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2013-04-11 19:15谭燕妮
关键词:基本原理教员研讨

谭燕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军校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对培养学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军校学员实际,选择部分内容对研讨式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引导学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某一主题主动搜集、选择、加工处理信息,通过师生之间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不仅能为学员提供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平台,使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还有助于师生共同探索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而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一是将教员的启发式讲授和引导学员回答问题当作研讨式,这实际上还是让教员唱独角戏,忽视了学员的主体作用;二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员,让学员唱独角戏,又忽视了教员的主导作用。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选择恰当的内容,找到了既发挥教员主导作用又体现学员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实现教师“搭台”、学员“唱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体现研讨式教学的价值。

一、选择恰当的研讨主题

研讨主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必须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

第一,紧扣教学内容选择研讨主题。相对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许多内容都需教员进行精心授课才能帮助学员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就不能开展研讨式教学。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贵在活学活用,学员如果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研究和讨论,就能加深他们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所以,要结合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或难以理解的内容确定研讨主题,而不能偏离教学内容。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任意选题,有可能课堂上热热闹闹,但难以达到本门课的教学目的。

第二,选择难易适中的研讨主题。同一个进度的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认识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也有差异,选择太简单的主题,学员觉得没有研讨的必要,提不起探讨的兴趣;选择太难的主题,无疑剥夺了绝大多数学员的发言权,使得课堂成为少数学员唱“独角戏”的舞台。真正的课堂应当是绝大多数学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选择的主题难易要适合学员,既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参与兴趣,又具有启发性和可探讨性,给学员的思维留出一定的空间,调动他们进行探究的强烈愿望。

第三,选择学员普遍关注的研讨主题。如果研讨的主题是学员们最关注的话题,他们就会迸发出主动作为的热情,积极参与到热烈的课堂讨论交流中,通过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员之间的思想碰撞,最大限度的达成共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因此,在选择研讨主题之前,有必要开展调查研究,搜集学员普遍关注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尽量使选择的研讨主题能激发学员参与课堂讨论交流的激情,主动进行问题探究和思想交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员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员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只有切实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中熟练地驾驭课堂,做好研讨课讲评,才能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

第一,切实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虽然,教学过程是由教员的“教”和学员的“学”两个方面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这个观点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教员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教育理念仍然存在,不少教员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必须教员讲了学员才能深刻理解,所以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形成教员传递知识—学员接受知识的单向过程。要实现研讨式教学的效果,就要本着以学员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员、信任学员,积极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员成为学员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员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进而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主动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员,实现教学员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互动探讨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相长。

第二,灵活驾驭课堂。首先,需要教员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学员提供可以自由表达思想的课堂,鼓励学员具有敢于表达的精神和勇气,促使他们有表达自己观点的主观意愿,尝试在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和表明观点的过程中,通过思想碰撞激起共鸣,最大限度的达成共识,体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分析问题的具体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在。其次,教员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用积极的情感调动学员的情绪。通过鲜活的例子把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满足学员的心理需求,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设计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活动。要根据研讨主题和学员的实际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员的思维跟随教员的思路不断深入,使整个课堂教学都在教员的精心预设下进行,促使学员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最后,要善于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调控。当课堂上出现与教员预先设计的活动不太一致的情况时,应当根据课堂现场情况作出灵活的应变反应,引导研讨不断向纵深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仍然围绕研讨课教学目标进行,充分体现教员对课堂的调控和把握。

第三,重视点评。作为学员学习的指导者,教员要对学员的发言做画龙点睛式地点评,把学员分散的见解和认识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并加以总结和升华,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点评的原则而言,一要简洁明了,抓住重点。用最精炼的语言指出学员发言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给出改进的建议措施。二要鼓励为主,切忌指责。对学员发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亮点和闪光点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认识偏差不能严厉批评指责,而要循循善诱,引导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问题。就点评的内容来讲,可以就研讨内容本身进行点评,对学员在发言过程中陈述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出主要观点和看法。肯定正确的认识,澄清模糊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识。也可以对整个研讨过程中学员的表现进行点评,例如,研讨中态度是否端正、发言是否积极踊跃、表达是否流畅、思路是否清晰等。就点评的方式而言,可以请学员进行点评,也可以由任课教员进行点评,还可以请资深教授或对某个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进行点评。就点评的时机而言,可以在研讨进行中根据研讨实际情况进行点评,也可以在研讨结束时进行统一点评。

三、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员是教学的主导,也不能忽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也应当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一,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中,不仅教员要切实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对于学员而言,也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能将自己简单地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仅仅聆听教员的教诲,将教员所讲的知识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而是要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极去学习和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以自己主动学习的实际行动体现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自己将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

第二,加强沟通交流。研讨式教学重在研究和讨论交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相对难以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员就是绝对的权威,学员就没有话语权,相反,教员和学员都应是平等的对话主体和课堂参与合作的伙伴。应当通过构建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营造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一是加强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员针对自己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与教员进行沟通交流,得到教员的指导和帮助,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当然,教员也要善于向学员学习,从学员那里汲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加强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大家共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收获、感想和体会,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交流心得、消除困惑、获取知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鼓励学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也要通过研讨式教学,引导学员针对教员提出的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去思考,让他们通过各种观点之间的比较,去伪存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员的观点,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成长为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现代学员。

[1]宋银桂.研讨式教学的人本理念[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2]万军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易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研讨式教学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教员研讨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晚安,教员先生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