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2013-04-11 19:15
关键词:移情二语学习动机

李 君

情感从广义说就是影响行为的情绪、感情、心情和态度(Amold&Brown 1999)。关于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Brown(1987)曾说过:在人类行为的诸多方面中,情感因素是决定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人类行为主要是受情感支配的。多年来,我国的二语习得都是将培养学习者认知技能放在首位,忽略了情感因素的培养。传统的外语测试也一直以测定认知因素为主,很少涉及考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等。笔者曾在高中、初中带过英语课,也辅导过初中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深刻地认识到:除了那种能直接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天资与勤奋外,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自信心、个性、移情等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一、动机——二语习得的心理驱动力

情感因素主要涉及动机。外语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者以一定学习目标而努力的持久的驱动力,它是学习者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心理学上把动机理解为: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激发,定向,维持和强化的功能。

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多种,其中属Gardner和Lambert影响最大。他们把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动机”,或译为“融入型动机”。融入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真正的兴趣,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参与第二语言文化社团的活动,融入此社团的社会生活,成为该社团的一个成员。另一类是“工具性动机”,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以达到某一特殊目的。

用通俗的话来描述学习者在动力源上的差别,就是“我要学”和“要我学”区别。“我要学”这种内在动机更持久。譬如,在欧美一些国家,掌握这些国家的语言会对移民和外籍工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种族歧视和争取同等社会待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他们学习这些语言有着强烈的融入型动机。这种动机有助于语言的学习与提高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

目前许多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者不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受外部情景支配而不得不学外语。例如:考研、找工作、阅读资料、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等,这样外语学习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当某种目标实现时就失去了学习动力。怎样才能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持久性的主观学习动机呢?

1.创设刺激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激活学生的求知需求。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创设刺激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鼓励正确的自我批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例如,我有一同学,出于爱国情感对日本存有一定的偏见,进而对日语持有否定的态度,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和学习日语,自言看到日语外教就憋气。老师和善的诱导和幽默的讲解,使他意识到自己认识的不妥,激发了他对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的兴趣,明白了外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且也是为了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他帮外教干活,主动与外教交流,日语提高很快。

2.给学习者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强化其持久的学习毅力。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习者才有适当的挑战性。太难则容易产生挫折感,太易则会产生厌倦情绪。最能激发学习者动机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任务不难不易,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像摘桃子一样,跳一跳能摘到果实,成功的喜悦体验,会带给他们更积极的挑战,起到学习动机的正强化作用。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动机。实践证明,学习者融入型动机越强烈,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过程就越轻松,语言知识掌握就越快,知识内化程度就越好。可以这样说,学习者强烈的动机会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的进步又会反过来强化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

二、自信心——提升二语习得效率

自信心,就是学习主体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和意识。自信心强的人总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成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具有高度自信心和良好地自我概念的学生学习成功率相对较大。他们有较多的实际操作语言的机会,语言的熟练度得到不断提升,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为保持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适时的给予表扬,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纠错不要太严厉,让学生发现自己是能学好英语的,一旦发现自己的英语学得不差,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学习则更加有效。读大学时我班有一个来自农村的男生,刚来时口语糟糕的很,课堂回答问题时常出错,但是他很自信,能查明所缺的知识和技能,利用一切机会练习,经常自己对自己说英语,力求用英语交际,请老师同学们纠错,仅半年的时间他的口语就有了极大的提高。自信心弱的学生,动机小,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不会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语言运用能力也就较差,语言发展也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由此可见,同样的语言学习环境,性格内向,自信心弱的人,由于过多的顾及面子,怕出错,因而就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根据情感过滤说,学生的情感因素会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一方面靠学生自己,一方面也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在适当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课堂上让听说能力强的学生,尽量地给他提供听说的机会;对于口语表达能力弱,又很爱面子,不愿意在课堂上练口语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支持性环境,不防尽量发挥这些学生其它方面的特长(语法、词汇),给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让自信心不强的学习者回答问题,宽容、赏识、多鼓励少批评,找到闪光点,教师反馈给他积极的信息,有时甚至一个小小的暗示,不经意间的一个手势,一个和蔼的微笑,都能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升二语习得的效率。

三、个性——释放二语习得的潜力

心理学家把人的个性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两种不同的性格对二语习得的结果也会不同。外向型性格的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怕出错,比较善谈和善于反应,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堂语言活动并寻求更多的输入和实践机会。而性格内向的学习者自我约束较多,怕与人交往,因而就失去了很多的训练机会。经多次对两种性格学习者的观察研究,发现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各有利弊,外向型的学习者开朗,善于捕捉机会,会交际,但不容易静下来深入思考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往往表现出语言凌乱,不系统,较多情况下缺乏理解的深度。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较沉稳,善于思考,能对有限的输入进行精心思考和细致的分析,尤其在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的课堂教学环境里特占优势,但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针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教师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使学生达到优势互补,在课上分组活动时,应注意把不同性格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如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用英语演讲等,从而加强外向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内向型学生运用语言的流畅性,这样的学习互补,能使两类性格的学习者都能释放二语习得的潜力。

四、移情——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技能

移情是语言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谓移情是指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能够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境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有你这样的朋友我很荣幸”这是个语用移情的句子,说话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通过语言抬举对方,使对方受益,如果说成“有我这样的朋友是你的荣幸”,则没有移情对方,表明了说话者盛气凌人,可见同样的话题,语用结果截然不同。

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用移情的等同原则,把自己看成是听话人中的一员,说话时设身处地利用语言向学生表达,就一定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极益于师生间情感的相互沟通,移情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意识到或了解自己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同别人等同起来。例如:老师对学生说:“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老师将自己也摆在学生一边了,句中的“我们”显然是指学生。这种移情的话语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有人把它形象地描述为“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

移情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它可以让人摆脱一些焦虑,增强自信心,与人形成良好的沟通,产生对二语习得的兴趣,特别是能够提升对文化的认可度,达到对语言学习的目的。通过移情人们不再局限于已有的思维模式,能够全面地对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才能在与学生交往中体现移情的特征。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准确的移情方式,而且还要善于对学生心灵世界的领悟,选择学生所适宜的方式进行表达。移情强调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全面地了解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考虑,体验他们的情感,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正确评价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从而促进学生与教师交往中的自我表达,把移情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形成真实的教学效果。

移情的培养是个不太容易的过程。运用移情,首先要深人了解对方的语言与文化,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在语言中有所表现,在了解对方语言的基础上,充分体味他们的习俗,我们才有可能将心比心,慢慢做到移情。其次,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到对方的社区去生活,熟悉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可通过电视、录像、图片、书籍等来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为上升到移情这个高级阶段做积淀。

总之,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又无法用精确的数字来衡量的一个变量,它的存在不容忽略。在外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能调动、控制那些促进或妨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使学习者在智力、情感心理和语言创造力诸方面取得均衡发展。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猜你喜欢
移情二语学习动机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