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齐哈尔市劳动湖水域发展生态渔业改善水域环境的意见

2013-04-10 21:22王洪义单荣艳杨秀明
黑龙江水产 2013年6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水域渔业

王洪义 单荣艳 杨秀明

(齐齐哈尔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劳动湖是五十年代齐齐哈尔市人民通过义务劳动挖掘而成的人工湖,长7.5km,占地面积320ha,水域面积165.75ha,其进排水口与嫩江相通。从1999年开始,齐齐哈尔市累计投资近3亿元治理劳动湖水体污染。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劳动湖河道通畅,水清岸洁,拥有游览区、绿化观赏区、体育健身区、文化娱乐区、花鸟观赏区,建立了大、中型广场5座、大型雕塑3座、大型音乐喷泉1座和各式新颖灯具数万件,成为鹤城最迷人的风景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劳动湖水体大量水生植物的过度繁生偶有发生,鱼类资源显著下降,鱼越捕越少,一直以来都倍受全社会高度关注。现如今由于没有拦鱼设施,加上无序捕捞等原因,使大部分鱼类进入嫩江或被捕出,湖中仅有的鲫鱼小型野杂鱼的现存量也很少,特别是具有碳汇效应的滤食性水产养殖品种鲢鳙鱼就更少了,水体养护碳汇能力大大降低。鉴于此,我站经过多年的调研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劳动湖水域,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水和鱼以及人和环境的关系。

一、“以鱼养水,以水保鱼”,发展生态渔业

劳动湖水质状况影响鱼类生存,鱼类的活动能影响水质环境,鱼是水域中的消费者。2005年至2009年共投入夏花苗种300万尾,草鱼种4万kg,以多投放鲢鳙、草鱼进行“生物治理”,使劳动湖浮游生物和菹草被部分利用,水体蓝绿藻得到一定的控制。

从鱼的食性上看,鲢鳙鱼属滤食性,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鲤鲫鱼为杂食性,采取不施肥料、不投饲料、不用渔药的传统方式养殖。鱼类在生态修复、调节水质中起到了四方面作用。

一是净化水质,过滤作用。以鲢鳙为主体的环保鱼,大量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改变浮游生物结构和种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二是同化作用,消耗氮、磷。投放“鲢鳙肥水鱼”通过食物链转化,直接消耗水体过剩的藻类,利用水中浮游生物从而降低水体的氮、磷总含量。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每产出1公斤鲢鳙鱼将从水中带走29g氮、1.46g磷,可见鱼类摄食作用能有效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三是“生态位”效应。依据鱼类生活习性有上、中、下层次之分,不同种类的鱼在水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鱼的游动摄食等活动有特殊的动力学性质和可变性,有助于水体“垂直”对流和交换,加速水中污染物沉淀和分解,在自然生长中产出“生态鱼”。

二、维护劳动湖生态功能,保持湖内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近年来市政府对劳动湖采取了依江伴湖、江水相连、污水截流、生态清淤、生态修复、动力注水、湖岸整治、环湖林带、休闲广场扩建等外源性综合治理措施,然而湖中水体的内源性治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1、投放养殖鱼类不是水域污染的制造者,而是保护者

养鱼有污染只不过是鱼的代谢物排入水体后又供某些水生生物所吸收,通过“食物链”而被鱼类循环利用,属自然生态养殖。鱼类的种群在水域生态系中是最大的“消费者”,靠水中天然饵料来维持生存和生长。

2、渔业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水体共同组成水域生态系统。如果水里没有鱼类,就像陆地没有了人类和动物,植物会疯长,微生物泛滥,水瘦或出现异味并大量产生蓝绿藻。

3、渔业保水技术,生物净化水质

渔业保水技术是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水质受光照、温度、氧量、酸碱度、有机物的影响,鱼类的捕食作用可减少生物密度和调整生物结构,可见保持水生生物多样化,对保护和改善湖内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三、治理劳动湖水域,强化经营管理

劳动湖水域包括胡家泡、门前沟、北大桥、西大桥、龙沙公园、嫩江公园及东扩地段,约2500亩。七大水体归属统一管理,不能各自为政,只有这样才能管好人、管好水、管住草、保住鱼。同时,为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劳动湖水位必须达2.5m以上。

1、在注水口或泄水口设置钢筋活动式拦鱼设备,过船游览时可及时打开后关闭。可考虑在胡家泡化工桥下、劳动桥下和嫩江公园四个水平面下设置活动钢筋拦鱼设备或网拦部分。即能拦浮草又防止鱼类乱窜,特别是整体集中换水,避免鱼密度过大集中在某一水体。在注排水口,各种桥100m内严禁捕鱼作业并规定为常年禁捕区域,达到保护和增殖作用。

2、水面可划片或划段采取承包经营、自负盈亏的办法,把养殖者变成生态保护者,集中或统一投放以鲢鳙为主的滤食性鱼类。

3、采用机械化除草,可引进水下割草机进行粉碎加工成草段喂鱼,或肥水,减少外运费用。

4、建议设一处深水泵站,在化工小桥或劳动桥附近,每年4月初抽取地下水做水源补充。主要向龙沙公园水面加注新水,提前破冰解冻,更好地调节水质,缩短江水注入距离和时间。

5、加强监管强化水质安全,检测和监督相结合。一是建立湖边环境保洁机制。二是完善水质检测体系,定期定点检测水质,突出监控重点责任到人。

6、加强组织管理,引导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组织举办‘放鱼节’,把公益慈善、科普宣传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节日的形式实施渔业生态增殖活动,吸纳民间力量和公益组织加入放流工作。

齐齐哈尔市劳动湖水域发展生态渔业改善水域环境,必将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及“2013年节能减排示范市项目”的实施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水域渔业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基于SWOT的齐齐哈尔市冰球城市建设研究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齐齐哈尔市慢行交通系统调查与思考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