断、治疗、监护和用药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医疗设备既是医疗卫生单位诊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疗质量管理、医疗风险防范和医疗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随着医院的现代化,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增加,医疗设备存在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如果质量失准,就会造成错误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实际上,因计量器具失准造成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而医学计量检定的目的就是实现医学领域计量单位的统一,以及设备质量的控制,以确保对人体各种参数测量的准确一致,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的质控工作,强化医疗计量,对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

1990年,总后勤部和国防科工委联合颁布了《军队医学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军队医学计量工作在全军全面展开,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学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军事医学计量体系,使全军医学计量工作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全军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装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医学计量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并通过各种培训班自主培养,现已在全军卫生系统建立了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医学计量队伍。各级卫生机构也加强了卫生装备档案建设,从小到温度计,大到断层扫描仪(CT)等都建立了规范的管理规程及使用维护档案,特别是以强制检定项目为重点的计量检定,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

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量标准不健全 目前军队医疗卫生单位配备的计量标准不能满足医院和部队医疗装备的需要,表现为标准更新速度缓慢,如用落后的标准去检测被多数医院弃之不用的仪器,如: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等。标准缺失,如一些常用装备还无法检测,诸如:诊断X线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验光仪、床边监护仪(血氧、血压监护部分)等[3]。计量标准配备及检测水平难以跟上医疗装备的发展步伐,因此,更新或补充常用医疗装备的计量标准应为当前计量工作之急需。

2.2 仪器检定计划执行不力 近年来,各级军事卫生机构都强化硬件建设,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也加强了软件建设,包括管理制度,计量检定制度等,但是由于在医学计量认识或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对医疗设备的维护、计量检定不够规范。(1)新购医疗设备不进行计量检测,厂方的合格证不能替代计量检定而且仓储运输也会影响计量器具的精度;(2)老的医疗设备也未进行定期计量检定,逃检、漏检、超周期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3)检定项目覆盖率偏低,只是选择部分仪器或部分指标进行检定,实际上需要进行医学计量的设备不只是那些大型新型设备,包括温度计、血压计在内的一些小型器材同样需要检定[4]。(4)医疗设备在检修后不进行计量检定校准并试运行,忽视了部件的维修和更换可能会造成技术参数的变化;(5)设备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设备档案不健全、无医疗设备卡、无计量检定标识、无维护管理规定等;(6)精密仪器没有专门的仪器室,温、湿度等不能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需要;大型仪器设备无专人管理。

2.3 专业技术人员少 医疗设备的维护和医学计量检定多依赖兼职维修人员完成。军队经多次裁撤后,医院人员编制也在减少,特别是从事设备维护的人员明显偏少,专职人员更少,客观上造成医学计量工作技术力量不足。专职人员的缺乏及计量监督技术落后也是计量检测结果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另外,小、散、远卫生机构基本没有医学计量检定人员,还需要医学计量技术机构如药品仪器检验所或大单位医学工程科给予支持。

3 几点建议

3.1 健全医学计量测量标准 以军队医疗卫生单位建设需求为牵引,对各级各类标准进行清仓查库,寻找抓准军队医疗卫生单位配备计量标准的薄弱环节和空白之处,重点围绕应用频次多的、对诊断治疗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制定科学适用的测量标准,大幅度提升医疗装备计量强制检定项目水平和检测覆盖率。

3.2 强化医学计量管理 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医院的生命线,如果质量失准,就不能正确反映患者客观病情,甚至造成误诊、漏诊或治疗过失,因此要提高医学计量法制意识,单位领导要支持和重视计量、质控工作,把计量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在医疗设备的购置、安装验收、临床使用、维护检定等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医学计量监督检查制度,有效地控制医疗设备使用的全过程,按规定进行内部质量审核与外部考核,确保医疗设备质量。

3.3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遵守国家的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规定,把医学计量质控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去[5],健全计量组织机构,在有条件的医院设立专门计量室,配备专职人员,经常性开展院内的常用计量器具的内审检定工作,对计量检定不合格的医疗设备应严禁使用。要经常性地宣传计量法规,强化医务人员的质控意识,真正把自觉送检实施质量保证变成仪器使用人员的自觉行为。

3.4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卫生机构一般重点关注临床科室,而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医学计量重视不够。因此医学计量和质量控制人才较少,技术发展也较缓慢。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和储备相关人才,并对他们进行培训,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提高技术的积极性,特别是应在职称晋升、晋职晋级等各方面给予倾斜[6]。

3.5 建立专项医学计量经费 医学计量检定属强制性专项计量检定,一般所需经费较大,许多卫生机构感觉负担较重,甚至难以承受,这也是计量被有意或无意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卫生机构应从营业性收入和事业型经费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每年的常规和临时型医学计量检定工作。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有更多的医疗设备走进军事卫生机构,医学计量检定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医疗设备质量的重要措施。2012年12月27日,军队又召开了第五届军事医学剂量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军事医学剂量发展的基本思路。笔者相信在卫生机构全面推行的提高计量意识,加强计量工作的监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和强化医疗质量的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 纪春雷,孙志辉.军事医学计量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2):60- 61.

[2] 李向东,崔骊.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工作安全[J]. 中国医学装备,2011,8(4):48- 49.

[3] 张玉明.从计量监督检查谈当前军事医学计量工作[J]. 医疗卫生装备,2001,22(1):41- 42.

[4] 郑小溪,陆庆生.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初探[J].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107-110.

[5] 黄键,蒋宏彬.计量室如何贯彻GJB 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J].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1):24-25.

[6] 张祖进,郭召平,李辉,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9):127-128.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计量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