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文化资源与福建旅游
——基于SWOT的分析

2013-04-18 08:33杨宏云
关键词:福建海洋旅游

杨宏云

(福州大学闽商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论海洋文化资源与福建旅游
——基于SWOT的分析

杨宏云

(福州大学闽商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福建海岸线漫长,海湾众多,海洋占据半壁江山。居民历来面海发展,逐海为生,这涵养了福建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形塑了福建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长期以来,因对海洋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福建旅游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规划不多,宣传和营销不到位,未能形成海洋文化统合福建文化旅游的优势,这制约了福建旅游的特色性发展。在当今旅游蓬勃发展,竞争剧烈的时代,如何开展有特色、差异化的旅游,文化是关键。梳理福建可资开发利用的海洋文化资源,根据SWOT分析,提出运用海洋文化资源推动福建旅游的对策。

福建省;海洋文化资源;旅游;SWOT分析

福建是中国海洋资源大省,海洋占据国土的“半壁江山”。古代《山海经》曰“闽在海中”,明末学者顾炎武则称:“海者,闽人之田也”,凸显了海洋对福建人的普遍性和重要意义。“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舟为马”的海洋生活习性,亲近海洋、走向海洋、经略海洋的历程,孕育了福建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旅游与海洋的结合亦可谓大势所趋,海洋旅游愈来愈成为一种旅游时尚。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逐步在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海洋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海洋文化旅游在所有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为37%,近年来更以15%的年增长率发展。[1]毫无疑问,这将对有着深厚海洋文化内涵的福建旅游带来重要契机。

一、福建的海洋文化资源

福建海域面积达13.6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大小港湾125多处,海岛1374多个,比较适合发展海洋旅游。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游经营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因而,海洋旅游对海洋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必然。具有丰富而独特海洋文化资源的福建则优势明显。

(一)海神信仰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航海交通发达,民间海神信仰众多,按学者林国平说法,曾达到15位之多。它们所形成的文化遗存,成为福建海洋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如妈祖庙(天后宫),陈容创(长乐显济庙),“水部尚书”(陈文龙)、苏臣、龙神、通远王、拿公、临水夫人、千里眼、顺风耳等,所供奉场所皆建有神堂、祠、庙、宫、观等,散落于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区市,星罗棋布,且方位直面海洋或港口,表达了信仰与海洋的直接联系,折射出最为直观的海洋文化气息。这成为欣赏和了解福建海洋文化的直接表征。

(二)海洋风情民俗

福建沿海居民以从事渔业为主,具有独特的渔村、渔港和民情风俗。独具特色的畲家女、湄洲女、蟳蜅女和惠安女是福建沿海岛屿最具特色的海洋群体,她们所展现的亲近海洋的生活方式,充满海洋神韵。此外,沿海各种敬崇海洋、祭祀海神的节庆礼俗、婚嫁礼俗、生活习俗等,皆与海洋生产生活关联甚深。仅以造船为例,除要选良辰吉日,敬拜神灵方能动工外,还有一套严格祭典礼仪。在钉“龙骨”时,人们先把一块数尺长的红布钉在“龙骨”料上,象征红红火火,之后要在“龙骨”缝隙中塞进数枚铜钱以驱邪,船头要刻画一对“龙目”,以把握方向。渔船或商船出海,一般要到妈祖庙进香,求问出海佳期;船上设有神龛、奉祀妈祖和关帝;出海时船上的物品不许倒放,因为倒放意味“翻船”。煎鱼只能煎一面,不能把鱼翻过身煎,否则也意味出海会翻船;吃鱼时吃了上面的鱼肉,要吃下面的鱼肉必须把骨头剔开,不能把鱼翻过来。船工解手不能站在船头,那是对海神的大不敬。凡此种种习俗,都可成为福建开展海洋文化旅游可资挖掘的资源。

(三)海洋人文与自然风貌交相辉映

海洋塑造的福建东部沿海自然资源,主要有闽东滨海湿地、滩涂构成的生态旅游区,海上渔排构成的海上田园风光,海岸岩礁嶙峋、巨浪拍岸形成壮美的海岸景观等;中部以海滩、渔村、珍稀濒危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及千奇百怪的海蚀地貌等引人入胜;闽南滨海风景带分布有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滨海地质奇观、海岸风光为主。丰富而又富含特色的海洋自然资源紧密结合的海洋人文历史、神话、传说、传奇等,形塑了其它地域难以复制的海洋奇趣。游客既能欣赏到海洋的神奇与壮观,亦能领略蕴含其间的海洋文化神韵,为旅游增添无限的文化趣味。

(四)海洋性建筑艺术

海洋在福建人的艺术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涵养了福建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成为福建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可在福建沿海的建筑及雕饰中窥其全貌。

闽南人常常把渔船、建筑装饰成红色,色彩绚丽,这构成闽南一带独特的石材与红砖搭配,飞檐翘角的大厝建筑,散发出沿海渔村的温暖风情。尤其是泉州的蚵壳厝,更是临海渔民在建造房屋时,充分利用渔村自然资源的一种具体体现 。此外,福建沿海港口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跨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也形成了多样的海洋性建筑形式。比较突出的是分布在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的骑楼和洋楼,透射出中西海洋文化交流、碰撞的建筑艺术成就。

除建筑结构外,福建民居的建筑雕饰形态也充裕着海洋情结。福建人长期与海接近,便把海船、海潮等元素也运用到民居建筑上,如海涛龙纹、波浪纹在建筑雕饰上大量出现,以及经常运用的螃蟹纹样、章鱼纹样等海洋生物纹样,显现与内地纹样很不一样的特征。[2]这些富含海洋生活性的建筑构型是福建海洋人文艺术的结晶,值得旅游者细细品味。

(五)历史悠久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散落在武夷山一带的“船棺”说明早在夏商时代,福建先民与船舶建造结下了不解之缘。闽越时期,福建先民已掌握先进的造船技术,开展近海或远洋航行。“福船”则是福建造船技术的巅峰体现,今天所说的福船是指宋代以后具有相似特质的商船、渔船、战船与外交使船。及至明代,福建已成为抗倭战舰、使船、册封船的重要生产基地,造船技术日臻成熟,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造船技术队伍。今天散存于福建宁德、泉州一带的福船建造工艺,已成为福建海洋文化的重要物质记忆。除先进的船舶建造技艺,成熟的航海技术也是福建海洋文化实践精神的体现。如,指南针导航、潮汐应用、海图定位、过洋牵星、航海图等皆是福建海洋文化成就的综合体现。恰是福建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成为福州船政局——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和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落户福州的理由。它体现了中国海洋强国梦,见证了福建海洋文化地位,成为不可多得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六)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源于古代以福建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制造业的发达和远洋商贸的兴盛。福建沿海诸港口如福州、泉州、漳州和厦门,皆以港立市,以海洋商贸而兴盛,并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商关系。发达和繁盛的古代航海贸易,导致大量的海洋性历史文化遗存散布于近海海域,如福州的甘棠港、柔远驿(琉球馆),连江的定海古城,泉州市的开元寺、伊斯兰教建筑,南安的古窑址群,晋江摩尼教遗址—草庵寺,漳州的月港,以及生活于世界各地的海洋移民等,构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它们不仅记载着古代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的海洋文明,也体现了福建海洋文化与世界的互动,是福建乃至中国海洋活动的重要人文资源。

(七)郑和下西洋的海洋记载

郑和下西洋在福建的遗存,主要集中在长乐一带,计有三峰塔寺、三峰塔、天妃行宫、三清宝殿、十洋街、天妃宫大井、云门寺、文石天妃庙、太平港、三宝岩、母梦楼等13处;泉州则有伊斯兰教圣墓和九日山、灵山圣墓和《郑和行香碑》;莆田湄洲天妃庙;南平的郑和铜钟等。诸多遗存集中于福建,既表明了郑和下西洋与福建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福建海洋文化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知识来源。这些海洋文化性遗迹不仅具有历史考古的价值,更是中华民族探索海洋的例证,它所蕴含的海洋文化价值对今天中国的海洋崛起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开发与郑和有关的福建海洋文化遗产,既是对福建郑和精神的肯定,也是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地位的重要举措。

(八)海洋民族——南岛语族的文化遗存

据美国考古专家焦天龙博士最新研究表明,南岛语族最早发源地与福建渊源深厚,属海洋性民族。福建在史前时代的航海和移民,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仅可通过神话传说依稀窥见。而平潭壳丘头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以及东山岛太阳纹岩画遗迹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为“福建是南岛语族最早发源地”的学术观点提供了有力明证。2010年,南岛语族的法属波利尼西亚人驾着无动力独木舟一路北上前来福州寻根,也为福建属南岛语族发源地增添了例证。而且,分布在闽江口的马祖列岛,作为福州南岛语族先民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停靠点,散存的南岛语族考古遗址,亦构成福州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二、对旅游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的SWOT分析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必然越来越多得依赖海洋。作为福建海洋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旅游,主要是滨海旅游仅2011年就实现增加值453亿元,约占海洋经济主要产业增加值总量的23%,在海洋主要产业中比重仅次于海洋渔业。[3]然而旅游中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存诸多不足,笔者将通过SWOT分析进行阐述。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福建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而又独特

福建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省份之一,历来山川阻隔更甚于海洋,面朝大海谋生成为福建先民主要的选择。长期亲近海洋、贴近海洋的生活习惯孕育了福建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如妈祖文化、船政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陶瓷文化、郑成功文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移民文化、造船与航海技术文化等,被称誉为“海滨邹鲁”。其中妈祖文化、海洋商贸文化、船政文化、南岛语族遗存、客家文化、郑成功文化等皆是福建区别于沿海其他省份的独享文化资源,也是福建海洋文化泽被及远的源泉。

2.开发利用海洋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明显

福建东部蓝色滨海旅游带,北起宁德,经福州、莆田,至泉州、厦门、漳州地区,有5A旅游区1个(占全省50%)、4A旅游区25个(占全省68%)、国家风景名胜区8个(占全省62%)、国家地质公园5个(占全省63%)、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占全省42%)、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个(占省58%)、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占全省75%)、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个(占全省71%)等,[4]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同时,东部沿海区域作为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捷,有着厦门和福州两个大型飞机场,是福建与国内外互动的主要枢纽。纵贯东部沿海的福厦、福龙动车线,实现了厦门、漳州、龙岩“一小时旅游圈”,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四地游客能“朝发夕归”,成为“黄金旅游线”。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1.旅游市场发育不充分,海洋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福建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拥有显著的旅游资源优势,但山海兼具、文化独特的特色没有挖掘出来。如福州的海鲜食品、闽南的海洋性建筑、滨海民间习俗、海神信仰、适应海洋生活的蟳蜅女和惠安女风情,以及与福建沿海商贸共生的古港口、古码头等,始终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在全国提起福建海洋文化旅游景观,人们联想到的是厦门鼓浪屿,湄洲妈祖朝觐和太姥山地质奇观,而对沿海湿地、岛屿风光、滨海火山、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等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知之甚少。对福建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性和历史渊源几乎无知。譬如,南岛语族与福建的关联及其文化遗存。若能充分开发,既能构建福建为南岛语族“祖家”的概念,亦能吸引南太平洋2.7亿南岛语族来福建旅游,从而产生旅游经济效益。

同时,既有的海洋旅游景点开发仍停留在个体、分散、不够突出的阶段,海洋文化特性未能充分有效展现,难以形成与其他省份相区隔。这减低了游客将海洋文化与福建旅游等同的认知,难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旅游诉求,制约了福建海洋文化旅游发展。

2.缺乏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的联动思维,营销长期不到位

福建深厚和分布广泛的海洋文化,受地理和行政的阻隔,以及语言的差异,各地缺乏海洋文化的“大旅游、大市场、大营销”观念,导致地域之间的海洋文化未能统合,难以形成促进旅游大发展的强大合力。每个地区仅有几个呈现海洋文化的知名景点,如厦门鼓浪屿、莆田湄洲岛、宁德太姥山,福州三坊七巷等,其他海洋文化资源,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泉州南音,福建海洋文明与对外交流的标志性遗存福州柔远驿(琉球馆)、漳州东山岛、福鼎嵛山岛等皆未实现有效联动,旅游增殖效应缺乏。景点互动效应差,使得旅游宣传长期囿于景点局部利益,未能用海洋文化统合福建旅游资源,耗散了海洋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和价值,分化了福建旅游的整体品牌优势。游客难以建立起对福建海洋文化整体性与独特性的认知,影响了对福建旅游的文化深度体验。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国家战略和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政策的重视

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始实施,提出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文化产业。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海洋强国思想、海洋开发战略及海洋意识等内容,体现了中国政治与经济战略中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高度重视。对于福建来说,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这成为推动福建发展海洋经济的里程碑文件。2012年11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规划》又获国务院颁布实施,开创出福建“一带、双核、六湾、十岛”的海洋经济开发新格局。面对国家与省政府全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利好形势下,福建海洋文化旅游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2.政府政策支持,福建旅游走上快车道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旅游设施和景区建设提升工程方案》等陆续出台,从政策上增强了对福建旅游的推动。同时,政府还特别加大了对文化旅游的扶持力度,仅2012年就重点推进35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5]

具体到海洋文化旅游,政府也采取了重点强化手段。《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推出了10大福建旅游品牌,其中6个属海洋文化资源,如浪漫的鼓浪琴岛、动人的惠安女风采、神圣的妈祖朝觐、古老的昙石山文化、壮美的漳州滨海火山、奇特的水上丹霞;并把妈祖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惠女风情、畲族民俗风情、茶文化、船政文化8个类属海洋性的文化作为旅游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而且,政府也在着力推动厦门鼓浪屿、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海洋文化资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都体现了政府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的宏伟目标。而《福建省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规划》,则更是直接强调,要“以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旅游为重点,实施海洋旅游精品战略,壮大海洋旅游产业,力争到2015年海洋旅游业增加值达900亿元”。

(四)挑战分析(Threatens)

1.沿海省份海洋文化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沿海省份都在积极挖掘和开发海洋文化资源,推动本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一大批结合海洋文化资源开展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节庆活动、保护和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等蔚为兴盛。青岛、舟山、日照、防城港,包括厦门等多个城市,开始以海洋文化名城、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海洋历史文化名城、滨海文化名城等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根据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描述,中国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四带一区”的格局,即渤海湾旅游带、长江三角洲旅游带、珠江三角洲旅游带、海峡西岸旅游带和海南旅游区。随着2013年国家旅游的主体确定为海洋,海洋旅游无疑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这势必导致福建在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空间发展以及海洋人才利用的竞争,形成对福建海洋文化旅游的一定程度的威胁。

2.海洋文化资源保护缺乏有效手段,开发利用管理又不甚完善,问题颇多

一方面是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迫切需要,但却缺乏保护,造成海洋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消失速度惊人。福建省海岸线漫长,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海上运输航线和众多的港湾中,有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沉船。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水下文物被盗、哄抢、非法打捞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实施抢救性发掘的多处沉船遗址,如“碗礁Ⅰ号”、“华光礁Ⅰ号”、“大练岛Ⅰ号”等,都遭到过不法分子的野蛮盗捞,造成海洋文化资源惊人的破坏和消失速度。另一方面则是已开发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因疏于管理或管理粗放,造成海洋文化资源存严重隐患。仅以厦门鼓浪屿为例,其二元管理体制下造成的乱象令人痛心。根据鼓浪屿管委会纪工委书记杨青总结:一是游客多;目前游客已经超过了鼓浪屿可以容纳的数量,每年达600多万(一年400万游客比较合适)。二是商户过多;而且比较低端,部分商户恶性竞争。三是大量外来闲杂人员居住在岛上,“野照”、“野导”较多。四是未能真正实行景区管理。[6]

三、利用海洋文化资源推动福建海洋文化旅游的对策

福建旅游发展的特色应与海洋紧密相连,以海洋文化带动整个福建旅游发展,海洋文化资源相应地成为福建旅游开发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基于SWOT分析,本人拟对福建海洋文化旅游提出如下对策:

(一)树立整体营销观念

以打造“海峡旅游”品牌经济为核心,紧扣海洋文化主题,塑造和推广福建旅游整体形象,扩大福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福建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例如,可通过每年举办滨海信仰文化汇览、民间海洋文化习俗节、福建海洋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挖掘福建海洋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利用福建历史文化中的海洋成分,紧扣社会热点、行业特点和时代趋势进行大手笔策划,打造具有福建海洋文化特色、高起点、有长久区域带动效应的大型节庆活动。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国际旅游交易会,利用大平台推介福建海洋文化旅游,形成福建海洋文化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二)实现旅游产业集成链接

采用旅游产业集成单元相互之间通过实现价值增值进行链接的模式,实现福建海洋文化旅游黄金线路的链接。[7]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更多旅游价值,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针对福建海洋文化的区域特性,可采用“海神信仰沿海游”、“滨海湿地游”、“滨海民俗风情游”、“海岛休闲游”等模式,并将海洋文化旅游链条实现价值延伸,将福建的文化旅游资源集成于海洋文化之下,较为集中地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内容,并进行共生性开发和宣传,实现海洋文化旅游带动江河文化、内地自然风光的价值链集成模式,互相辉映,实现增值效果。

(三)打造福建“海洋旅游条带”

旅游条带又称旅游廊道,是指连接各个点和区块的走廊,它本身既是旅游吸引物,又是一个串联旅游景区和旅游点的廊道。[8]借此模式,建议围绕“海洋、生态、文化”三大主题拓展福建旅游的空间和腹地,构建区域一体化的海洋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应发挥厦漳泉与福莆宁同城化的区域效应,启动三市旅游景区和线路联动,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发展北起宁德福鼎,南达漳州东山的“滨海休闲度假廊道”、“滨海历史文化廊道”、“沿海渔村游”、“滨海地质文化奇观游”等项目。这可增加福建海洋文化的旅游类型和内容,增强游客对福建海洋文化的深层次体验,增强回头率。

(四)开发福建海洋文化数字化平台

福建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例如,分散福建各地的天后宫或妈祖庙,既有统一的文化内涵,也出现一些融合地方特色的文化意蕴。这类同种信仰但在仪式和内容上有所差异的旅游景观,是激发游客好奇心并欲探其究竟的缘由。因而,除了传统的文字宣传外,我们建议引入高科技手段,将海洋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和空间化转化,实现网络连接。这既便于福建海洋文化内容的集成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也可增加了游客了解、欣赏和体验福建海洋文化,最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影响力。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和加强海洋文化遗存的保护、复原和宣教,体现福建海洋文化旅游的特色与时代性。

(五)建设福建海洋文化博物馆

福建海洋文化资源丰厚,有蜚声海内外的福船文化、船政文化、侨乡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台交融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还有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平倭、郑芝龙驱荷、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海洋业绩,还是中国最有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闽籍同胞多达1260多万,80%的台湾同胞祖籍福建,他们与家乡血肉相连,留下了无数丰厚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9]这些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分布于全省各地,这使游客了解福建海洋文化全貌增添了难度。我们建议,依托上述广泛的海洋文化资源,建设福建海洋文化博物馆,这既能呈现福建海洋文化的广博深厚,亦能为游客提供一个高度精炼性的海洋文化展示平台。这对推动游客加深福建海洋文化的综合性认知,宣传和营销福建海洋文化旅游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一个地区长期积淀的文化是这一地区的灵魂所在,是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当今旅游业蔚为兴盛的时代,开发具有地方特性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各地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福建在此方面得天独厚。福建海洋文化因其独有的价值体系和人文涵养,在推动福建的文化旅游与促进旅游的文化开发上独具优势。若能确立海洋文化在福建旅游中的统合优势,海洋文化旅游将会成为福建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当然,福建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因时间短、认识不充分,进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需要决策者们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系统性的思维,将福建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统合于福建海洋文化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全国出名,世界知名的海洋文化旅游吸引物。

[1]苏勇军:《宁波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海洋信息》2011年第1期。

[2]靳凤华:《福建古民居建筑色彩归纳探究》,《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王大可:《面朝大海,海西期待蓝色花开》,《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28日第3版。

[4]王渝:《福建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整合模式分析》,《商业时代》2009第32期。

[5]《2012年全省旅游经济指标分析》,2013年1月30日,http://www.fjta.gov.cn/lytj/987/201301/2013013011762.html,2013年2月28日。

[6]《鼓浪屿已严重“超载”管理上存在三大问题》,2010年12月13日,http://news.xmnn.cn/xmxw/szyw/201012/ t20101213_1648064.htm,2013年2月28日。

[7][8]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中国工业经济》2007第6期。

[9]廖资生、曹毅哲、马醒钟:《发展福建旅游产业的思考》,《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8期。

[责任编辑:石雪梅]

F592.7

A

1002-3321(2013)04-0071-06

2012-03-04

杨宏云,男,湖北孝昌人,福州大学闽商研究院副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

猜你喜欢
福建海洋旅游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旅游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