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3-04-11 00:32潘小丹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纱线织物纺织

潘小丹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截止2013年,我国独立学院共292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使更多人能够接受本科高等教育。十二五教育纲要也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独立学院的教育改革也迫在眉睫。

一、引言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纺织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条件好,产业背景优越,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同时,面对新的形势,也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企业普遍反映大学生科技敏锐性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学生接受的知识面较广,但部分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尤其是某些重要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不够。对三本学生来说,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同时现在的实验教学如何与生产实践、与地方产业经济、与未来科技发展相结合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而紧迫的课题。

《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程是纺织工程(纺织品贸易)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与纺织材料(包括纤维、纱线和织物三大部分)特性有关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更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纺织技术和贸易工作的基础。本文结合我院纺织工程专业生源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一些建设性的探讨。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不能照搬普通一本高校的培养目标。统计近三年我院纺织工程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任职于纺织服装贸易企业,从事服用织物贸易、服装贸易及相关的织物性能检测;毕业生从事生产技术和研发的很少。

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纺织材料品种、性能、检测仪器、检测方法、国际国内各类检验标准的多样性也在快速发展,《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四十学时课内教学必须进行有效的选择。配合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在实验项目更加注重应用性、职业性、市场需要性等特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实际动手实践能力的兴趣。

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内容上,精简不必要的理论、实验操作,及时删除陈旧的内容,融入新的技术、知识。将实验课程内容大致划分为纤维、纱线、织物三个单元,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重视三个单元相互之间的衔接和互补。课内四十学时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实验室对学生全天侯、全方位开放,学生可在纺材实验课课内学时以外学习各种服用性能的测试。课内四十学时课教学内容如下:(1)用显微镜认识各种纤维;(2)织物原料的鉴别;(3)纺织制品水分的测定;(4)纤维、纱线的细度测定;(5)纱线捻度和捻缩的测定;(6)纱线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7)织物拉伸断裂强力的测定;(8)织物密度、厚度及质量测定;(9)GB18401-2010标准的学习和各种服用性能测试仪器的介绍和演示;(10)考核(某一织物规格和性能测试)。

三、教学形式的改革

(一)教、学、做阶段

在课堂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使教、学、做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进行,采取边讲边练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实验教学主要是在检测标准的学习、实验的基本方法、参数的选择、仪器的调试、数据处理、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写作等基本功方面进行规范性训练,如显微镜、八篮烘箱、单纱强力仪等仪器的操作,织物强力测试试样的制备等基本实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对实验现象细心观察、周密思考的良好习惯,并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详细记录实验原始记录和特定仪器的操作过程,按统一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课程中基本采用每人一组进行实验,部分实验采用两人一组,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初步应用阶段

学习新实验时,对已学过的实验内容和测试方法进行应用。如纤维的鉴别实验教学时重点学习燃烧法和手感目测法,但对准备的未知试样进行原料鉴别时,必须结合显微镜观察法(前一次课学习内容);测量织物回潮率时,学生须对织物原料进行鉴别;测量纱线细度实验时,鉴别纱线的原料并测量其回潮率。每一次新实验都学习新的知识点,更是一次旧知识点的复习和应用,使学生明白所有实验都是互相衔接的,每个实验都是基础,都必须完全掌握。

(三)综合应用阶段

综合应用阶段即是考核的一部分。选择了多个不同织物,并有区别地规定实验所需检测的项目,指导学生根据已学课程内容,自主查阅国家标准,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在最后一次课中,现场独立完成整套实验。从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验参数的选择、仪器的调试到实验操作、数据整理、测试结果分析,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查阅资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结论

把面向市场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让学生尽早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实验室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实验条件,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等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纱线织物纺织
澳洋纺织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针织与纱线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
织物柔软剂的香气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