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摄影巅峰之作

2013-05-08 02:28土豆
西藏人文地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罗布扎西登顶

高山摄影巅峰之作

我从2003年就开始登山了,很可惜,以前没有相机,好多珍贵的画面都没有拍到,现在开始,我要用相机记录自己的登山故事。

——扎西次仁

生于1982年,毕业于西藏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第一批西藏登山学校的学员从2003年至今先后9次登顶珠峰目前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职业登山家从2008年触影激发了对高山摄影的兴趣处女作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获奖作品多次参加珠穆朗玛峰摄影大展,并获奖。

扎西次仁的脸上总是挂着坚毅的微笑,从他略带腼腆的表情和话语里可以感受到他对登山的热爱,在他的眼里,每一次攀登都是在神的引领下进行修炼的过程。现在,高山摄影成为了他另一个必不可少的修炼内容,也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难怪他对自己进入摄影领域的时间颇为不满,在他看来,在有相机之前错过的许多珍贵画面太可惜!

2008年北京奥运会珠峰点火仪式,创造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很多个第一,中国的媒体从未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度,现场实时传回新闻照片,扎西次仁和他的队友罗布占堆等人成为中国高山新闻摄影的第一人。

也正是在珠峰点火的这一次登顶,扎西次仁第一次用手机传送回点燃火炬的照片,这是珠峰点火的第一张图片画面,点火5分钟后迅速由新华社发布,并得到全世界各大媒体的转发。这张用手机拍摄的照片,通过镜头定格巅峰之美,和世界分享喜悦,让第一次接触摄影的扎西次仁对摄影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无奈自己没有摄影设备,珠峰点火结束之后,特制的可拍摄手机也收回去了,直到西藏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车刚因为这张手机照片和他结缘,并邀请他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送其一台相机,这个热爱摄影的藏族小伙子,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摄影相机,并开始真正的高山摄影。

左图 2008年珠峰采集奥运圣火,队友背着火种向上攀登

上图 珠峰点火仪式

下图 珠峰海拔6800米处,运输登山氧气的队友

高山拍摄受种种条件限制,首先相机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能到达拍摄地点,本身就已经在挑战人体极限。在人和设备都顺利到位的前提下,才是拍摄一张照片。参与奥运珠峰火炬传递的新华社摄影部高级记者刘宇,在介绍他们当时所采用的摄影设备时候说:“当时队员们携带的是尼康D300和COOLPIX P5100相机,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中工作5分钟。但是为了确保相机能正常工作,所有的队员还是被要求将相机放在登山背带裤的前兜里保暖,拿出来暴露在空气中拍照的时间不超过30秒,而且每个画面拍摄不超过3张。”队里对几个必须力保的重要画面,事前都对每个队员的拍摄角度进行了周密的设计。

在那张用手机拍摄的火炬点火照片中,我们看见了这样的画面,中间的罗布占堆手举火种灯,左边的普布顿珠点燃右边的第一棒火炬手吉吉手中的火炬。二号火种灯手扎西次仁则担任摄影的任务,用手机将现场画面拍摄下来。扎西次仁和罗布占堆是当时队里实力最强的队员之一,所以才让他们肩负登顶点火和拍摄工作。

说起当时的情形,扎西次仁还是一脸兴奋的样子:“当时和我一起接受摄影培训的有2名队员,分别是罗布占堆,曾经3次登顶珠峰;阿旺扎西,曾经2次登顶珠峰,而我则是登顶次数最多的,4次登顶,之前的4次登顶,都没能用相机记录下来,十分遗憾。我们都是尼玛次仁校长挑选出来的,虽然我们是登山的专家,但是使用相机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在新华社的帐篷里接受了专业的摄影设备使用培训,不仅包括了解相机器材的性能,使用方式,还包括如何将相机从衣服中取出来放回去,减少相机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队员经过摄影培训,但是所携带的器材分配是最后一刻才决定下来的,扎西次仁是唯一一位同时配备了拍照手机和相机的队员,目的就是确保三个画面“点燃火炬灯、峰顶火炬交接和峰顶合影”。 扎西次仁拿到了一台可以拍摄的特制手机相机,负责将点火画面拍摄下来,并用手机信号第一时间传回新闻中心;队友罗布占堆则拿到了一台尼康COOLPIX P5100相机,并把相机设置为自动ISO和自动白平衡。

梦里,无数次拥抱过这山巅

直到,站在这里

和呼吸一起窒息的

是眼前的壮美

在云端之上,珠峰海拔8800米处的合影

在慕士塔格峰的宿营地送走夕阳

挑战需要勇气

亦需团队的协助力

绳子的这头系着队友们的生命

绳子的那头系着队友们的梦想

扎西次仁出色的完成了首张点火画面的照片,这张照片,成为北京奥运会珠峰点火被引用和转载率最高的一张照片。扎西次仁也因为这张照片获得了首届手机摄影大奖和平遥国际摄影展大奖,这张照片还创造了中国媒体第一次从世界之巅即时发出照片,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新纪录。

由于登山负重、天气等原因,所以无论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珠峰点火所选用的尼康P5100相机,还是后来扎西次仁使用的佳能G12,其特点都是小巧便捷,性能稳定。对于高山摄影来说,在保证相机和摄影师安全到达攀登高度,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记者手札

9次登顶珠峰的摄影师——扎西次仁

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精干的藏族汉子,我实在很难将他和曾经登顶珠峰并完成奥运会点火拍照任务的摄影师扎西次仁联想起来。因为在他和队友罗布占堆登顶的照片中,每个人的面孔都因为缺氧而显得紫黑发肿,嘴唇干裂,在白雪皑皑的顶峰,他们就像一组铜雕一般。

扎西次仁用平静的语气,一边在电脑上和我一起翻看他在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时候拍摄的照片,一边讲述他当高山向导时候的拍摄故事。眼前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洛子峰、马卡鲁峰等如此近距离的展现在眼前,触手可及,英国探险家乔治·约翰特·里·马洛里的那句话又回响在耳边:“因为它就在那里。”(Because it's there)。

团队协作、勇攀高峰

海拔8848米的珠峰峰顶,远眺群山

雪山之巅

万物之上

比苍鹰飞的更高的

是人类的双脚

世界的第三极:西藏人称她为珠穆朗玛,地球圣母,英国人则叫她为埃弗勒斯,这是为了纪念威尔士地理学家、测量员乔治·埃弗勒斯爵士。这座马洛里心目中狂野的女神,在扎西次仁心中则是最慈悲的女神,他感谢她的一次次召唤,一次次庇护,让受到女神眷顾的他,从2008年奥运点火登顶之后,又顺利登顶5次,几乎是每年登顶珠峰一次。至此,从2003年到2012年,他一共登顶珠穆朗玛峰9次,创下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登山者记录。

攀登珠穆朗玛峰并进行高山摄影活动,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与高超的技巧,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切探险家不可或缺的,强悍无畏的意志和永远向前的毅力。和扎西次仁一起攀登的很多队员,现在都已经不再攀登了,站在雪山面前,人类始终是渺小而心存畏惧的。但是扎西次仁却借助他的相机,和雪山更加亲密了。他用自己的摄影作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雪山之巅的圣洁、博大之美!

更加可贵的是,他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珠穆朗玛峰与绒布冰川的自然环境变化,希望更多人加入保护珠峰生态坏境的行列。此时的扎西次仁,不仅是一名高山摄影师,更是珠峰的守护者。

猜你喜欢
罗布扎西登顶
当增扎西的诗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登顶
罗罗布的狂想曲
登顶乞力马扎罗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罗罗布
罗罗布
罗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