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同大豆间作防控大豆蚜的两种人工调控措施

2013-04-16 06:32杨晓贺
中国马铃薯 2013年6期
关键词:蜂蜜水间作天敌

杨晓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农业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又名腻虫,蜜虫,常引起叶片卷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等症状,同时可传播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对我国的大豆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1,2]。大豆蚜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我国主要以东北、河北及内蒙古发生较为严重[3,4]。目前,大豆蚜的防控主要以化学防控为主,但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大豆蚜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同时也破坏了大豆蚜及大豆蚜天敌的种群平衡,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虫害的理论和技术措施,并在水稻品种混播[5,6]、稻田养鸭系统[7-10]、稻田养蟹系统[11]、小麦品种混播[12,13]、蒜-烟轮作[14]、烟草覆膜[15]等生态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不同作物间作对作物虫害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已在烟草-红薯间作[15],小麦-辣椒、玉米-辣椒和小麦-玉米-辣椒间作[16],辣椒-花生、辣椒-大豆、辣椒-玉米间作[17],辣椒间作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18],甜玉米与蔬菜间作种植[19]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早熟马铃薯与大豆间作防控大豆蚜的研究也有报道[20]。本研究在马铃薯与大豆间作田利用两种措施促使马铃薯田内大豆蚜天敌向大豆田内迁移,以增强其对大豆蚜的防控效果。一种措施是向大豆田喷洒蜂蜜水吸引马铃薯田内的天敌昆虫向大豆田内迁移;第二种措施是利用早熟马铃薯刈秧迫使马铃薯田内的天敌昆虫向大豆田内迁移。

1 材料与方法

1.1 喷洒蜂蜜水吸引马铃薯田内天敌昆虫向大豆田迁移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地。

供试品种:大豆品种为‘垦丰16’,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3号’。

小区设计:大豆与马铃薯间作,间作比为12: 12。小区面积30 m2,3个处理区,3个对照区,间隔排列。处理区:喷施蜂蜜水(蜂蜜水∶醋∶水=3:1: 30)。小区喷洒量为0.67 kg。

喷洒时间:2013年7月19日。

调查内容:每个小区定点调查10株大豆,全株调查大豆上的天敌种类和数量。

调查时间:喷洒之前当天、喷洒后1,3,7,14,21 d。

1.2 早熟马铃薯刈秧迫使马铃薯田内天敌昆虫向大豆田迁移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地。

供试品种:大豆品种为‘垦丰16’,早熟马铃薯品种为‘尤金’,晚熟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3号’。

小区设计:处理区大豆与早熟马铃薯12∶12间作;对照区大豆与晚熟马铃薯12∶12间作。处理区与对照区间隔70 m。

早熟马铃薯刈秧时间:2013年8月3日。

调查地点及内容:在大豆田距豆田边缘5 m处选取5个点,每个点全株调查10株大豆,记录大豆蚜和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调查时间:刈秧当天,刈秧后1,3,7,14 d。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洒蜂蜜水吸引天敌昆虫迁移

从表1可以看出,喷洒蜂蜜水后1 d,天敌数量即表现出上升趋势,而作为不喷洒蜂蜜水的对照区,天敌总体上也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其上升幅度在喷洒后第7 d之前低于处理区(表1)。所以认为喷洒蜂蜜水具有吸引天敌的作用。但持效期较短,仅有7 d左右。超过7 d后处理区天敌总量增长率则呈现负增长趋势,但由于其基数大,其天敌总量仍高于对照区(图1、图2)。

表1 喷洒蜂蜜水后大豆田天敌总量增长率Table 1 Growth rate of natural enemies in soybean field after spraying of honey

2.2 早熟马铃薯刈秧迫使天敌昆虫迁移

2.2.1 早熟马铃薯刈秧对天敌的影响

2013年7月份,佳木斯地区降雨量大,导致早熟马铃薯收获延迟,本研究早熟马铃薯收获时间为8月上旬。马铃薯刈秧时间为8月3日,刈秧后,马铃薯田中的天敌被迫向其他农田转移。调查结果显示,与被刈秧的马铃薯田相邻的大豆田天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调查结果见表2。早熟马铃薯刈秧后,处理区和对照区天敌数量都有所增加,除了刈秧后3 d处理区的天敌总量增长率低于对照区,其他时期,天敌总量增长率均处理区高于对照区。在早熟马铃薯刈秧后14 d,处理区天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图3、图4)。这说明早熟马铃薯刈秧对大豆蚜天敌从马铃薯田向大豆田迁移具有促进作用。

表2 早熟马铃薯刈秧前后大豆田大豆蚜天敌总量的增长率Table 2 Growth rate of natural enemies after cutting of early maturing potato plant on soybean plot

图1 处理区喷施蜂蜜水前后天敌调查数量Figure 1 Number of natural enemies before and after spraying of honey in soybean treatment plot

图2 对照区喷施蜂蜜水前后天敌调查数量Figure 2 Number of natural enemies before and after spraying of honey in soybean control plot

图3 处理区早熟马铃薯刈秧前后大豆上大豆蚜天敌数量Figure 3 Number of natural enemies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of early maturing potato plant in soybean treatment plot

图4 对照区马铃薯刈秧前后大豆上大豆蚜天敌数量Figure 4 Number of natural enemies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of early maturing potato plant in soybean control plot

2.2.2 早熟马铃薯刈秧对大豆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早熟马铃薯刈秧后,迫使马铃薯田内的大豆蚜天敌向大豆田内迁移,使得大豆田内大豆蚜数量减少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田(图5)。

图5 早熟马铃薯刈秧前后大豆蚜数量Figure 5 Number of soybean aphid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of early maturing potato plant

3 讨论

由于一些昆虫在其生活史中需要取食花蜜或花粉等蜜源物质[21],因此有研究者尝试了通过人为喷洒蜂蜜水、蔗糖液等来诱集天敌。Schiefelbein和Chiang[22]在玉米地里喷洒蔗糖、玉米花粉和土耳其酵母等食物,使得食蚜瓢虫数量有所增加。在本研究中使用蜂蜜、醋和水混合配制的蜂蜜水进行天敌昆虫的诱集,结果表明,喷洒蜂蜜水能够有效地诱集天敌昆虫,处理区天敌总量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区,但持效期较短,仅为7 d,这可能于佳木斯地区7月份降雨量大有关,降雨对蜂蜜水的冲刷而降低蜂蜜水诱集天敌昆虫的时效。喷洒蜂蜜水7 d以后,处理区内的天敌总数增长率虽然比对照区低,但由于其天敌基数大,处理区内天敌的总量仍然比对照区多。

已有研究报道,早熟马铃薯同大豆间作对大豆蚜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21]。间作区早熟马铃薯刈秧后,马铃薯田内的天敌将向相邻的大豆田进行迁移,使得大豆田内天敌总量得到增加。同时早熟马铃薯刈秧可同其收获时间相结合,对大豆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时间,因此在应用于促进马铃薯田中天敌向大豆田转移具有一定的意义。

[1]王素云,暴祥致,孙雅杰,等.大豆蚜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J].大豆科学,1996,15(3):243-247.

[2] 王素云,孙雅杰,陈瑞鹿,等.大豆蚜虫对大豆的危害与防治[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2):5-6.

[3] 刘惕若,辛惠普,李庆孝.大豆病虫害[M].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

[4]陈其瑚,俞子炎.蚜虫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技术出版社,1988.

[5] Zhu Y Y,Chen H R,Fan J H,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J].Nature,2000,406(6797):718-722.

[6]潘鹏亮,秦玉川,赵晴,等.水稻品种混播对害虫和天敌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28(2):212-219.

[7]刘小燕,杨治平,黄璜,等.湿地稻-鸭复合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变化规律[J].生态学报,2004,24(11):2579-2583.

[8]全国明,章家恩,许荣宝,等.稻鸭共作技术的生物防治效应[J].生态科学,2005,24(4):336-338.

[9]杨治平,刘小燕,黄璜,等.稻田养鸭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2):103-106.

[10]禹盛苗,金千瑜,欧阳由男,等.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效应[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99-102.

[11]杨勇,胡小军,张洪程,等.稻渔(蟹)共作系统中水稻安全优质高效栽培的研究Ⅴ: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2004(6):21-26.

[12] 沈丽,叶香萍,廖华明,等.小麦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及稳产作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615-619.

[13] 郭世保,黄丽丽,康振生,等.小麦品种混播条件下条锈病发生、扩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1):106-110.

[14]黄光荣.不同轮作方式对烤烟病虫害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5):40-42.

[15] 侯茂林,王福莲,万方浩.栽培措施对烟田前期烟蚜和烟蚜茧蜂种群数量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4,41(6):563-565.

[16]郭振升,崔保伟.3种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田间生态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3):4825-4827.

[17] 祖艳群,胡文友,吴伯志,等.不同间作模式对辣椒养分利用、主要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4): 412-416.

[18] 字淑慧,王丽,钟禄,等.不同间作模式对丘比辣椒病虫害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6):733-739.

[19]安昕,代平,吴伯志,等.甜玉米间作蔬菜对主要病虫害的控制作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4):449-453.

[20] 杨晓贺.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防治大豆蚜虫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0):55-56.

[21]Van Emden H F.蚜虫研究技术[M].路进生,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2] Schiefelbein J W,Chiang H C.Effects of spray of sucrose solution in a corn field on the population of predatory insects and their prey[J].Entomophaga,1966,11:333-339.

猜你喜欢
蜂蜜水间作天敌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果园天敌(续)
空腹
——蜜水
天敌昆虫的开发利用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蜂蜜水什么时候喝好?
清晨第一杯该喝什么水
碰到天敌女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