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捐献采血量与献血反应的相关性探讨

2013-04-18 06:37彭明喜汤晓娴郝秀芳董国飞张亚琴
浙江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捐献者全血献血者

彭明喜 汤晓娴 郝秀芳 董国飞 张亚琴

全血捐献采血量与献血反应的相关性探讨

彭明喜 汤晓娴 郝秀芳 董国飞 张亚琴

血液安全涉及献血者和受血者,目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国家动员和鼓励献血者每次捐献400ml全血,这样有利于减少受血者的免疫刺激和输血传播性疾病风险。然而,首先需要尽可能地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探明全血捐献过程中采血量与献血反应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本站2000年初至2011年底全血捐献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01—2011-12本站流动采血车、固定采血点及站本部登记资料齐全的全血捐献者586 268人次,其中男性338 054人次,女性248 214人次,400、300、200ml捐献者分别为221 838、168 004、193 202人次,男女比例4∶3,年龄18~55岁。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

1.2 献血反应的判断标准 献血过程中、献血后随访及献血后献血者诉说;包括血肿、误刺动脉、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失去知觉,心跳减慢、惊厥伴晕厥、意外事故等[1]。

1.3 分组方法 依据献血者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出现献血反应的采血量,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1~350、351~400ml等8组,分析比较各个阶段的献血反应人次及人员结构包括男女比例、ABO血型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献血反应发生率 2000-01-2011-12本站全血捐献者中,发生献血反应3 224人次,其中男性1 666人次,女性1 558人次,总发生率为0.55%,其中男性0.49%、女性0.63%;400、300、200ml捐献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1%、0.39%、1.05%。

2.2 献血反应与采血量及血型的相关性 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采血量在200ml以内占73.11%;200~300ml占20.41%;300~400ml占6.48%,大部分集中在51~100、101~150ml两组占献血反应总数的55.9%。各组内不同血型的献血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采血量组间的献血反应率,51~100、101~150ml组间及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各血型献血反应发生率与采血量[例(%)]

2.3 献血反应各组中男女分布 除0~50ml组外,女性献血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男性,见图1。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301~350、351~400m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献血反应发生率与男女比例

3 讨论

献血反应是指献血前后发生的生理性或病理性不良反应,许多人认为献血量的多少是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但本次的统计资料提示:献血过程中73.11%的献血反应在采血量200ml以内发生,仅6.48%献血反应出现在采血量300ml与400ml之间。因而,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量多少无直接相关性。献血反应常见原因有:精神因素、空腹献血、环境、气温、气候、气氛因素、过度疲劳、血管疼痛刺激、晕针晕血史、体位性晕厥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在献血前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2/3的献血反应主要是血管迷走性反应(vasovagal reactions,VVR),1/3是采血针头插入血管所造成的局部损伤。献血反应大部分是非常轻微的,对献血者健康不造成影响[2-3]。充分了解献血反应,有助于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尽可能减少献血者的损伤。

先前研究[2]表明,约有1%的献血反应与献血(包括全血、成分捐献)直接相关,本次586 268人次全血捐献者中3 224人次发生献血反应,占0.55%。献血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全球每年超过9 200万人口进行血液捐献包括无偿、家庭/交换互助、有偿等形式[4],据卫生部关于全国血液采集情况的通报,2011年我国约1 232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积极有效地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既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也益于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

从统计结果可见:采血过程中前50ml献血反应率较低,50~150ml阶段出现献血反应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100~150ml阶段,随后逐步减低;献血反应率与献血者血型无关;总体上男性献血反应率低于女性,与先前报道一致[5],可能与女性易于紧张有关。本次以献血者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出现献血反应的采血量为依据,发现每次献血200、300或400ml时,献血反应的出现几乎都在前200ml内,因此,合格的献血者选择献血200、300或400ml发生献血反应的可能性均等,尤其是300ml和400ml的捐献者。我国《献血法》规定公民每次献血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AABB)标准规定全血采集量按献血者体重(≥50kg)计算不超过10.5ml/kg[6],因此,体重50kg以上每次献血400ml科学可行。值得注意的是献血者中约5%的人体重超过50kg血容量却低于3 500ml[7],这可能会增加献血反应风险的不可预知性。因此,要求采供血工作人员不仅能从献血者体重方面正确预测正常成年人血容量[8],还需要综合评估献血者的状态。此外,献血反应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避免空腹、消除精神紧张、减少疲劳及减少对献血过程的恐惧[9]、献血前适量的饮水均有利于减少或减轻献血反应[10]。因此,采血人员应及时与献血者沟通,缓解其精神紧张与恐惧感。

[1]Mvere D A主编,张钦辉,高峰,译.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M].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165-168.

[2]Jorgensen J,Sorense B S.Donor vigilance[J].ISBT ScienceSeries, 2008,3(1):48-53.

[3]Sorensen B S,Johnsen S P,Jorgensen J.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blood donation:apopulation-based Study[J].VoxSang,2008,94 (2):132-137.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lood Safety-Key global fact and figures in 2011[M].Fact Sheet,2011,6:1-9.

[5]卢平,黄筱曼.无偿献血者性别差异与献血反应的关系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11):1749.

[6]Fridey J.Standards for Blood Banks and Transfusion Services, [M].22nd ed.Bethesd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 2003:28-31.

[7]Wiltbank T B,Giordano G F,Kamel H,et al.Faint and prefaint reactions in whole-blood donors:an analysis of predonation measurements and their predictive value[J].Transfusion,2008, 48:1799-1808.

[8]Nadler S B,Midalgo J H,Bloch T,et al.Prediction of blood volume in normal human adults[J].Surgery,1962,51:224-232.

[9]Amrein K,Valentin A,Lanzer G,et al.Adverse events and safety issues in blood donation-a cormprehensive review[J].Blood Reviews,2012,26(1):33-42.

[10]Newman B,Tommolino E,Andreozzi C,et al.The effect of a 473-ml(16-oz)water drink on vasovagal donor reaction rates in high-school students[J].Transfusion,2007,47(8):1524-1533.

2012-11-16)

(本文编辑:胥昀)

315040 宁波市中心血站

猜你喜欢
捐献者全血献血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分析心理护理在机采血小板采集中的效果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