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1-01 07:58丹东市公安医院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踝骨踝关节手法

孙 鹤(丹东市公安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踝关节骨折的情况,踝关节的结构组成为腓骨、胫骨和距骨,也是骨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导致人体踝骨骨折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高空坠落、车祸、跌倒以及猛烈撞击等情况。踝骨骨折在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因为青年人的运动活动强度比较大。一旦出现踝骨骨折的情况,就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骨科临床上,踝骨骨折一般分为3种类型,双踝骨折、三踝骨折和单踝骨折,当患者出现骨折后会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活动范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治疗踝骨骨折最常见的2种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一般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大,患者家属可能会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为此更多的人会选择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本次研究就针对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从2017年11月-2019年7月到我院进行踝骨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为本次分析对象,依照踝骨骨折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2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50例骨折患者。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的年龄范围21-59岁,平均年龄在(45.3±2.6)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单踝骨折的患者有14例、双踝骨折的患者有25、三踝骨折的患者有11例;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年龄范围18-62岁,平均年龄在(47.6±2.4)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单踝骨折的患者有12例、双踝骨折的患者有26、三踝骨折的患者有12例。2组接受踝骨骨折治疗患者的年龄、病情状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存在。

2 临床治疗方法:给予50例踝骨骨折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法进行治疗,采用的手术类型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具体的治疗过程如下:首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然后将患者的踝关节切一道7cm左右的手术创口,然后将踝骨骨折周围的组织进行分离,将骨膜脱离出来,清理踝骨骨折部位的淤血,将淤血完全清除干净后,利用钢板、螺钉等装置将踝骨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固定的装备我们选择小夹板,固定时间为2个月。手术结束后需要为踝骨骨折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和补液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产生。给予50例踝骨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首先引导踝骨骨折患者采取仰卧的体位,然后均匀用力牵引患者的踝关节,将旋转的关节部位转移纠正,如果是双踝骨折,那么我们需要对距骨外移的部位进行叩击挤压帮助复位,如果是三踝骨折,那么我们采用推拉背伸的方法帮助患者复位。复位结束后,我们利用夹板来固定踝骨骨折部位,引导患者进行X线检查,如果骨折部位复位情况良好,那么每个半个月进行1次X线复查,如果踝骨骨折患者身体出现了不适的情况,则需要调整患者的夹板位置,以免出现踝骨骨折部位发生位移或者是压疮等症状。恢复一段时间后,在医生的陪伴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3 临床疗效观察:分别为2组踝骨骨折患者实施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后,我们需要对踝骨骨折患者以下2个方面进行评估:(1)临床治疗效果。如果踝骨骨折患者的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能够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经过X线检查,发现踝骨骨折部位完全愈合,则为治疗效果显著;如果踝骨骨折患者的关节活动有所改善,能够参与强度较低的活动,经过X线检查,发现踝骨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则为治疗有效;如果踝骨骨折患者的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情况,无法生活自理,经过X线检查,发现踝骨骨折部位与治疗前无太大差异,则为治疗无效。(2)各项功能评分。利用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行走功能、疼痛情况以及踝关节稳定功能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的越好。

5 结果

5.1 2组踝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从患者治疗效果的调查结果上来看,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2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39/50),其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占40%(20/50)、治疗有效的患者占38%(19/50)、治疗无效的患者占22%(11/50);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8/50),其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占54%(27/50)、治疗有效的患者占42%(21/50)、治疗无效的患者占4%(2/50)。

5.2 2组踝骨骨折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比较:从患者治疗效果的调查结果上来看,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的评分,2组踝骨骨折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50例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的行走评分为(5.24±1.36)分、疼痛评分为(4.86±2.36)分、踝关节结构稳定评分为(6.37±1.85)分;50例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行走评分为(8.77±1.32)分、疼痛评分为(7.48±2.08)分、踝关节结构稳定评分为(9.47±1.13)分。

讨 论

踝关节作为人体的负重关节之一,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踝骨部位具有一定的屈伸功能,而屈伸动作的进行主要依靠骨性结构以及韧带、踝骨肌肉等组织来进行的。当受到强烈的外来撞击时,踝骨就非常容易发生骨折的情况,导致踝骨功能丧失。目前,最容易引起踝骨骨折的原因包括高空坠落、车祸、钝器撞击等。如果踝骨骨折患者没有到医院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治疗踝骨骨折最常用的2种方法包括常规手术治疗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其中手术治疗虽然能够促进踝骨骨折部位的快速康复,但是在预后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病症的产生。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能够促进踝骨骨折患者进行良好的复位,增强了骨折部位的牢固性,对位也比较准确,治疗结束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肢体活动的范围和灵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在各项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踝骨骨折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评分更为优秀,2组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具有非常高的医用价值。

综上所述,治疗踝骨骨折利用中医手法复位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踝骨功能,操作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减少了其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改善了踝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应用。

猜你喜欢
踝骨踝关节手法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层递手法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不一样的踝骨
不一样的踝骨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