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2013-04-08 20:37汪才侠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血小板综合征护理

汪才侠

蜱虫又称草鳖子、扁虱、牛虱子等,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常分布在草丛、树林和泥土中,其动物宿主包括鸟类、爬行类和陆生哺乳类等,部分种类会叮咬人体并可传播多种蜱传疾病。近年来,河南省商城县等地报道较多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全沟硬蜱叮咬人传播的[1]。我国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北京市和江苏省以及欧美等也都曾有过蜱传疾病的病例报告[2]。每年5-11月为蜱虫最活跃的时期,我院是本地收治蜱传疾病的唯一定点医院,每年都会收治确诊或疑似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笔者总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

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其特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多数因蜱虫叮咬传播,为人兽共患病,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并鉴定的一种新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为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含3个单链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颗粒呈球形,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直径80~100 nm。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起病急,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 ℃以上,严重者可达40 ℃以上,部分患者持续高热,热程可长达10 d以上;其他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有头痛、肌肉酸痛或腹泻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和肺出血等,有时会有意识障碍,可因呼吸衰竭、休克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亡。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进行治疗,且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如延误治疗则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2 一般护理

2.1 发热护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均表现发热(蜱咬热),体温大多在38 ℃以上且热程较长,部分患者可持续高热。应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并在体温过高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通常给予头部、颈部、腹股沟部大血管等处冷敷。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多饮水,少食多餐,以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牛奶、果汁、鱼汤、稀粥等[3]。

2.2 皮肤护理 蜱虫叮咬部位常出现红斑、皮疹或瘀斑等,很容易因患者高热出汗而致汗液浸渍,使皮肤抵抗力低下而诱发炎症,导致蜱虫叮咬部位或躯体受压部位发生破溃感染或产生压疮。因此要重视皮肤护理,嘱患者或帮助患者经常用温水轻轻擦洗皮肤,多翻身,并保持衣物、床单等清洁、干燥。

2.3 预防出血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严重的会低于300/L,极易引起出血。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各项护理操作都要轻柔,以免导致组织损伤而出血。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神色及尿量等,要勤测血压、脉搏,注意复查血常规,尽早发现出血倾向,当血小板低于200/L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静脉注射时应力求做到一次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增加患者出血机会,拔针后注意按压至不出血为止。当发现可能的出血现象,如患者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鼻腔渗血、血尿、咯血、呕血等[4],注射或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或针眼出血不止,呕吐咖啡渣样物或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阳性甚至柏油样便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适当措施。

2.4 预防感染 重症患者多因病程长而致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容易诱发各种继发感染。因此,护理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病房的空气、地面、桌面消毒,保持各种用品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控制家属探视的人数、次数及时间。急性期患者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预防,避免传染。

3 心理护理

自从有报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死亡以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对蜱虫和蜱虫叮咬引起的疾病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一方面担心疾病不能治愈或留下后遗症,担心传染家人;另一方面由于病程长、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又担心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等。过重的心理负担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较大的影响,部分患者表现出紧张、焦躁、恐惧甚至感到绝望[5],少数患者甚至想放弃治疗。为此,笔者采取多种办法主动接近并帮助患者,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理解其感受,还对患者及家属讲解蜱虫和蜱传疾病的基本知识,让他们明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完全可以治疗的,蜱传疾病也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可以报销大部分治疗费用,从而逐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危重患者护理

重症患者可出现心脏、肝脏、肾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甚至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因此,对危重患者应加强护理,对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须进行持续监测[6],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重症患者合并肝肾功能损害时,要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并卧床休息;如果患者有恶心、呕吐,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发心衰、肺水肿患者应取半坐卧位,并给予吸氧,降低输液速度;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可表现为精神迟钝,也可能烦躁不安,发生抽搐,应采取措施防止患者自伤,发现异常情况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及时用药。

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仍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以逐步恢复健康。患者出院时,嘱其多注意休息,不参加高强度劳动或运动;饮食要富有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可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但需要避免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且应戒除烟酒;2周后复查。同时,向患者宣传蜱虫的相关知识,注意辨认和预防蜱虫叮咬,指导患者万一被蜱虫叮咬应如何简单处理,如出现身体不适、发热、叮咬部位发炎或破溃、红斑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熊晨晖,尚佳,胡方成,等. 疑似无形体病86例临床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6):121-122.

[2] Heyman P,Cochez C, Hofhuis A,et al. A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tick-borne diseases in Europe[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0,8(1):33-50.

[3] 姬琦,周宏.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3):195-196.

[4] 杨永平.对2例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急救的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1):47-49.

[5] 文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5):349-350.

[6] 蒋莉,杨爱波,吉小雨.危重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1):56-58.

猜你喜欢
血小板综合征护理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