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转型期的义商创业行为转型—企业内创业一般模式与策略

2013-05-10 04:50潘建林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322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企业主义乌主体

■ 潘建林(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 322000)

专业市场转型期的义商创业行为转型—企业内创业一般模式与策略

■ 潘建林(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本研究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背景下提出了义乌企业内创业命题,并比较了启动创业与内创业模式下义商创业行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尝试用企业内创业启动、执行、考核和维持四阶段模式概括义乌企业内创业一般模式,并提出了企业主非人格化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双元制”变革的四维内创业支撑体系。

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义商创业行为 内创业 一般模式 支撑体系

如何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变革自身创业行为以适应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成为了众多义乌商人所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作为20世纪末在实践和理论领域才出现的新命题—企业内创业,则将给予义乌商人创业行为转型一种新的尝试。

义商创业行为转型与企业内创业

从根本上讲企业内创业是基于现有企业基础上的再一次创业,它与传统的启动创业(一次创业)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也将有着显著不同。具体差异如表1所示。

依据表1,义乌商人可进行相应的创业行为转型。一是在创业动机上要从生存型创业转变为发展型创业。二是创业主体核心创业胜任力维度变革,即要从投资决策、模仿、资本力转变为组织管理能力、愿景建设、战略规划和创新能力。三是义乌商人要改变传统的“血缘或乡缘”作为选择创业“圈内人”的狭隘观念,要运用企业管理制度尽可能激发现有企业员工共同创业。四是从“跟随性”创业转变为自主研发的独立发展模式,注重企业产品、服务的研发和创新(2012年,作者与课题组成员抽取了3000位义乌市场经营户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11.27%的企业会将其销售收入10%以上用于企业的生产研发,62.58%的被调查者用于生产研发的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5%以内。这说明义乌企业创业者对于生产研发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主研发意识与能力)。五是义乌商人创业方式要从创立商贸型企业行为转变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多元创业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或者微型企业来说,创业者可侧重于外源型内创业,主动适应外围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运用代理、加盟、联盟等多种方式再次创业。对于义乌大型企业来说,要侧重于产品或业务创新等方式寻求内生型经济增长点。六是义乌商人要突破狭隘的血缘、乡缘“蜘蛛网”结构,将创业剩余索取权以现代契约方式在内创业主体间合理分配。

企业内创业运行的一般模式分析

企业内创业从本质上讲是基于现有企业组织基础上的二次创业。虽然在现实中企业本身有差异且创业模式也有不同,但其运行的一般模式大致相同。义乌企业内创业也基本遵循这样的一般模式。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内创业的一般模式包含企业主产生创业想法等八个具体环节,而这八个环节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内创业启动阶段

内创业启动阶段是产生创业想法并进行创业主体组建阶段。具体包括企业主产生创业想法和激发组织内外部成员或团队参与创业两个环节。首先,组织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端的突发事件进入企业主的“关注圈”,进而激发企业主萌发变革现有企业组织的想法。而当这种突发事件“牵引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主就会从内创业“萌芽”转向启动。其次,当企业主启动内创业时,必然要从组织内外挑选合适的内创业主体。这不仅包括以企业主为核心的高层管理者,而且还包括现有工作团队或新组合团队。

(二)内创业执行阶段

在企业主激发和引导下,创业主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执行内创业。首先是内源型内创业,即主要运用企业内部资源所进行的创业。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方式:一是产品或服务创新;二是生产技术创新,如生产线革新等;三是新市场进入;四是新业务开拓;五是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基础上进行具有价值创造性的管理变革。其次是外源型内创业,即主要运用企业外部资源进行的创业方式,包括战略联盟、并购(兼并)、分包及外部风险融资等。

表1 启动创业、企业内创业中的义商创业行为

图1 企业内创业运行的一般模式

(三)内创业考核阶段

内创业第三阶段是创业结果考核。它包含四个维度的平衡计分考核内容:一是财务指标考核;二是市场指标及顾客评价,即从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等指标以及顾客美誉度、知名度等综合评价产品或服务;三是除顾客外相关利益主体评价,即以企业价值链为核心,从供应商、中间服务商、合作商等相关利益主体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可持续性成长指标,主要以战略情景描述思维方法,从员工学习与创新能力,产品或服务的未来价值提升空间,市场未来预期等角度构建产品、服务未来成长能力,进而实现对企业成长预期。

(四)内创业维持阶段

内创业第四阶段是维持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内创业主体动机及行为。具体包含四个环节:一是内创业考核结果与既有目标进行比较性评估,以评价内创业行为价值;二是运用考核结果修正原有创业行为及规划;三是运用科学方法评估内创业主体贡献度,并在原有契约约束下进行创业利润共享;四是企业主(内创业启动者)最终因获得对整个创业结果的控制权、分配权以及按契约获取的创业租金而维持其创业行为。与此同时,新的突发事件又有可能激发其新的创业想法,实现企业内创业的再循环。

义乌企业内创业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义乌企业主的非人格化转变

在企业内创业过程中,企业主承担着内创业行为启动者、推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而企业主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必然得有充分的制度信任,但这与当前义乌企业主现实心理有着较大差距:义乌企业大多为中小家族企业,呈现鲜明的以血缘为核心、家族关系为半径的“家族圈”特点,其合作基础仍然是人格信任。正因如此,义乌企业主必然要进行非人格化转变。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要将人格信任转变为制度信任(契约信任)。具体地说,企业主要淡化家族圈边界,基于岗位胜任力维度,运用共同愿景、制度化契约等方式建立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以此引导、激发更多优秀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内创业。

(二)义乌企业内创业主体的识别与开发

内创业除了需要企业主参与外,公司管理层、一线员工中的优秀成员也可以是内创业行为的主要施动者,因此义乌企业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内创业主体识别与开发机制。一是内创业主体识别。义乌企业要基于内创业项目特点建立与之对应的能力模块,在此基础上细化能力类目,最终形成可衡量的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例如,根据March在1991年提出的双元能力理论,内创业主体核心特质是探索(观察事物和发现新技术、新业务的探索能力等)与开发能力(“嫁接”知识、资源整合力及行动力等)。二是内创业主体开发。它主要包括内创业动机激发、知识能力培训、变革心理调适等内容。

(三)义乌企业组织结构“双元制”变革

内创业实质上是一种在原有组织结构内部所进行的局部或全局变革,因此它必然要协调组织现有业务和内创业活动两者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组织具有“双元”制结构特点(Duncan在1976年提出了用“双元”(ambidex-terity)概念来表述组织在内外情境驱动下既能有效开展当前业务,又能积极开发新的业务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一种能力)。然而义乌大多数企业都为直线型、直线职能制结构,难以嵌入内创业的新运行轨道。为此义乌企业要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适度变革以实现“双元制”。一方面义乌企业在维持传统非核心部门的正常运行基础上,软化核心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核心部门内各组织之间的“坚硬外壳”,以内创业项目导向重组核心部门内部结构,以圆形组织结构(1989年托普曼等公司提出了圆形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以圆形、并行的组织结构替代垂直的金字塔型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圆形组织结构并不适合所有企业,也不适合企业中所有组织。所以本文主要关注核心部门的圆形组织结构变革)替代传统金字塔型结构,从而形成内创业的弹性轨道。另一方面,义乌企业要强化其“情境”驱动力,即要提高企业对外围情境(如市场)的响应能力。为此,义乌企业除了扩大企业主关注圈以及提高其对突发事件响应能力之外,通过培养有着探索和开发双元能力内创业主体以形成更多的情境“触发器”,并建立流畅、高效的内部响应渠道,最终使得内创业在高灵敏度、高动态性、高弹性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得以有效运行。

(四)义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企业内创业运行对原有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其不同于传统雇佣关系的契约机制、不同于传统绩效考核的贡献度评估、不同于传统薪酬结构的创业租金分享机制,都无法通过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得到解决。因此义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针对内创业主体开发特定管理机制。第一,将单一雇佣关系转变为内创业合作者的契约关系,即在内创业主体识别和开发之后,义乌企业要针对内创业项目与相关主体建立合作者的契约关系。第二,将岗位绩效考核转变为创业结果的贡献度评价,即要从创业主体对创业绩效贡献度角度评估其个体的创业绩效。第三,将技能、资历、学历等为基础的薪酬机制转变为创业力商品化薪酬体制,即要从创业主体创业力在市场流通中的商业价值以及对创业项目的贡献度来确立其合理薪酬。第四,将工资或奖金折扣为主的契约违背风险防范机制转变为期权激励、情感承诺、职业升迁为主的风险约束机制。

1.王丽平,李乃秋,许正中.中小企业持续内创业的动态管理机制研究—基于双元能力的圆形组织结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8)

2.杨林岩,赵驰.企业成长理论综述—基于成长动因的观点[J].软科学,2010(7)

3.李柏洲,马永红,孙立梅.中小企业成长理论评述及其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4.颜士梅,王重鸣.内创业的内涵及研究进展[J].软科学,2006,20(1)

本文为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社科联课题(2012yb144)“基于中小企业内生性成长驱动的内创业形成机制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F270

A

猜你喜欢
企业主义乌主体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义乌展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十八大以来新生代民营企业主统战工作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渠道的选择偏好及效用分析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