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2013-04-12 03:28张丽丁若明刘英亮赵希勇
中国林业经济 2013年3期
关键词:龙山森林公园景区

张丽,丁若明,刘英亮,赵希勇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旅游开发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张丽,丁若明,刘英亮,赵希勇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以金龙山森林公园为例,对金龙山森林公园的产品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配套服务设施改进、旅游线路和布局改善、深度体验与游客导向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有所启益。

旅游产品;森林公园;产品创新

金龙山森林公园位于距哈尔滨市区东南59 km处的金代发祥地境内,公园总面积0.67万hm2,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奇山、怪石、古树、林海、文物、山泉、动植物”为独特秀丽的风景。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江省地质公园、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近郊游首选的目的地和聚集地,被誉为哈尔滨市区的后花园[1]。

尽管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受前期规划设计理念、资金投入能力、人力资源结构、社区参与意识、建设经验等因素影响,森林公园的旅游线路、产品结构、服务设施与水平、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同类知名景区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分析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方案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采用了现场踏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金龙山及其周边同类森林公园的景区布局、旅游产品与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长期以来主要以传统大众休闲观光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从和简单效仿的问题,缺少对景点自身独特品质的凸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1.1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路线现状与问题

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可进入性良好,但是景区内部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线路的回环性尚不完善。调查结果显示有32%被调查游客对游览线路评价一般和较差(见图1)。七条游览栈道中,十八弯栈道和红叶顶栈道的游览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而其他五条木质栈道由于风格类似,缺乏特色,栈道利用率很低,许多游客反映没有游览到这些旅游路线,造成旅游资源闲置。另外上述游览木质栈道年久失修,出现湿滑、铁钉生锈脱落的现象,有待于进一步修缮。

1.2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餐饮设施和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41%的游客对景区餐饮服务质量比较满意,表示不满意的游客仍占到了22%,游客认为餐饮服务一般占到37%(见图2)。游客主要反映吃的不好,花的不明白。几次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游客会选择自己带午餐而不是在金龙山镇内的饭店就餐。

经实地调查,餐饮方面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一是餐饮价格高而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菜品种类不齐全、菜品无特色、上菜速度慢、实物与菜牌照片相差较大、菜码小、口感不突出。二是服务人员服务技能差。很多从业人员缺乏餐饮服务系统培训,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标准化服务的能力。三是菜品缺乏地方特色。当地的餐馆菜品同质化明显,与周边地区相比很类似,缺乏地方特色,未能深入挖掘出地方金源饮食文化、森林文化的特色菜品,最终导致游客饮食体验效果不佳,评价不高。

1.3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住宿设施和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62%的被调查游客认为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住宿设施和服务一般,认为这样的住宿水平已经影响金龙山森林公园的整体竞争力(见图3)。

金龙山旅游小镇住宿接待设施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但主要以中低档的家庭旅馆、青年旅馆和农家乐为主,接待床位800余个(火炕数40余个),并且保持每年20%的增长速度。房间多以4到6人间为主,客房设施的配置标准普遍较低,80%的房间无电视、电脑等设施,多为公共卫生间。

金龙山森林公园的酒店多以家庭独立经营为主,缺乏酒店管理经验,接待服务的标准参差不齐。由于成本等原因,客房标准普遍较低,缺乏优质客房;卫生清洁工作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使得酒店卫生环境难以达到游客的满意。

1.4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纪念品的现状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被调查游客对景区旅游产品评价为一般和较差。在对购物服务的调查中,有39%的被调查游客认为金龙山森林公园购物服务一般,13%的被调查游客评价为较差(见图4和图5)。

实地调查发现,景区建有数量不多的土特产商店,但是多数处于歇业状态。金龙山森林公园拥有独特的金源文化和绿色食品,可开发为旅游产品的项目多,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品种很少,并且包装粗糙,难以引起游客的购买欲望。纪念品及土特产多是当地居民零散销售,流动性大,不成规模,商品种类趋同,竞争手段单一,利润空间小,难以为经营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1.5 金龙山森林公园参与性项目的现状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52%的游客对景区参与性项目的评价为一般和较差(见图6)。

目前,金龙山森林公园参与性项目主要有登山观光、攀登山顶瞭望台以及乘坐游览车等,参与性项目很少,对资源的开放利用程度较低。参与性弱、娱乐性弱是其主要特点,游客在观光游览同时,更渴望深入其中、与自然更亲密的接触,增加参与性项目是应该金龙山森林公园下阶段产品开发的重点。

2 金龙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创新的建议

2.1 景区布局和旅游线路的建议

针对金龙山森林公园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建议每个区域根据各自主题,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景区建设。森林风情体验区着重打造原始的自然风貌,以回归自然为主题,在游览设施设计上注重环保和原生态。游客可在这一区域深度感受原生态的森林风光,享受清新空气带来的周身放松。宗教景观览胜区则重点在于根据金龙山原有道教文化的特色,设立一些道教文化体验的参与性项目,使游客在游览放松的同时又能学习关于道教的相关习俗。

金龙山森林公园登山路线共有5条,但是风格一致,缺乏特色,因此建议将5条登山路线分别设计成不同风格,深入挖掘沿线“奇景、怪石、古树、林海、文物、山泉、动植物”等,赋予文化内涵;同时增加游览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在沿途设置关于各类植物的简介、用途,游客既可以领略原始森林风光,又可以了解植物学知识。特别是建议改造游线,完成闭环,修缮栈道,绘制新的游览图,更新园区内导游标识系统。

2.2 金龙山森林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的改进建议

针对金龙山森林公园餐饮及住宿设施存在的问题,其当务之急是提高酒店的质量及档次。通过定时定期的培训,提高景区及金龙山镇餐饮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其次,可以在金龙山森林公园景区内部建一些具有独特外观的特色小屋,例如在蛙鸣溪附近的林间或龙凤树周边的草地处设立,用于旅游者临时休息、宿营或者度假。第三,健全露营项目,为旅游者有偿提供露营场地、露营帐篷等。根据金龙山森林公园景区的布局设计,可在游线及山顶空地出专门区划出供游客搭建露营基地。由于金龙山森林公园在6月至8月旅游旺季游客量骤增,建议适当增加移动厕所,以解决游客上厕所难的问题。

就旅游纪念品而言,建议金龙山森林公园研发特色纪念品,打造一系列有特色、高品质的旅游文化纪念品。一是对野生特色土特产进行深加工,形成专业的产业链;二是开发设计一系列以金龙山森林公园景色为特色的明信片、摄影画册、生活用品等。建议取缔零散销售,建立健全旅游纪念品经营制度,对旅游纪念品商店实行统一有效的监管,使其逐步正规化[2]。

2.3 基于深度体验与游客导向的产品创新

2.3.1 举办互动表演

随着旅游业体验经济时代到来,互动式表演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体验,在景区中的作用不断凸现。目前,国内很多景区都开始重视互动体验[3]。烟台蓬莱阁景区推出了“八仙真人秀”,与游客互动。在曲阜孔子六艺城,游客可以体验“君子六艺”活动,如比射艺、驾辕车等,还能参与投壶斗酒、九射格等互动项目。建议金龙山森林公园通过设计金源文化表演,比如女真族人游牧文化园区,展示金人的饮食、服装、民俗等活动。另外围绕道教文化,从道教音乐、美术、诗文等方面系统地展示道教文化。通过互动表演,不仅可以让旅游者加深对金龙山的认识,也增加了旅游者在景区的逗留时间,从而增加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

2.3.2 开发节庆活动

节庆旅游是一种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不同,节庆旅游是人为策划的,以举办地丰富的人文、节事活动为载体[4]。金龙山森林公园以往重点打造的是每年秋季的“红叶节”,这一品牌活动为景区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赢来一定数量的游客。但是红叶节每年历时一周,时间短,导致游客短时间集中爆发,而在其余时间公园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

金龙山森林公园可以通过开发新的节庆活动并进行有力宣传,来缓解以上现象,如举办夏季森林音乐节。夏季的金龙山森林公园正是避暑的好去处,而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与现代感的音乐相结合,定会是一场全身心的享受。金龙山森林公园可在6~8月期间每周末开展音乐节活动,邀请哈尔滨市歌手或乐队演出,同时增加互动环节,游客通过登台演唱可获得金龙山门票一张,既增加游客体验,又能促进回游率。

同时节庆内容的可拓展性较强,在一个节庆主题的支撑下,可以并行开展多种专项旅游活动。如红叶节期间,可以同时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研讨会、洽谈会等。

2.4 金龙山森林公园网络营销创新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营销越来越成为旅游景区热衷的营销方式。一方面,旅游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将旅游信息及时、全面地展现给旅游者;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旅游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旅游信息。在调查中,金龙山森林公园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宣传途径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模式,所运营的景区网站主页也存在较多漏洞。旅游景区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大舞台,借助话题、事件、活动的模式展开整合营销传播,以新闻推广、搜索引擎营销、社交网站推广、视频推广、动漫推广、论坛推广、微博营销等为手段在互联网上掀起网络传播[5]。

2.4.1 改进完善金龙山景区网站

为充分发挥网络营销潜能,金龙山森林公园需要合理设计网站,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网站应丰富以下信息:如何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内部交通、住宿信息、玩赏信息、在线咨询、在线预订、互动式问卷、顾客本或调查表、最新活动等。

2.4.2 微博、博客营销

近年来,微博成为热门社交工具,其使用量之大以及使用范围之广是其成为营销宣传的重要工具。针对微博字数简练、受众广的特点,金龙山森林公园应开设微博公众平台,对公园开展的活动进行实时宣传,开展转发微博赢门票之类的互动活动,为景区聚集人气。同时,还应与其他关注量较高的微博合作,如黑龙江旅游,为本景区微博博得更多关注量。

博客互动性强,费用低廉,拥有无穷的创造性与极强知识性、自主性和共享性,正是博客的这种性质决定旅游业完全可以把博客融入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具体做法可以邀请知名旅游博主撰写金龙山游记或攻略也是为景区积累人气,赢得口碑宣传的良好途径。

2.4.3 第三方旅游网站营销

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交流与分享是显著特征。对目的地的选择权,越来越集中在旅行者手中。第三方旅游网站的特点:一是目标用户集中;二是会员活跃度非常高。很多会员会自发推荐各处好玩的地方,上面有趣味的线路,下面是热火朝天的讨论和点评,这成为很多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途径之一。金龙山森林公园可以通过社区类的专业旅游网站,比如携程旅行网、同程旅游网等开展互动宣传和口碑营销,这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2.4.4 主题微电影网络评选赛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是当下网络时代的热点形式。金龙山森林公园可以举办以景区为背景的微电影大赛,由网友选拔出优秀作品,选拔出的作品可在各大网媒播放并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的形式,既能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又能为金龙山景区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1]肖小英.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2]程祝礼.论城郊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形成机制[J].中国林业经济,2012(6):10-12.

[3]许建.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2):30-31.

[4]李玉新.节庆旅游理论及青岛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3.

[5]李伟.旅游网络营销的功能及其实现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1-103.

[责任编辑:路实]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the Golden Dragon Mountain Forest Park Tourism Products

ZHANGLi,DINGRuo-ming,LIUYing-liang,ZHAOXi-yong
(College of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North east Forestry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lden Dragon Mountain forest park as an example,analysed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it.Further more,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rvice facilities,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layout, depth of experience and visitor-oriented product innovation and network marketing innovation.We hope this paper could help the Golden Dragon Mountain forest park improve the late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ourismproduct;forest park;product innovation

F590.3

A

1673-5919(2013)03-0047-04

2013-04-21

教育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210220966)

张丽(1992-)女,山西太原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赵希勇(1973-)男,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龙山森林公园景区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森林公园游记
简论龙山黑陶
某景区留念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