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探究

2013-05-07 09:51张燕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广告设计实训课程体系

张燕

【摘要】当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已成为高职教育中非常受欢迎的专业之一。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专业改革的核心目标。本文以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等为重点,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改革进行实践探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现状

牡丹江大学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建于2003年,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广告业、出版业、报刊业等部门,能从事各类广告公司平面设计、摄影公司后期设计,企业宣传设计,印刷厂前期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当前该专业仍面临诸多问题:①整体专业课程安排过于密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与职业岗位的衔接;③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④教学中,没有很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⑤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需要加强;⑥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不到位等。要求我们在新的媒介与广告市场情况下对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以更好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

因此本专业教学必须从广告设计工作岗位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以设计、策划、制作能力培养为主,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可成为广告设计与制作方面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改革整体思路

1、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为了顺应社会人才需求,作为高职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应注重实践能力,专业素质训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表现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基本职业素养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构建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校学习的有限时间内“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3、探索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面向学生就业岗位,建立以教学项目及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

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1、课程体系框架形成

围绕培养智能服务应用性人才的需要,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获得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毕业后能较快地从事本专业的广告设计工作。

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导思想是以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设置工作体系课程;拓展课程;文化素养课程三大课程模块。工作体系课程由设计基础课程和设计技能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设计基础模块由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以及各种平面设计操作软件等课程组成。设计技能模块-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摄影;版式设计;包装设计;网站视觉化策划与设计表达;文化素养模块一沟通技巧与礼仪、艺术赏析等课程组成。拓展课程主要由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策划等课程组成。

2、课程开发与项目设计思路

通过行业岗位调研,将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与课程设计紧密联系,以牡丹江大学广告设计以及校外各类设计大赛为总体项目任务驱动课程,采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化教学形成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利用校内平面设计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展开教学,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按照企业设计思路进行创作、设计。实训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校外实训期间安排学生直接参与企业设计项目,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校内与校外实训一体化,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设计技能,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完成就业能力培养。

根据岗位工作能力需要,把整体项目分解到具体课程上,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在课程教学实训安排上,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校内的实践教学安排在平面设计工作室,主要进行分组模拟情景式教学和完成专业项目领办。学生可根据项目任务要求进行设计训练;校外实训按企业工作流程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训环节: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现场参观校外实习场地,并请相关主管或者技术人员讲解,了解企业对该课程的要求及相关流程等情况。要求学生根据广告公司等企业的项目任务来进行设计与制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打破传统单纯讲授式教学方式,采取项目化教学方法,由于项目化教学具有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素质渗透、工学结合等特色,而项目化教学要求课程和课程体系必须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工作过程实际出发,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与通行权威的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形成职业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广告公司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多种方法设计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各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做中学,使理论知识与实操现象能够融会贯通,改变以往先理论后实操的传统授课方式,采用以实操为主线,理论穿插进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操作一理论讲述一实际操作一理论总结一实训提高,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够融会贯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广告设计实训课程体系
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论新媒体技术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及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互联网发展对广告设计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