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科馆员与学科情报导师结合制度

2013-04-12 21:20樊悦桂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本学科知识讲座知识库

樊悦桂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和传播应用的重要枢纽。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读者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图书馆成为这项工作的神经中枢。但是,由于信息资源的浩瀚,获取有用信息的手段也较为复杂,需要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各个学科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方面的人才。

1 问题的提出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推出学科馆员制度,其职责是在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起到联络作用,促进文献信息的充分利用。随后,国内许多高等学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各校的学科馆员为信息服务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馆员的职责转向以互联网为平台,对信息资源进行评价与推介的工作

必须指出,学科馆员对其所负责学科的了解是有限的。与真正的学科专家相比,他们对专业学科的了解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对学科信息的挖掘和整理不会十分到位,发布的学科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所以,应在各个学科挑选一批在本学科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并有一定信息检索能力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学科情报导师。只有学科馆员与学科情报导师结合起来,才能搞好本学科的信息情报工作。

1.2 目前,各校的学科馆员多为兼职,由于激励机制欠佳,他们的积极性并未调动起来

与相应学科专业的沟通也很不够,影响着相关信息的开发与应用。为此,需要制订学科馆员与学科情报导师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联络制度。

2 学科馆员及其职责

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挑选一批技术骨干,根据本人的学科背景和长期从事文献检索门类的情况,作为某个学科及性质相近的某一大类学科的学科馆员。在学科馆员与相应学科专业的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主动为相应学科专业的教师提供信息情报服务,满足读者高层次的需求。学科馆员的职责是:①熟悉馆藏资源中有关所负责学科的纸质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数据库及镜像制品等全部信息资源情况,并编出目录索引。②与学科情报导师联系,合作制订学科信息检索计划。通过网络搜索和信息检索汇集,提出所负责学科的科研动态、学术前沿问题。③推介与学科发展有关的新文献、新信息。④与学科情报导师结合,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库。⑤为本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并为本学科举办学术会议、申报科研项目、申报学位点提供咨询。⑥与学科情报导师商讨开展科学技术讲座与文化知识讲座等事宜。

3 学科情报导师及其职责

学科情报导师是指从各院系中挑选一批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并有一定信息检索能力的教师,配合图书馆做好本学科的学术信息发布工作。学科情报导师应聘请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兼任。某个学院不一定是一个人,可以是2~3人,甚至3~5人。学科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从事专业课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知晓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他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知道如何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贯穿信息素质教育。学科情报导师的主要职责是:①协助图书馆制订有关本学科的图书资料采购计划。②通过网络搜索,了解本学科的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一起制订本学科的信息检索计划。③协助学科馆员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知识库。④协助学科馆员开展本学科的科学技术讲座和文化知识讲座活动。

4 学科馆员与学科情报导师结合提升情报质量

4.1 制订合理的图书资料采购计划

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服务的。因此,在制订图书资料采购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对学校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专业设置、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硕士点等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财力综合考虑中外文图书、期刊、文献资料、数据库类型等资源的配置方案。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文献资源要进行重点的投入和收藏,创建有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

配置方案决定以后,对于采购数量较大或价格较贵的品种,要由学科馆员和学科情报导师反复磋商后确定。随着数字化产品的数量、品种、类型的激增,同一性质的产品出现了多样化,需要认真鉴别。如采购某个大型数据库时,就需要学科情报导师先行试用,确定它的技术指标、学术价值以及对本学科的适用性,确定购买与否。

4.2 建设学科导航体系和信息聚合服务

对互联网上有关本学科的学术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评价、分类和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动态链接和检索平台,发布于图书馆网站,为读者提供学术信息和检索导航服务。

信息聚合服务是将读者所关心的信息内容,通过对标题、链接和摘要等基本项目进行描述,按照标准格式生成描述文件,最终达到信息聚合的目的。聚合以后推送给读者,并随着内容的更新而及时更新。信息聚合服务根据读者的需求有选择地聚合信息,还可把更新的信息立即聚合,使网络信息发布变得更加方便高效,从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1]。

4.3 构建学科知识库

以学科馆员为主,通过与学科情报导师反复磋商,创建有学科特色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依托互联网,将本学科所产生的各种数字化内容进行收集、整理、组织、标识、牵引,以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为原则,实现对数字化学术资源的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高校图书馆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基础,依托校园网,建立有开放存取性能的学科知识库,是其开发新的生长点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学科知识库实行资源的高度开放与共享,允许学科成员通过互联网免费提交、获取和使用资源,促进学术交流。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校园网均已开通,它具有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四大功能。图书馆与校园网通过整合资源,以校园网为基础,建立学科知识库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对自己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立学科知识库,对引领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2]。

4.4 设置导读窗口,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教育部已经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其目标是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保证体系。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校图书馆应该设置导读窗口。这项工作应由学科馆员与学科情报导师配合进行。导读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阅读指导知识,熟悉大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阅读倾向,编制本学科的导读书目、必读书目,提供索引或网页。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科生、研究生的阅读需求,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借助于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工作,包括馆员在线咨询、学科经典文库、书评数据库、精品阅读栏目、网络书评栏目等。

4.5 开展科学技术知识与文化知识讲座

开展科学技术知识与文化知识讲座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扩展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图书馆在师生中的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系列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文化知识讲座及讨论活动。这项工作要由学科馆员和学科情报导师协作完成。学科情报导师熟悉自己的专业,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朝夕相处,关系和谐融洽,组织讲座有较强的号召力。学科馆员了解全局,能够起到统筹作用。学科馆员和学科情报导师可以作为讲座的主讲人,也可以作为主持人外聘名家主讲。

学科馆员与学科情报导师结合对学科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利用是非常有益的,在执行过程中应该相互协作,不断完善,为学科信息的传播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1]胡昌平等.基于社会化群体作用的信息聚合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51-52.

[2]杨勇,张建中.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74-76.

猜你喜欢
本学科知识讲座知识库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2008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研究述评
注册中心举办政务服务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建水县总工会:举办女性大讲堂知识讲座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图书销售排行榜
分号的基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