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汉瓦壶”造型和图腾文化漫谈

2013-04-11 06:43刘洪俊
江苏陶瓷 2013年6期
关键词:瓦当图腾紫砂

刘洪俊

(宜兴 214221)

中国历代的文人们素喜书画,紫砂茗壶自曼生后时兴在壶身绘书绘画、言心言性,成为自宣纸之后又一个承载文化思想的受体,且这个受体一旦聚合了书法绘画,比之纸上书画更堪赏玩,可读书佐茶、把玩悟道、怡情养性。紫砂壶的书画以精致取胜,寥寥数字却深有涵义;区区几笔,境界全出,意趣无穷。就紫砂壶上的书画内容而言,图腾是深具教化与怡情作用的。

1 紫砂“汉瓦壶”的造型

紫砂“汉瓦壶”(见图1)是一款在壶体上刻绘马图腾的紫砂作品。此壶以汉瓦式为壶型,显得别致且优美。壶钮处理成拱桥形,视觉上有轻盈上扬之感,具有动态效果,且与厚拙的壶身形成强烈对比,与柱础状壶身成上下和谐之势。紫砂“汉瓦壶”的壶把略微高耸,与挺拔的壶钮呼应,但整体之势温和,又与整个融刚强硬朗于圆润柔和的器身相合辙,且与儒家、道家一致推崇的“以柔克刚”合拍。壶嘴斜出的角度合理,长短比例恰当,整体予人以一种干净利落、动感有力之美。如果说刚为阳,柔为阴,阴阳和谐,那么紫砂“汉瓦壶”是和谐的。刚不压柔,柔不压刚。比较而言,紫砂“汉瓦壶”柔和中见刚劲,这要比刚劲中见刚劲高明得多。

图1 汉瓦壶

2 紫砂“汉瓦壶”的造型由来

紫砂“汉瓦壶”其造型有其特殊的由来。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新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还有兔、鹿、牛、马等造型,品种繁多。汉代的瓦当纹饰空前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 例如 “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永受嘉福”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品。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代及以前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代初期,圆形瓦当的形制变化是:汉代初期与秦代瓦当风格近似,汉武帝以后的特点较为明显。制作实现用模子将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一般是瓦面变大,背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平整,质地明显较秦代瓦要好。以汉瓦的壶式制作这把紫砂“汉瓦壶”,显示了汉瓦的欣赏价值。

3 紫砂“汉瓦壶”的马图腾装饰

(1)马图腾刻绘

紫砂“汉瓦壶”最大的特点是壶腹的马图腾刻绘,马图腾就是对马的崇拜。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思想盛行,其时玄学大兴,马图腾风行其道,人们对马的赞赏和喜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马已不再是马,而是“成功”、“速度”、“效益”的代名词,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2)壶器上的图腾文化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它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从文化时空的角度分析,中国各民族的图腾文化既探讨横向的空间结构,也分析纵向的时间层次;既分析图腾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也探析图腾文化元素的变异及其形式。中国古今各民族多姿多彩、奇特有趣的图腾文化现象,记述了图腾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马图腾来作为紫砂“汉瓦壶”的刻绘题材,这是一种合理的创新思维,也符合当代艺术的审美观。

艺人们常在紫砂壶的设计上施以刻绘装饰,纹饰的变化也较以往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化,有花鸟、动物、吉祥图腾以及反映风土民情的内容等。纹饰或华丽、或精巧、或清雅,这些装饰题材的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紫砂“汉瓦壶”在民族个性的影响下,融入了具象的马图腾装饰,这种美好的图腾文化意蕴,能像长江之水一样延续下去。

[1]周文君.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西诗学关于美的两种形态之比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任崇熹.一个人的图腾[J].开封日报.2011年3月4日.

猜你喜欢
瓦当图腾紫砂
瓦当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