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主体共创“三风”建设融促高校管理提升

2013-04-11 00:32杨海庆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风校风学风

杨海庆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53)

高校管理一直是各大高校的主要管理课题,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激增,教学资源不足,其中教育管理、学生管理等亟待调整和完善。为实现高校稳定持久的永续发展,“三风”建设符合高效管理的要求,也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管理提升。从人文层面看,“三风”建设的主体即老师、学生、学校,加强三主体的管理提升,能够更有效地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使高校管理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和融合力,“三风”建设就成为高校管理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高校的“三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为重点,以学科素质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开展“三风建设”,以各自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打造不同风格、独具特色的校园“三风”模式,同时使“三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加强“三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永恒主题。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风”建设从以下三个视角为基点开展。

一、从教师视角抓教风,促进教学管理提升

从教师的视角来看“三风”建设,教风是首要的、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教风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最直接的因素,也是校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风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知识技能、修养素质等的综合表现。教风是“三风”的基础,教风的建设也必然是“三风”建设的基础,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教风建设须抓好四个“一”:严谨治学始终如一;爱教会教善教化一;监督激励目的统一;创新务实提升争第一。

二、从学生视角抓学风,促进学生管理创新

从学生视角来看“三风”建设,学风就是首要的、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风是教风建设结果的体现,是校风建设的基石,是“三风”建设中最大的主体因素,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土壤。

学风是“三风”的关键,学风的建设也必然是“三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学风问题不仅涉及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的优良品格形成问题,关系到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问题。

学风建设须做好“三学”“四做”。

“三学”即:一学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二学实践技能及问题解决方法;三学道德伦理,树好三观。

“四做”即:一是学生本分的事要做到位;二是不会做的事情学会做;三是可以做好的事要做精;四是帮助做、带动做、一起做。

三、从学校视角抓校风,促进行政管理有效运行

从高校视角来看“三风”建设,校风便是首要的、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校风建设是教风建设、学风建设的综合体现,也是影响教风和学风的最直接的宏观因素,是整体因素,是“三风”建设的最终目标。

校风是“三风”建设的核心,学风的建设也必然是“三风”建设的核心灵魂。校风是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充分展示一个高校的精神风貌,是一个高校的窗口形象。良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同时教风和学风决定校风,校风的好坏是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是高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也是教风和学风的直接体现。

大力开展校风建设,须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提升领导认识,强化教师责任意识。不断拔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校风建设认识,认识到校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增强教师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从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在教师中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

2.完善制度,强调激励,促教促学。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制度,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重大事情公开透明、赏罚分明,激励为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高校的决策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校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3.以党风带师风促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必须从党风抓起,在抓好党风建设的基础上抓好师德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优秀师德在校风建设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校风建设的整体水平。

4.以“考风”促“教风”、“学风”提升,建设正能量的优秀“校风”。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弄虚作假为耻”的观念,积极倡导“诚信为本、严谨为学”的思想,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强化教师监考职责,让广大师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从三个不同的视角看“三风”建设,教风、学风、校风各是第一位的,“三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又相互统一。“三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高校社会信誉的外在表现,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在“三风”建设的指引下,逐渐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以领导作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良好的作风、教风、学风兴校风,全面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形成具有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志向、愿望和行为习惯的、优秀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三风”文化,同时也是打造具有卓越管理水平的高校管理文化。◆

[1]陶华坤.校魂(第一版)[M].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

[2]马晓光.高校三风建设刍议[J].科技信息,2010;(34).

[3]钟信芳.新时期高校“三风”建设的路径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7).

猜你喜欢
教风校风学风
说 校 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校教师教风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分析研究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浅谈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