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观察

2013-05-10 02:14叶兆贵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踝骨内踝正骨

叶兆贵

(江苏省高邮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高邮225600)

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观察

叶兆贵

(江苏省高邮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高邮225600)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价。结果:优良率实验组91.4%,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确切。

三踝骨折;中医正骨疗法;中药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患者,经过X线检查确诊为三踝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26~62岁,平均(40.3±2.8)岁;病程2h~3d,平均(6.8±0.6)h。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61岁,平均(39.7±3.2)岁;病程2h~2d,平均(6.1±0.7)h。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采取硬膜外麻醉,显露按照外踝、内踝和后踝顺序,整复固定则按照后踝、外踝和内踝的顺序,采用腓骨后外侧切口与内踝常规切口。当后踝被显露之后,采用2枚克氏钉在直视下暂时固定,X光透视之下证实解剖复位之后,采用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复位之后行X线固定以避免骨折复位不佳或者螺丝钉置入关节中。当复位固定满意之后,确认踝部有无韧带损伤,若有则尽量修复,若无则可在内踝放置胶片引流并逐层缝合。术后36h把伤口引流拔除。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术后第8周进行部分负重锻炼。

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①中医正骨:a根骨牵引:采用39.2N牵引力对根骨进行为期2~3d的牵引,肿胀有所减轻之后便进行手法复位。根骨牵引在开始治疗后2周内进行;b正骨:根据内翻、外翻和外旋等不同的移位,再按照“牵引侧扳或侧旋,背伸跖屈”的独特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采用三人复位法,患者平卧,呈90°屈膝,两名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足部纵向对抗牵引约5min,内犯骨折令踝部内翻,外翻骨折令踝部外翻,无内外翻畸形的时候则垂直牵引。术者用大拇指由骨折线分别向上下两方轻轻对内外踝进行轻推,以解脱嵌入骨折裂隙中的韧带或者骨膜,在持续牵引下,对旋转进行纠正,再纠正后踝向上移位和距骨后脱位,采用一手握住胫骨下端向后施压,而另一手则握住前足向前提,慢慢把踝关节背伸到90°,用拇指由内踝后下方向前上推挤纠正内踝前张口。在复位过程当中,要牵引有力且持久,以利于骨折端于牵引作用下分离,对外翻、内翻和外旋进行纠正时要用侧扳手法,尽量一次到位;③小夹板固定:用5块塑形夹板和3块压垫夹板对踝关节进行外固定,6周之后拆除夹板并进行部分负重锻炼[1]。②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前期瘀肿期用薏苡仁10g,当归12g,生地20g,生大黄10g,茯苓皮30g,炮穿山甲6片,红花8g,赤芍15g,三七粉3g,泽兰10g。踝部出现肿胀加川牛膝,疼痛加剧加没药、乳香、延胡索。后期水肿期用薏苡仁30g,黄芪30g,鸡血藤20g,泽兰10g,五加皮10g,络石藤30g,茯苓皮20g,当归15g,土鳖虫10g,木瓜10g,生姜2g。外部水肿严重时加牛膝,创伤处麻木加白芍、蜈蚣。水煎服,1日2次[2],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标准[3]

优:行走功能正常,不疼痛,X线显示骨折愈合情况优。良:行走功能尚可,偶然有疼痛,X线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可:行走功能差,时常疼痛,X线显示骨折愈合情况尚可。差:行走功能差,经常出现疼痛,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外踝矢状面和内侧面指尖应有一个约10°~15°的外翻角,角度太大或太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相关因素有[5]:①原始损伤程度;②距骨复位不良或者残留有半脱位;③当骨折复位情况不佳特别是腓骨与外踝骨折没有复位或固定。

骨折的初期有自然恢复力,这是由于在骨折移位之后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牵拉,因此会有把移位的骨折端拉回复位的恢复力。中医手法复位可以消除回复路径中的障碍,采用较轻的力量便把骨折端拉回正常位置。对于中医手法复位,需要注意在“牵引侧扳或侧旋,背伸跎屈”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将各个踝骨部件简化到单一的旋转或移位的骨折[6]。在进行复位过程当中,牵引需要持久并有力,这样会令骨折断在牵引作用下分离有效。当纠正外翻、内翻和外宣过程当中,需要运用侧扳或者侧旋的手法,一次复位到位。在背伸和跎骨时要对踝关节极度背伸,令后踝关节囊的牵拉作用下达致复位。

由于暴力外伤对气血筋骨均有所损伤,因此气滞血瘀为必然,故应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中药可减少外渗血液,令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离经之血吸收化散加速。

由于手术治疗的操作比较复杂,同时对骨膜造成损伤,因此会使骨痂出现的时间较迟,且需要进行第2次手术将内固定取出,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女性,由于其骨质疏松,内固定容易出现松动,不利于大的早期活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方法简单,避免两次多部位切开取钉的弊端,从而避免了踝关节功能锻炼的各种不良因素。

[1]蒋金旺.中医治疗三踝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296.

[2]边小校,林章根,张跃进.中药配合整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6):452.

[3]杨士信,宋德为,方策.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121-1122.

[4]王新民,黄小强,廖永华.中医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对照研究[J].陕西中医,2005,26(11):1171-1172.

[5]于晓辉.方庆山,姬洪全.经腓骨入路显露后踝治疗三踝骨折[J].中国骨伤,2009,22(2):138-139.

[6]陆维举,李斌,郭亭,等.三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的治疗[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3):243-246.

R274.138.342

B

1004-2814(2013)11-897-02

2013-07-08

猜你喜欢
踝骨内踝正骨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基于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的踝骨损伤生物力学分析*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三踝骨折采用后踝一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分析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