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朝百脉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13-04-25 09:39彭青和刘向国汪国兴汤磊磊高雁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百脉气虚气血

何 森,陈 寒,彭青和,刘向国,汪国兴,汤磊磊,石 桥,高雁楠

(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渐进性发展,并且伴有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的炎症反应[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原无此名,但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将其归属于“咳嗽”“肺胀”“喘证”等范畴。预计到2020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死率将从1990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3位,我国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人数达100万[2]。西医所采取的解痉、给氧、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无法起到根治目的,为此临床上现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丰富了本病的理论研究。本文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从“肺朝百脉”角度探讨治疗本病。

1 肺朝百脉内涵

“肺朝百脉”语出《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王景明等[3]认为肺朝百脉解为“肺潮百脉”,符合《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曰:“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理由有4:一为肺脉实为全身百脉之气血运行的起始部位;二为古老的经络理论,为“肺朝(潮)百脉”奠定了结构基础;三为肺主“治节”,治理和调节着气血津液的运行;四为子午流注学说在时间上佐证了肺使气血如潮汐样运行的规律。有学者认为,朝可解为调节。孙孝忠[4]认为,该句中的“朝”乃“调”(tido)之假借字,“肺朝百脉”即“肺调百脉”。

无论肺朝百脉作上述何种解释,本质上是相同的。笔者认为肺朝百脉是对气血关系的高度总结。肺通过“朝百脉”,既可主气,又能聚血,更好的将气血输布全身。肺病则肺朝百脉不利,瘀血则成。

2 肺朝百脉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关系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曰:“肺胀之因,内有郁结,先伤肺气,外复感邪,肺气不得发泄,则肺胀作。”COPD的中医病因不外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为外邪侵袭,内因为脏腑功能(特别是肺脾肾三脏)亏虚[5]。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位而言,早期在肺,病情进一步发展伤及脾肾,后期病及心脑。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则为本虚标实,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本虚多指肺、脾、肾虚,而以肺气虚为关键;标实多与痰瘀、外邪等有关,且痰瘀内阻贯穿病程始终。

2.1.1 气虚血瘀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疲。”肺主气司呼吸,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相合而成宗气,聚于胸中,以行“贯心脉,行呼吸”(《灵枢·邪客》)之功。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曰:“气病,是肺虚所为”,故肺气虚则宗气不足,因而《灵枢·刺节真邪》有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流止”,进而血液缓行瘀阻,“肺朝百脉”不利。肺属金,脾属土,土为金母,故肺气虚则脾气亏虚,导致气血化生乏源,可进一步加重血瘀。脾虚则母病及子,更可加重肺虚。肺属金,肾属水,水为金子,肺气虚则肾气虚,可导致肾不纳气。肾阳不足,则阳气不能温煦血脉之瘀血。肾虚则子病及母,亦可加重肺虚。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因肺气虚而致血瘀,正如《灵枢·经脉》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2.1.2 气滞致瘀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血气论》曰:“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若气机郁滞,则血运被阻而成血瘀。正如《血证论·吐血》所曰:“气为血之帅,血随之则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则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不止而血欲止。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曰:“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可见,外邪侵体,致使肺气壅塞滞留,则心脉运行不畅,血脉瘀滞。

2.2 痰饮致瘀 明·龚信《古今医鉴·痰饮》曰:“痰为津液所化,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痰形成之后,可随气血而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痰的黏滞和嗜动性质,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由痰致瘀或挟瘀而病。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曰:“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成,气也,贮于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初可由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功能失常;渐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气化失司,水液停聚,凝而成痰;病久势深,痰浊愈重。痰湿阻滞,血运不畅而成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受外邪伤及肺卫气阳,或久病伤及肺阳,又或寒凉药物药量过重损伤阳气,导致肺阳不足,不能向上向外布散津液,则津液停聚,凝而为痰,使血运不畅而成瘀。病久可导致心、肝阳气不足,瘀血内阻加重。李建生[6]认为痰可酿瘀,痰为瘀的基础,痰瘀俱为阴邪,提出“治肺不远温”观点。瘀的产生,可由痰郁化热而成。明·吴有性《温疫论》曰:“热更不泄,搏血为瘀。”《医林改错》载:“血得热则煎熬成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体质偏热,或失诊误下,或痰浊久聚,痰郁而化热。热伤脉络,血行经外而成瘀,或热盛伤津,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

3 肺朝百脉理论临床应用

肺健则肺朝百脉利,气血通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破灭。清·唐宗海《血证论》也曰:“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故COPD患者,肺朝百脉不利,肺血瘀阻,治疗上可活血祛瘀法为主。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气促、气短、唇甲青紫、面色黧黑、舌暗或紫或有瘀斑等瘀血阻络之症,正所谓“治肺须活血”。现代研究[7]表明:中医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的功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血液流变学改变而引发的呼吸困难;活血化瘀药还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扩张肺血管,改善重要脏器的血供;增强患者的抗缺氧能力,减轻缺血缺氧对机体的损伤。临床上,方多为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药多选用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

活血化瘀药多为辛香走窜之味,量多则耗气伤血,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虚,故在活血祛瘀的同时,益气固本培元。益气既指补益肺、脾、肾3脏之气,又指补益宗气、元气。固本以补肺健脾为主。补肺则肺气旺、卫表固,肺朝百脉利;健脾则脾气充,司运化,水谷精气上充于肺,且气血生化有源;补肺健脾,津液运化不息,无以凝聚成痰,消除“生痰之源,贮痰之器”。肺脾气盛,宗气生成充足,宣肃相协,推动气血循环不息,利于肺之功能恢复。研究[8]发现,补肺气能增加体内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补体等,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促进纤毛运动,增强肺支气管的抗感染和抗损伤能力,促进损伤修复;健脾气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并增加呼吸肌收缩力,从而提高肺功能。明·赵献可《医贯·喘》曰:“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故培元以补肾纳气为主。肾为气之根,乃先天之本,肾元充足则肺气旺。临床上常用人参、党参、五味子、麦冬、黄芪等扶正以祛邪,减少COPD症状反复发作。

COPD患者若有咳嗽、咯黄痰、喘促气短等表现,乃痰热阻肺致瘀之证。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法,方可用麻杏石甘汤合活血化瘀药。清·韦协梦《医论三十篇·用药必先通络》曰:“治病以理气为先,而用药以通络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因忧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郁之症,轻则胸闷气短、善太息,重则胸胁胀痛,喘甚,口苦。此时,亦活血兼顾行气。元·朱丹溪《脉因证治》曰:“肺伤日久,必及于心,肺病血瘀,必损心气。”《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续出现心悸胸闷,咳痰多清稀,畏寒足冷,尿少肢肿等症状时,宜活血,兼以温阳化饮利水。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应随证以活血化瘀与清热、祛痰、利水、温阳、行气、益气、健脾、纳肾等诸法相配,避免过用辛味活血化瘀。其中尤以保持肺脏的正常生理作用最为主要,肺朝百脉、主治节,肺的功能正常,气血才能运行通畅,濡养全身。

4 结语

本文从“肺朝百脉”角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瘀证之因进行了论述,揭示了瘀与气虚、气滞、痰饮之间的相关性。从“肺朝百脉”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方面是对“肺朝百脉”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本病的理论研究的补充,并丰富了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内容,为深层次地完善和继承中医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单淑香,陈宝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6):440.

[3]王景明,张振勇.对“肺朝百脉”的再认识[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2):7-9.

[4]孙孝忠.“肺朝百脉”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37-38.

[5]罗丽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13-14.

[6]刘敬霞.李建生温调五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探要[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990-991.

[7]董滟.中医治疗COPD稳定期的优势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1):155.

[8]刘德频,洪华金.补肾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52.

猜你喜欢
百脉气虚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NaCl对百脉根幼苗生长的影响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百脉根分子生物学主要领域研究进展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百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