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探讨——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2013-04-13 02:10司慧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大学生

司慧颖

(徐州工程学院思政部,江苏徐州221008)

一、引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高校除学习书本知识之外,还必须尽快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进程,这就需要他们能冲破学校这个小群体,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大平台,而这一切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的。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青年学生学会如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看待各种社会问题,能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并真正想要去身体力行。同时,就专业学习来讲,青年学生也只有在社会上才能检验自己的才干,开阔眼界,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因此,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极广,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指向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其二是学校组织的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指向的课外创业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三下乡、勤工俭学等活动。这两类实践活动都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青年人才为终极导向,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而后者偏重于实践创新与社会活动能力。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实习等多方面创新社会实践的各种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二、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

社会实践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就高校来讲,“育人”包括对大学生品格和学习塑造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历史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包括身心健康的教育等,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一部分,自然也应从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如引导与激励、提升与拓展、塑造与辐射功能等。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目前社会发展对青年学生提出的素质的要求,笔者以为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偏颇。

(一)塑造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目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主要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完善,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向,然而,也正因为高校对于专业知识过于看重,陷入了工具理性的教育理念,而忽略了教育的价值理性的诉求。高校要培养的并不仅仅是具有专业知识但人格缺陷的流水线人才,而应培养同时具有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完善的、并以共产主义信仰作为终身追求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国对于高校学生的要求从来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将“德育”视为一切培养目标的先导。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在实践中,高校社会实践在塑造方面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高校对于社会实践的内涵与功能进行了错误的解读:认为社会实践就是带学生接触社会,而实际上“社会实践”应着眼于在社会中进行“实践”,并非接触社会就一定能塑造高尚的品格。如果我们在社会实践的设计方面缺乏理论的建构和高屋建瓴的引导,对于实践的内容、组织、效果等没有进行全局性的考量,那么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在接触到不乐观的社会现实后则往往因看不清社会发展的现实而陷入迷茫,对于价值观的塑造非但无益,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因此,在实践项目的选取上应尽量与课程内容衔接,选取那些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与社会正能量的实践项目,遗憾的是高校在这方面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以致塑造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引导功能未能得到重视

社会实践有利于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来,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认识层次,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如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能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能让他们充分理解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引导他们从社会历史前进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与专业实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课外科技活动、“三下乡”活动等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于本专业的需求情况以及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引导学生产生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水平。遗憾的是,部分高校仅仅将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配合”或“辅助”工具,尚未意识到,社会是个大熔炉,社会现实对他们思想上的冲击力往往较课程教学更大。因此,高校目前应充分发挥出社会实践在指引方面的独特作用,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看作是一个整体。

(三)提升与拓展功能效果不佳

提升与拓展功能主要是就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而言的。大学的专业教育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而这主要是通过专业理论课的课内学习与课内实践来达到培养目标的,并且课内实践主要在实验室进行,充其量是对企业环境的模拟,缺乏使学生将社会需要与个人职业联系起来的情境,对于专业素养的提升帮助不大,而社会实践通过让青年学生在课堂外的公司、企业实际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拓展功能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排自身的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个人的社交平台,锻炼了个人创业创新的能力。我国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大多实行纵深性发展的路径(即职业能力由浅到深,职业资格由低到高),因此提升功能可以认为是职业生涯纵向上的考虑,而拓展功能被认为是社会实践对其横向社交拓展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二者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前者是由于学校将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完全割裂开来,认为要提升专业方面的素养只能依靠专业实习、从事与个人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才能获得,而管理者普遍认为社会实践还是侧重于对社会的接触,与专业联系不大。而后者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社会实习的各种形式呈现固化的趋势,高校在实践的内容、形式、成果等方面的要求较为僵化,局限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路径

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有效路径,我们应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社会实践与校内的理论学习、课内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统筹安排;还要注意发挥大学生的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专业指导教师的系统指导作用;同时要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地方文化建设及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相适应。

(一)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树立整体性、全局性观念

社会实践不是任何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有必要将其纳入整个大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上来,这就需要各高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协调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因此,高校需要在全校层面上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机构,目前各高校能够组织社会实践的部门,在学校一级有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各二级学院团委、学生处可以组织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思政部也可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需要组织全校范围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分散组织的问题,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笔者以为,可以考虑在高校内部设立一个统一协调全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常设机构,协调各部门、各机构的组织活动。徐州工程学院于2013年暑期,由校团委统一组织全校范围内的暑期实践活动,并结合社会现实为活动制定主题“中国梦·青春梦·我的梦”,在活动的具体安排上,由团委专门组织汇总,并统一安排带队教师,活动的整个过程都由团委组织专业人员予以指导。在实践完成之后,又由校团委联合各分团委组织总结表彰活动,并对优秀成果予以集中展示,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既然是大学生,那么我们理应关注他们的现实需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也只有在真正感受到个体被重视的情况下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不仅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所必须的,更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为学生不是实践的工具,不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需要展示成绩的量化工具,而是有个体思想与追求的青年,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体现。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其一,真正全校动员,让每一个学生享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部分高校为提升实践效果,多组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先进个人参与活动,而由于不能全民动员,效果反而不明显。

其二,在确定实践项目时可采用集中布置与学生自主申报相结合的做法。徐州工程学院在布置实践项目时,由校团委组织,先由学生在网上自主申报项目,凡获得立项的项目由校统一安排,帮助联系实习单位,解决部分经费问题,如有涉及学术性较强的课题由学校统一安排研究,活动的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安排,学校安排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对于部分优秀的实践项目拨付经费支持进行后续调查与研究。

其三,承认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背景,不要将社会实践的项目固化。我校针对不同的年级,在社会实践的安排方面存在较大区别,对大一新生以接触社会以及培养专业兴趣为主,思政理论课安排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教育基地,考察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文化项目等,专业课带领学生参观大型企业,安排校外专业人员座谈,着重培养专业兴趣,帮助其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大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认知能力,因此思政理论课多安排一些社区公益活动,而专业课则注重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大三主要在提升抗挫折能力与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回馈社会,提升专业自豪感,实现个人价值的意识,因此实践项目多为学生自主申报创业创新项目,“三下乡”活动,服务社区活动等;而大四则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与培养创业技能,如在大四毕业生中开展创业能力讲座等活动,此时的社会实践可以称为工作之前的预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实现与毕业实习的对接

严格来讲,毕业实习并不属于社会实践体系,它是指学生在大四阶段进入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整个实习过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核算学分的专业实习。通常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单位之前的一次预演。笔者以为,尽管二者的组织形式存在某些区别,但无论毕业实习还是社会实践的目标都是为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实现二者的对接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同时,毕业实习的学生也存在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如能在前三年的社会实践中注意与专业方向的结合,在诸如暑期社会实践、思政理论课的校外实践中都能有意识地结合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树立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就可以在品格塑造与专业学习两方面达到平衡,取得双重效果。徐州工程学院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与专业兴趣,要求各二级学院制定能结合学生专业特色的实践内容,如教科院定期组织学生去培智学校进行义务支教,并同时注意联系校公益组织,由低年级学生负责后勤与外联工作,由高年级同学负责教学,既奉献了爱心,同时提升了个人的业务水平。

(四)与地方文化建设及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除暑期社会实践外,学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基本都集中于院校所在地,而学生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等也立足于本地,因此,各项实践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本地文化和经济特色的烙印,这也就是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能够融入社会实践的基础所在。尤其是对于外地同学,参加当地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增强参加活动的趣味性。因此,各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时都较为重视与当地特色相结合。目前的问题在于各高校尚未将本地的文化特色作为一个整体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融入社会实践中,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社会实践的组织者缺乏整体性观念,不能从社会人文的高度来予以衡量。解决的途径在于对本地的文化特色与经济发展概况进行整理,挖掘出其独到的特色并力求将其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衡量,逐步推广到社会实践中去。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