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致血糖明显升高一例

2013-04-09 03:35赵旭李波
海南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非洛地平乐克依那普利

赵旭,李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ICU1、心血管内科2,湖北十堰442000)

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致血糖明显升高一例

赵旭1,李波2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ICU1、心血管内科2,湖北十堰442000)

非洛地平缓释片;血糖

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1]。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降压治疗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素。长效CCB制剂代表药物之一的非洛地平缓释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降压、心脑肾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罕见并发症亦不容忽视,现就非洛地平缓释片致血糖明显升高1例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54岁,陕西人,有高血压病史6余年,最高血压达160/104 mmHg(1 mmHg=0.133 kPa),长期服用倍他乐克12.5 mg/次,2次/d,间断服用依那普利10 mg/d,1次/d,平素血压控制在110~130/60~80 mmHg。否认糖尿病史及特殊疾病家族史。每个月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空腹血糖波动在4.2~5.6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4.3~7.1mmol/L)。2011年12月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昏(为头部昏沉感,无视物旋转、转颈试验阴性),余无特殊不适,反复测血压维持在160/100 mmHg左右。就诊于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头颅CT、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异常。就诊后给予倍他乐克12.5 mg/次,2次/d,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1次/d口服。服药1个月后血压控制在110/60 mmHg左右,但逐渐出现口渴、多饮(每日饮水2~3 L)、多尿(10~20次/d)、体重下降(1个月余下降约2.5 kg)。在当地卫生所反复测血糖明显升高,空腹血糖波动在9.0~16.8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动在16.2~26.4 mmol/L,于我院复诊,查空腹血糖10.6 mmol/L。患者平素血糖正常,且长年服用倍他乐克,考虑血糖异常与非洛地平缓释片相关,故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改为依那普利片10mg/次,1次/d。同时给予盐酸二甲双胍0.25g/次,3次/d,来得时10U/d皮下注射,1个月后复查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控制在4.6~6.2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5.6~7.8 mmol/L),后停用来得时皮下注射,坚持服用二甲双胍1个月后停药。近半年来坚持服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降压,血压控制理想。近半年未使用降糖药物,目前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控制在4.0~6.0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8~7.0 mmol/L),无口渴、多饮、多尿等不适。

2 讨论

研究表明以二氢吡啶类为基础的降压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风险[2-3]。中国高血压患者使用长效CCB类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较高的达标率,较低的不良反应及较好的依从性[4]。非洛地平缓释片属长效二氢吡啶类CCB,是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之一。其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的踝部水肿、心悸、头痛和面部潮红。外周水肿通常程度较轻,与年龄和给药剂量有关。上述不良反应多为短暂性的,长期服用尚可见牙龈增生,但导致血糖升高病案实属罕见。钙通道阻滞剂引起血糖升高机制目前主要认为:(1)与阻滞Ca2+进入β细胞,抑制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糖耐量受损,血胰高血糖素升高;(2)增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该例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在饮食、生活习惯、运动量、其他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1个月余后出现典型的口渴、多饮、多尿等血糖升高症状,血糖明显升高。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更换为依那普利,积极降糖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内,后停用降糖药物半年来血糖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提示非洛地平缓释片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5]、一过性胰岛细胞功能抑制,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

该病案提示我们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用药前应充分评估,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用药后定期复诊,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1.

[2]Nissen SE,Tuzcu EM,Libby P,et al.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The CAMELOT stud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4,292:2217-2225.

[3]Abe M,Okada K,Maruyama T,et al.Comparison of the antiproteinuric effects of th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benidipine and amlodipine administ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to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tage 3~5 chronic kidney disease[J].Hypertensiong Res,2009,32:270-275.

[4]刘力生,张维忠,郝建生,等.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 291-294.

[5]王慧杰,高筱雅,高玉红,等.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致血糖明显升高1例[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17.

R972+.4

D

1003—6350(2013)06—092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3.06.0395

2012-10-27)

李波。E-mail:libo030506@163.com

猜你喜欢
非洛地平乐克依那普利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