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四川人的精神涅槃
----解码四川人之五

2013-05-02 05:44何志文
四川党的建设 2013年6期
关键词:四川人涅槃芦山

□何志文

当代四川人的精神涅槃
----解码四川人之五

□何志文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精神再造,形象重塑。当代四川人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在抗击特大地震的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廉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四川走出去的伟大政治家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蓬勃展开,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四川也不甘落后,城市和农村改革曾在一段时间中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改革深入、开放扩大的过程中,四川日益显得力不从心。思想上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四川慢慢落伍了。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新世纪,四川人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芦山强烈地震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精神再造,形象重塑。这经历了一“破”一“立”两个阶段。

破除“盆地意识”

四川盆地造就了成都平原发达的农业文明,成就了天府之国。然而,盆地四周的三大高原和崇山峻岭,也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高墙,把四川人困在了这个盆地里。“山高皇帝远”,躲在盆地成一统,自给自足,消遥自在,坐井观天。这种生存状态,不断影响着四川人的思想观念与精神状态,久而久之,四川人逐步形成了融入骨髓的“盆地意识”。这种意识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其主要表现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封闭保守。在工业文明早已席卷全球的时代,“盆地意识”成为四川通向现代文明的重大思想障碍。真可谓功也盆地,过也盆地。

1988年,四川省委号召全省人民努力破除自我封闭的“盆地意识”。四川清醒地认识到同沿海地区相比,四川缺乏市场交换的观念,缺乏强烈竞争的意识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大胆探索、开拓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不够。

由此发端,这些年来,四川先后多次组织开展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识”的大讨论,教育和引导四川人增强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竞争互利的市场意识。这是四川人在追赶现代文明中的一次新觉醒。四川人的发展观念逐步更新,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创业激情被有力激发出来,这推动了四川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引导了四川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内国际的经济大循环,促进了四川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铸造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此后,四川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四川人不仅创造了抢救生命、安置灾民、灾后恢复重建、崛起危难、跨越发展这些物质奇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当代四川人还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农民的两条标语吼出了灾区人民的“精气神”。大灾大难激活了四川人特有的优良品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人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聪明能干、敢于雄起的优良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成为四川人战胜灾难,崛起危难最强大的精神力量,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大灾大难又是对四川人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识的有力改造。在援建初期,广东人最怕当地人说“马上”。一个“马上”,几个小时来不了。自由散漫的作风,一度让援建干部很头痛。援建可以说是全国各地人民与四川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又一次大的交流与碰撞,是对四川人精神风貌的又一次改造与提升。

2010年9月,时任绵阳市委书记,现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吴靖平,在全国党刊记者对灾区集中采访的情况介绍会上曾动情地说:“对口援建不仅带来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了东西部经济大合作、文化大交流、理念大融合、民族大团结。”

图/廉钢▶重建后的汶川文化广场。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一本关于时代精神的教科书。五年来,四川人在沐浴时代的恩惠中,深深地感悟着时代精神,从中得到提升与飞跃。

大地震是自然界对生命的摧残。顷刻之间,8万余朵生命之花凋谢了,数万血肉之躯被压在废墟之下,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家园受到摧毁,1000万人无家可归。在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艰难日子里,死亡与生存的考验来得那么突然,毁灭与新生的转换来得那么艰难,冷漠与奉献的选择来得那么直接,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一次次“心灵的地震”。真可谓刻骨铭心!真可谓大彻大悟!

从特大地震中走过来的四川人,对以人为本,尊重生命;顺应自然,尊重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鲜活、生动、深刻。这也自然成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四川人自觉遵循的指导思想。在抢险救灾中,“生命至上”,8万余人民的生命被我们从死神手中夺回;“安民为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在恢复重建中,“科学规划”,每个项目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子孙后代负责”;“民生优先”,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全国人民的支援与救助,志愿者的真诚与爱心,援建者的奉献与牺牲,深深地教育着当代四川人,深深感动着当代四川人,深深地激励着当代四川人。今天,“感恩奋进”已经成为当代四川人的精神共识和文化认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当代四川的恢宏体现,是当代四川人精神涅槃的伟大成果。

今年4月20日8时02分,大地震再次无情地袭向芦山,袭向四川。多灾多难的四川人在抗击芦山地震中,努力弘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更加从容和自信地穿越灾难,砥砺前行。芦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四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责编:李妍婕)

猜你喜欢
四川人涅槃芦山
Unique New Year
被赋能后的企业能否涅槃重生?
民谣侠黑子沛创作最新音乐作品《四川人》
塑料瓶的涅槃
数说 四川人社改革开放四十年
四川人社砥砺奋进的5年(下篇)
涅槃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